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护理体会论文_林玉英

九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护理体会论文_林玉英

大田县医院,福建三明 366100

【摘 要】本文总结了九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护理体会。目的是有效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做出识别判断,床边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面罩加压给氧,建立人工气道,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呼吸,有效恢复呼吸和循环。尽快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遵医嘱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早期使用激素治疗,严密心电监测,积极有效脑复苏措施及早期治疗原发病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各科常见的急症,及时有效心肺脑复苏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九例患者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4年—2014年共抢救复苏成功九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2-74岁,麻醉药过敏3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例,急性重症胆管炎2例,术后突发心肌梗死1例,颈椎骨折颈髓损伤1例。心跳呼吸停止至恢复时间5分钟5例,8分钟5例。

1.2 复苏成功标准:心跳、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楚,心脏无出现再次停跳。

2 原因

九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原因与麻醉药过敏、急性血容量丧失、全身脓毒血症、颈椎骨折颈髓损伤呼吸抑制、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有关。

3 抢救及护理

3.1正确做出识别判断: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床边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面罩加压给氧,建立气道、人工呼吸和循环,迅速恢复循环和呼吸,维持重要器官供氧和供血,维持基础生命活动。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在开放气道时避免颈部过伸损伤颈髓。

3.2建立人工气道:急请麻醉科医生会诊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呼吸改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缺氧状态,有利于心肺脑复苏的成功。严密观察面色、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情况,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3尽快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遵医嘱合理使用复苏药物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及呼吸兴奋剂,及时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等。

3.4 早期电击除颤:发生心脏骤停后多出现室颤,如不早期行电击除颤,心室颤动会转为心室静止,直接影响复苏的成功率[1]。据报导,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成功率下降7%—10%[2]。因此,尽早除颤是决定能否复苏成功的最主要步骤。

3.5 早期使用激素治疗。药物过敏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类等抗过敏药物。颈椎骨折颈髓损伤8小时以内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同时应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静脉滴注,可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

3.6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是进一步生命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苏开始即应行心电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复苏期间心电监测的作用是确定心律失常的性质,指导治疗;观察室颤振幅;评估室颤发生时间及除颤成功的可能性;了解复苏效果。对室颤和无动脉的室性心动过速应迅速进行除颤或电复律。室颤是引起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一旦确定为室颤,立即电除颤。复苏成功后应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意识、瞳孔变化,记24小时出入量。

3.7早期脑复苏:维持脑灌注,减轻脑水肿,限制液体入量在1 500ml/d左右。应用渗透性利尿药、绊利尿药或。甘露醇250ml静滴,地塞米松10~20mg静滴。复苏后低温治疗能降低基础代谢需要和脑组织氧消耗(体温每下降1℃,脑组织氧消耗减少15%)[3],改善细胞膜和离子通道的完整性,减轻脑水肿,对缺血大脑有保护作用。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尽早采用有效降温措施,如使用冰帽或头部冷敷进行头部强化降温配合全身体表降温、控制室温或使用降温毯进行全身降温。通常维持直肠温度在32~34℃,头部温度降至28℃[3]。

4 体会

4.1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严密病情观察,掌握心跳呼吸骤停危险因素,建立预警机制。发现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做出识别和判断,及时呼救,医护紧密配合,启动应急预案,就地行心肺复苏。

4.2 合理使用复苏药物:盐酸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的一线药物,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有利于自主循环恢复[4]。

4.3 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示室颤波采取非同步电复律,能量从200J开始,最大剂量360J。严密心电监测,观察除颤效果。

4.4 原发病的观察与护理:手术后严密观察麻醉药过敏反应,休克病人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病。老年病人术后严密心电监测,观察心律、心率、心脏供血情况,避免过早下床活动或用力排便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梗死。急性重症胆管炎在抗感染、抗休克基础上,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怀疑颈椎骨折或颈髓损伤,禁止不必要搬动,需要检查搬动病人时应该先予以颈托外固定,有医护人员护送,妥善固定头颈部,严禁颈椎扭曲或前曲,同时严密观察面色、呼吸、心率变化。

4.5 加强复苏后监护:维持有效循环,纠正低血压和维护心排血量,防治心律失常。维持有效通气,维护肾脏及代谢功能。维护胃肠及血液功能,防治继发感染。注重脑功能的保护,有效防止心肺复苏后的并发症。

5 小结

心跳呼吸骤停原因有心脏因素和非心脏因素,9例患者中有八例是非心脏因素,1例是心脏因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加强手术后观察与监测,及时发现麻醉药过敏反应;早期有效扩容、抗感染、抗休克;及时发现颈椎骨折颈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合理固定,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老年病人术后严密心电监测,观察心律、心率、心脏供血情况,避免过早下床活动或用力排便,有效预防减少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发现心跳呼吸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采取有效复苏措施,通过机械、生理和药理学等方法来恢复心搏和呼吸,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8.

[2]沈洪.心肺复苏指南我见【J】.2000,9(6):422-424.

[3]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

[4] 韦贤长,朱国芳.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0):14.

论文作者:林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九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护理体会论文_林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