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论文_潘建川

潘建川

(彭水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重庆 409600)

【摘要】 目的:对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或自然分娩的15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剖宫产妇340例+自然分娩产妇440例,共780例)与对照组(剖宫产妇350例+自然分娩产妇450例,共80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使用益母草,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宫缩持续时间(3.53±2.14)h、子宫底下降速度(1.51±0.49)cm/d、恶露持续时间(13.1±5.0)d以及产后出血率,产时、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母草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促进产妇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产后出血;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43-02

产后出血的判断标准为孕妇分娩后24h内失血量>500ml,在分娩期并发症中最为严重,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通过提高产妇子宫收缩力能够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当前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以及缩宫素等。随着中成药制剂的不断研究发展以及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益母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子宫收缩力,进而达到防治产后出血的目的[1]。同时,益母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给药方面,与缩宫素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本文选取15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或自然分娩的15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7.1±2.5)岁,剖宫产妇690例,自然分娩产妇890例。所有孕妇排除对益母草注射液及缩宫素耐受性差及发生变态反应的情况,无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巨大儿、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合并疾病等高危妊娠者。利用数字表法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剖宫产妇340例+自然分娩产妇440例,共780例)与对照组(剖宫产妇350例+自然分娩产妇450例,共80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龄、分娩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1.2 方法

对照组中剖宫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后连续进行3d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自然分娩产妇在胎肩娩出后立即进行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后连续进行2d肌肉注射缩宫素(10U),2次/d;观察组中剖宫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子宫切口处肌肉注射益母草(40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后持续进行3d肌肉注射益母草(20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自然分娩产妇在胎肩娩出后立即进行肌肉注射益母草(40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后持续进行2d肌肉注射益母草(20mg)及缩宫素(10U),2次/d。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持续时间、产后24h内的出血量、24h后平均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持续时间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等。利用容积法、称重法对产后2h、24h出血量以及产时进行记录。子宫收缩复旧观察方法:分娩后产妇于每日7:30测量宫底,医护人员应告知其在测量时保持膀胱排空,对宫体进行按摩从而使子宫变硬,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垂直向上至子宫底,对恶露持续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有数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采用t检验、χ?检验,以P<0.05作为判断有差异的标准,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产妇除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及住院时间比较(x-±s)

*

3.讨论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产后出血时导致我国孕妇死亡率升高的首要原因,属于孕妇分娩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该因素导致的出血发生率约60%~80%[2]。产后出血发生速度较快,处理不及时极易导致产妇休克[3]。因此,在临床分娩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产后出血预防的重视。此外,产妇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又一重要因素,进而在宫缩乏力的基础上加重病情[4]。

当前产后出血的临床防治中首先药物主要包括卡前列素、缩宫素等,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虽然具有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等优势,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益母草又名云母草、坤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较好的产量,其地上干燥部分为常用中药,具有活血、调经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瘀血腹痛、胎漏难产以及崩中漏下等症状。同时,益母草具有收缩子宫的良好作用,是治疗妇科病的首选药[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以及产后出血率,产时、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益母草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促进产妇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玉英,何芙莲.剖宫产术中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08(2):183-185.

[2]苑文军,陈丹妮.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对血压影响的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2):1030-1032.

[3]于长莉,王昊珏.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4(2):56-58.

[4]郑晓红.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3):189.

[5]杜舞英.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5):321-323,327.

论文作者:潘建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论文_潘建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