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公司承建的国内外项目发生的锅炉爆管进行了分析,根据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对应的具体环节,从七个方面,重点对锅炉设备质量检查,安装、调试等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梳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锅炉 安装 放爆管 措施 分析 探讨
1、锅炉防爆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前功尽弃。所以,完整、有效的锅炉放爆管措施必须覆盖锅炉安装的全过程,包括设备检查、焊接、系统清洁度、组合安装、水压、酸洗、启动阶段等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严格执行,不留死角。
2、 电站锅炉爆管或泄漏,是每一个从事电力建设工作的锅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都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最令大家头疼的问题。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若干代的锅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己在工作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编写了大量的技术总结、防爆管措施等,但在机组的启动、调试或运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锅炉爆管或泄漏问题仍屡屡出现,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经济方面的损失也往往相当巨大。
3、通过对以往发生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完整、有效的锅炉放爆管措施必须至少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不包括设计环节),并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3.1、设备质量的检查控制措施:
3.1.1、设备管道外观检查:
在设备到达现场后锅炉专业需安排专人进行设备质量检查。主要检查:设备的外观完好程度;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损坏;是否有明显的制造缺陷等。
3.1.2、设备的复检(避免材料错用):
合金钢部件的材质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抽样复查,并在明显部位作出标记。
3.1.3、受热面设备到场后直至组合安装前,对制造厂焊口质量进行外观检查及焊口质量抽检,并做好厂家焊口检验记录;
3.2、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
3.2.1、原材料控制
3.2.1.1、焊接材料的控制:
现场使用的所有焊接材料入库前必须提交焊材合格证明书,由焊接专业负责对焊材合格证明书审核;对于没有材质证书或材质证书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入库使用。
3.2.1.2、氩气:
氩气入库前须提交氩气合格证明书,由焊接专业负责对氩气合格证书审核;对于没有合格证书或合格证书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入库使用;
3.2.2、焊接管理
3.2.2.1、焊接工艺:
现场每一种材质和规格的焊接件都必须有经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才能施工,批准后的焊接工艺评定将在组合场和炉顶布置多个存放点,以方便焊工和技术人员随时核对焊接工艺。
3.2.2.2、焊工、热处理工管理:
现场的焊工和热处理工考试合格后由焊接专业将颁发施工资格证。
3.2.2.3、焊接:
每个新项目开工前,焊接专业对焊工进行交底,明确焊接工艺及焊接材料;施工过程中,焊接专业安排专人对施工区域进行巡检,并将检查情况每天记录,焊缝完成后,焊接专业进行最后验收。
3.2.3、热处理:
焊口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热处理,焊接专业安排专职热处理人员进行监督。具体检查焊前预热、热处理绑扎工艺、热处理数据的输入、热处理过程中的巡查。
3.3、系统清洁度控制措施:
3.3.1、管道、设备在采购运输、现场存储、安装组合期间应严密封口,不允许有敞口现象。
3.3.2、管道系统、设备内部应清洁,无锈蚀、沙粒、灰尘、油污及杂物。
3.3.3、内部清洁度检查记录要有责任人签字,对检查结果负责。
3.3.4、管道、设备进场验收时,认真查看管道管口的封堵情况,对保护层和封口有缺失的,须进一步检查封口附近有无杂物,并对杂物清理后及时进行可靠封堵并做好记录和可靠标记。
3.3.5、管道打磨、坡口加工前,管口内部必须有可靠措施防异物进入(尤其是管口朝上的对口施工),加工完毕后应检查清理管道内部并可靠封堵。组合安装前要求喷砂处理的,必须喷砂合格后方可进行组合、安装。
