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世界500强的不竭动力_索尼公司论文

创新--世界500强的不竭动力_索尼公司论文

创新——世界500强不竭的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竭论文,动力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每年都要根据销售收入对世界500家大公司 进行排名,这就是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世界500强”的由来。《财富》杂志500强排行榜现已 成为全球最具权威和影响的企业“排行榜”之一。对“世界500强”中的部分著名企业进行 剖析,追踪其超常规发展、壮大的历史可见,创新无疑是其不竭的动力之源。

一、诺基亚:从造纸大王到电信巨子

诺基亚公司位于芬兰首都的赫尔辛基。在这个国土面积只有33.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的 国度里,芬兰诺基亚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榜继由1997年的第449位升至1998年的第283 位后,今年在最新排名中又跃升至第196位,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芬兰的造纸业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诞生于135年前的诺基亚公司,起初是一家造纸工业集团 。后来,该公司的营业范围逐年扩大,正如该公司副总裁阿里亚·索米宁说的那样:“1986 年我来到这里时,公司几乎什么都经营,卫生纸、电视、汽车轮胎、橡胶、靴子……”。但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芬兰的主要经济伙伴原苏联的解体,使芬兰的经济陷 入了危机之中。对此,新任总裁约尔马·奥利拉于1992年断然决定放弃电信业务以外的所有 其 它经营业务,投身到移动电话的开发经营中来。果然,奇迹很快出现了,这个当时在电信领 域尚不知名的公司迫使世界接受了“GSM”这一新的数字通信标准,一下子走到了诸如阿尔 卡特和西门子这样一些当时已经控制着电信市场的大集团公司的前面。

芬兰是世界上移动电话密度最大的国家,目前,在500万芬兰人中,平均每百人拥有手机近 80部,一人多机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一比率还在以每月1%的速度继续增加。也就说,几乎所 有的芬兰人都将拥有手机。现在,全世界的移动电话使用者已达3.05亿人,预计到2001年将 达到10亿人左右,在这种强大需求面前,诺基亚公司1999年的销售额迅速上升,达199.3亿 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8%,经营利润剧增达39.3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57%。诺基亚公司的 股票市值更是迅速攀升达2110亿元,比1998年该公司股票市提高250%。现在,诺基亚公司的 资产达1000多亿美元,1999年资产回报率高达19.2%,被《财富》杂志评为“资产回报率最 高的公司”第5位,紧步美国微软公司之后,在移动电话销售方面居世界第一,诺基亚手机 已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手机品牌,它去年的市场份额高达28%左右,移动电话销量为785 0万部,与1998年的4080万部相比,增长了92%,超过了全球的平均增长率,几乎是世界排名 第二和第三的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两家公司市场份额总和的两倍,其创建“移动信息社会”的 理想正在实现。

二、索尼精神:“有所创新,有所不同”

索尼公司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佳公司中的两大头牌公司之一。在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之前,该公司就已稳稳地登上了世界头号电器公司的宝座,并 以6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被排为“世界500强”中的第30位。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1921年1月26日出生在日本名古屋。其家庭世世代代从事着日本 米酒的制售。为了保证家业的传承,父亲很早就开始对他进行有关这个近乎神圣行业的秘诀 的培养教育,但他对此道几乎没有丝毫兴趣,一天,盛田的父亲带回一台电唱机。在当时的 名 古屋,人们还从未看到过这种电器。那张仅有的唱片,使年轻的盛田几乎走火入魔,他听了 一遍又一遍。从此,他迷上了电器修理,并开始自制留声机、收音机。几年之后,也就是19 46年靠500美元起家,25岁的盛田与38岁的工程师井深共同创建了索尼公司。

1950年,索尼公司生产出首批50台磁带录音机;1957年,研制出了第一台“袖珍”收音机 ;六十年代制造出了“三硝酸灵”电视机和首批晶体管录像机;七十年代,索尼公司制造的 “随身听”又使其声誉倍增;八十年代制造出首批便携式电视和微型唱片;到八十年代末, 盛田在他即将卸掉总裁职务时,使索尼公司的业务发生了重大转折,公司接连买下了哥伦比 亚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后来,索尼公司又开始生产全套视听设备并不断创新,使 公司产品继续领先世界。

1995年,出井伸之被任命为索尼公司总裁,他预见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在日本率先进行了 企业改革。从去年4月开始,索尼公司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改革,希望通过加强公司内部 的模拟公司来增强公司主体的创新能力,提高索尼集团的“企业坐标”。而这一切,只有一 个目的,即弘扬曾经渗透到索尼公司方方面面的“索尼精神”——“有所创新,有所不同” 。

三、通用、福特:不仅仅满足于制造汽车

通用和福特是世界汽车制造业中的两大霸主。这两大汽车制造厂商在世界500强排名榜上分 别名列第1名和第4名,尤其通用汽车公司更是以1765.6亿美元高居榜首。

从1995年开始,通用汽车开始出台新举措,成立“尖端组合概念”小组,由这个小组思维 创造的第一批产品将于今年面世,该公司负责设计和组合开发的副总裁韦恩·彻里说:“通 用汽车公司正处于过渡期,若干年来,一直注重成本和质量问题。我们仍将以质量为核心, 产品和设计会有再度革新”。担负该公司产品创新使命的“尖端组合概念”小组由40人左右 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预测未来——观察发展趋势、采访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尽量回 答关于世界未来运输需要的各种未知和假设问题。

该小组还负责寻找办法,帮助通用汽车公司改进汽车产品或推销产品,发现对通用汽车公 司业务的威胁,例如:油价猛涨或是城市禁止使用轿车等等。通用汽车公司大约有360种设 想,包括“嗨,我是珍妮”。这种新型汽车为城市沉闷乏味的公交乘客提供了一个新停车地 :空中。“Matlo”则是一种便于老年人驾驶的汽车。不仅仅是汽车和卡车,还有市郊往 返列车、电视游戏、甚至发电厂方面的奇思异想。通用汽车公司的目标是:对50%的车辆进 行革新。办法有两种:创立新型汽车或卡车,或是赋予其新的特点。

世界第二大汽车集团福特公司1999年的销售收入为1625.5亿美元。现在,该公司正在其首 席执行官雅克·纳赛尔的领导下重塑福特公司,力求使之从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仅仅 将汽车零件组装起来,然后销售——转变成一个较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公司,积极筹划扩大 汽车制造以外的与汽车相关的服务。虽然汽车制造仍将是福特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它 将增加业务覆盖范围,涉及整个汽车使用期——从组装到销毁。

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福特公司已在大西洋两岸购并了不少非制造性质的企业。先是购 并了英国快修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又买进了它的第一家汽车回收公司,在英国还增加 了一家小型撞车修理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的特许经销权也得到了巩固。与此同时,它期望通 过巩固内部办公室的职能,比如信息技术、财务和营销来改变汽车经销商网络。虽然这些措 施仍将从属于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汽车制造,但却透出了一种强烈的信号,展示着福特公 司不断进取的创新思维。

由此可见,创新既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 创新,就不会有世界500强今天的辉煌。创新既是企业精神。也是企业经营的战略和策略, 这其中无疑包括了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管理与创新营销等一系列的新活动。无论是诺 基亚、索尼还是通用汽车,无一不验证了上述结论。

标签:;  ;  

创新--世界500强的不竭动力_索尼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