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勒辊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胥洋,张跃,张翼斌

轧机勒辊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胥洋,张跃,张翼斌

(河钢承钢维护检修中心 067102)

摘要:轧机勒辊是冷连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轧辊的辊缝跳动过大,过大的下压力导致带钢生产时发生重叠和跑偏造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勒辊或粘辊不大时,辊体和带钢便面会产生勒印,严重的时候也会发生断带。勒辊是生产冷轧带钢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影响了带钢的质量的同时还损伤了机械和电气设备,对轧辊进一步的损伤。本文通过对轧机生产中勒辊现象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带钢生产效率。

关键词:轧机;勒辊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一、轧机勒辊的原因

在生产过程中,轧机勒辊的原因主要有轧制钢带的原材料控制,产品的动态规格,轧制下压率不同,钢带偏离中心线和辊缝变化等所产生的。本文以冷轧PL-TCM机组为实例进行勒辊问题详细解析,发生勒辊的主要技术点是在机组第1机架和第4、第5机架上,造成带钢表面勒印、扎漏以致缎带现象。就此现象我展开太套和研究其原因和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点:

1、压制过渡模型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多品种生产增加了车间生产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PL-TCM机组主要提供冷硬卷生产,品种多导致品种强度变化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当冷轧钢生产品种变化时,会发生勒辊等现象,如高强度向低强度过度时在4和5机架会发生勒辊,其原因是钢种过度链接,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发生勒辊显现是两种钢种焊缝区内应力变化较大,焊缝经过每个机架是都会产生落差,导致张力变化,引起辊缝变化。当焊缝经过机架时使得钢带失衡,偏离中心线,导致勒辊、断裂,钢带越薄越容易发生此现象。

2、机架压下率的分配

计算机控制系统将会根据生产过程中来料的屈服强度,分配出每个机架的下压率,当生产大于300MPa屈服强度的高强钢时,从下压率控制系统可以看出,第2机架会大于第1机架,或者两个机架相同,当第2组大于第1机组时,钢带进入机架辊缝过小,是钢带难以进入机架,这时,测厚仪将会及时反馈钢带厚度,由于钢带厚度增加,系统迅速调整压下率,使带钢的厚度不发生改变,由于系统的延时,压力增加后产生了勒辊现象。

3、原料性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性能不同,与实际加工有一定的差异也将会导致勒辊。发生这种现象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原材料给定性能高于实际性能的情况,比如计算机控制系统给定的原材料性能强度是500MPa,实际原材料性能强度是400MPa,设备控制系统仍然按照给定的材料性能输出轧制力,所以轧制力高于轧制需要,这时弯辊力输出之小于实际值,这样生产中受力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良,如果输出压制力高于给定值,将会存在严重的勒辊现象。比如计算机控制系统给定的原材料性能强度是200MPa,实际原材料性能强度是300MPa,设备控制系统仍然按照给定的材料性能输出轧制力,所以轧制力高于轧制需要,这时弯辊力输出之大于实际值,这样生产中受力过大,输出压制力高于给定值,将会产生断带现象。

4、轧机的动态规格变化

为了提高冷轧板的生产效率,轧机从单机冷轧发展到多机串联的方式,让板带的生产走向连续化,但多机串联产生从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上看仍然是常规的冷轧方式,没有达到连续化生产的意义,这种连扎方式降低了轧机的利用率,还影响了轧制过程中穿带、加减速轧制、甩尾,从而限制了生产能力和降低了产品质量。为了尽快突破这一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全连续生产工艺方案,此工艺不仅解决了轧制过程中穿带、加减速轧制、甩尾问题,还增加了动态规格变化、活套自动控制、焊机自动化、焊缝检测等功能。利用无头轧制工艺,使每个热卷经过焊机后进入活套的调节而连续进入冷轧机组,省略了每卷穿带过程,提高了加速、减速和甩尾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量,同时还解决了动态变化规格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设备安装精度

设备安装的精度直接影响带钢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机架张力是冷链轧机的特点之一,其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轧制生产,测张辊的核心技术是带钢包裹在张力辊上,在接触处产生摩擦力,入口和出口有差值所以可以控制张力辊出口和入口的张力值。比如,测张辊安装时比目标高度高时,带钢在测张辊得出的张力包角偏大,传输给扎机的张力就大,难么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将会存在质量问题。反之,测张辊安装时比目标高度低时,带钢在测张辊得出的张力包角偏小,传输给扎机的张力就小,难么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将会存在勒辊、断带等问题。因此,测张辊的安装精度在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轧机勒辊的控制措施

在经过长期生产和不断摸索中,冷连轧机组已经总结出勒辊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轧机设备进行精准管理、工艺优化、原材料控制等措施达到精准化生产,保证带钢轧机生产运行平稳。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合理安排生产,因生产任务需求,不得不按照市场要求生产,在不同钢种生产时,要将钢种的屈服强度逐渐过度,从CQ-HSS高强度钢材逐级降到CQ级,保证生产带钢时前后卷的屈服强度不能超过200MPa;

2、设备精细化安装调配,在加工不同强度的钢卷前,做好机架下压率的调整,使其轧制力基本相同,主要是机架1的下压力要小于机架2的下压力,基本值在3%以内,保证轧制力,让带钢平稳进入轧机。

3、严格控制原材料,原材料品质的稳定是轧制带钢生产的基础,不能生产伪劣品质的原材料。

4、材料性能的管控,材料性能要严格按照规章程序进行修正,轧制力不能超过200t时可以正常生产,超过200t小于300t是要降低轧制速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测张辊的管理,在进行测张辊检查时一定要确保其精度,测张辊精度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带钢生产是是否存在勒辊。

总结:

轧机勒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很多,主要是行业技术存在一定技术攻克难题,针对以上冷轧PL-TCM机组我们发现,目前冷轧技术存在众多工艺及管理问题,通过本文的解析,我们清楚的阐述了冷轧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行业技术攻关、管理问题都将影响着冷轧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生产及管理将会不断创新,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轧机勒辊和其他相应问题将会不段决绝,同时也会带动整行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安全、高效生产。

参考献文:

[1]徐超,朱正勤.冷轧断带的分析--兼论轧制计划排程对冷扎断带的影响.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4,15(增刊):30

[2]赵志业.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3]蒋子金.降低HC冷链扎机断带率的探讨.轧钢,2004,21(1)67

作者简介:

胥洋(出生年月:1987.12--),性别:女,职称:助理作业工程师,籍贯:河北隆化县步,机械维检工,

张跃1983年,职称:助理工程师,籍贯:山东诸城,研究方向:冶金机械

张翼斌,性别:男,(出生年月:1983.10---);职称:工程师。籍贯:贵州省开阳县;

论文作者:胥洋,张跃,张翼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轧机勒辊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胥洋,张跃,张翼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