3.3.6、对已安装及准备安装的管道对口前,须打开封口进行清洁度检查,确认内部清洁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7、所有受热面管排、散管吊装前必须进行二次通球,集箱进行吹扫和内窥镜检查,并填写相应记录;通球吹扫后有可靠、牢固封堵并加标签;对口前封堵缺失、破损的须经检查确认内部无杂物后方可安装,同时做好记录。
3.3.8、管道对口前安装人员必须检查内部清洁度,焊接前焊工与安装工共同检查确认内部清洁无杂物后方可施焊,焊工在焊接检查表签字时即视同已做清洁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负责。
3.4、设备管道组合、安装期间的控制措施:
3.4.1、控制设备运输、吊装、组装等过程,避免对设备造成伤害
3.4.1.1、膜式管排吊装,应使用合格的吊带,吊带、卡环等吊装工具,由起重人员每天进行检查。
3.4.1.2、蛇形管排吊装,应使用专用的吊装框架进行吊装。
3.4.1.3、组合后管排使用专用起吊工具进行吊装防止管排变形
3.4.2、控制设备部件安装位置、间隙、膨胀方向以及吊挂支撑装置的受力分配正确,避免部件之间应力集中。
3.4.2.1、受热面在密封工作施工前各部位的找正、调整工作应结束,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
3.4.2.2、密封件在安装前,对受热面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必须包括鳍片焊接的质量、管子有无损伤等,检查完后作好相关记录。
3.4.2.3、刚性梁在安装前,对照图纸进行检查,查看其滑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满足图纸要求。
3.4.2.4、检查受热面安装后应检查受热面管排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防止形成烟气走廊等各种隐患。
3.4.2.5、安装过程中,根据图纸要求将承受介质温度不同的两种受热面管鳍片焊接部位预留足够间隙,避免连接部位产生过大热应力,锅炉专业对其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
3.4.3、严格控制在受热面设备、管道上进行的切割、焊接、钻磨等工作质量,避免对设备造成伤害,对系统造成重复污染。
3.5、锅炉水压试验期间的设备保护及系统冲洗措施:
3.5.1、水压临时管道安装要符合正式管道安装要求,水压前进行锅炉冲洗,首先对临时管道冲洗,然后对整个受压系统进行冲洗。
3.5.2、水压结束后,压力降到1MPa左右时,对锅炉取样、疏水及仪表管道进行冲洗。
3.5.3、水压试验用水质及加药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要求,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设备厂家要求,不得超压并控制升降压速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要求,同时要加强锅炉水压试验上水及升压过程中的缺陷检查管理。
3.6、锅炉化学清洗期间的设备保护及系统清理冲洗措施:
3.6.1、锅炉化学清洗工艺必须在现场割管后,做模拟实验确定)
3.6.2、清洗前应对整个清洗循环回路做系统隔绝,凡是不参加化学清洗的设备和系统应与化学清洗系统完全隔离,防止清洗过程中,清洗液腐蚀设备。
3.6.3、化学清洗后的水冲洗要逐一回路进行,冲洗至水清澈为止;冲洗时阀门要打开50%以上,防止管内杂物滞留在阀门内,冲洗后的阀门要关严。
3.6.4、锅炉化学清洗后的检查:
3.6.4.1、锅炉化学清洗的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制定化学清洗后集箱检查的技术措施。
3.6.4.2、钝化排放结束后,选择部分省煤器、水冷壁的联箱,打开联箱的手孔人工清理,如果联箱的沉积物比较多,要把所有的联箱都割开清理。
3.7、机组点火启动期间的设备保护、检查措施:
3.7.1、锅炉吹管后的检查
鉴于在历次吹管后的割管检查中均能不同程度地发现杂物。在机组吹管前应制定好割管检查的详细措施,对必须进行割管检查的部位、割管数量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确保锅炉内部遗留的杂物得到彻底的清理。
3.7.2、锅炉启动时应尽量降低炉管温升降速度,减少左右两侧烟温差,做好燃烧调整工作。
3.7.3、试运过程中,定时检查受热面和附属管道的膨胀间隙,做好记录并对照图纸规定的膨胀量,如发现问题膨胀量不足或过大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试运指挥部,根据指挥部确定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4、结论。
综上所述,锅炉防爆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前功尽弃。只有切实将上述各项质量控制措施提前策划,并在执行过程中严格实施,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锅炉机组
2、SEPCOⅢ-QC-202-91-H14-B0:管道设备清洁度控制管理办法
论文作者:张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锅炉论文; 设备论文; 措施论文; 管道论文; 组合论文; 水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