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高校青年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高校青年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王海骄,于 博

(吉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 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也应该符合该原则。在高校青年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兼具外贸知识和外语语言技能的跨境电商人才。文章首先对当下跨境电商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高校应该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提出高校进行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的举措。

【关键词】 高等学校;青年跨境电商外语人才需求;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作为对外贸易的新兴形式在我国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巨大需求,特别是对于跨境电商外语人才的需求。

1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渐形成多种因素相互融合的环境格局。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操作基础上的新兴对外贸易形式。就国内跨境电商平台而言,主要有阿里巴巴国际站及洋码头等,从平台的具体运行模式而言,从业者应当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第一,参与商务活动的能力。跨境电子商务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交易往来事宜,这就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商品贸易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就此方面的能力而言,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与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第二,具备进出口及报关操作的能力。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必然会涉及边境海关,从业者应当具备进出口及报关能力,这也是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第三,外语沟通的能力。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购买与售出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与外国供货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外语能力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整体的销售环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第四,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虽然拥有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其跨文化交流意识及实际的交际能力相对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与买方的沟通和交流,影响着最终的销售成绩。基于对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和基本能力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输出阵地,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外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熟练的互联网平台操作能力及国际商务知识,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下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需求。

2 国内高等学校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高等学校暂未开设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然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却在我国发展迅猛,这样就导致了行业人才需求严重短缺状况的出现。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立情况来看,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专业方向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及国际商务等专业,此外还广泛设立了外语类专业,基于上述情况就导致了企业所吸纳的人才均来自相近的、单一的专业方向,没有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事实上,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其不仅涉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内容,还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外语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等能力和技巧。从这些能力需求来看,目前国内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尚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需求。根据国内权威的跨境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目前国内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缺口严重,超过80%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出现此问题,且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真正解决。

由于近年来国内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逐渐地意识到该行业巨大的人才需求,高等学校开始进行相关专业的转型,在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外语类专业方向整合的基础上,筹划开设国际电子商务类专业。然而,虽然认清了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囿于师资力量的匮乏,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仅开设了几门相关的课程,而这些课程也只是培养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一些知识,如通关常识、国际支付、跨境物流、网络平台操作、国际商务等,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不完整。由于高等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教学资源未能实现有效配置,导致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乏力,尤其是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几乎没有毕业生能够直接走向市场,无法满足市场的人才要求。

3 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有效路径

通过以上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和领域从业者能力、素养需求的分析,国内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当前形势下,高等学校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教育培养应当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时可以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园区,通过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应用来改革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1 构建完善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目前的形势,高等学校应该建立完善且健全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且成立由校内专家学者、行业专家和专业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组建的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其对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包括对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等进行规划,对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岗位所需人才实际技能需求等进行全方面考虑,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此外,高等学校应当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采用二元机制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加入其中。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社会中的企业直接提供实习岗位和机会,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跨境电商外语知识及商务技能,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tes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首先,高等学校应该与国内发展势头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高等学校应当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紧密协作,构建长期的产学研结合体系,从企业获得科研资源和资金,为企业输入专业人才,回馈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企业提供的平台和“师资”,为学生授课和传授知识经验;同时,依托于校企之间的相互协作,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以此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3.3 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有效提升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外语能力

林业保护部门应该不断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这样才能保证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4]。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组织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使其能够拥有更加先进的保护理念,掌握更多的保护方法,进一步落实林业保护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持稳定。

高等学校可以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将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可以举办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期培训班。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市场和行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等学校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市场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并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如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验班,使学生在接受过专业培训以后,实现和企业的有效对接,并且有机会参与到跨境电商企业实际操作项目之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为未来真正的职场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高等学校还应该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学校现有资源和优势,优化整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及外语等专业资源,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划,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适度调整专业方向,以此满足行业人才发展的需求。

其次,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和人才孵化基地。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属于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对于人才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平台和人才孵化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学习实践,准确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外语应用技能。同时,高等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进企业产品,并以此鼓励学生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平台上开设网店,通过独立进行产品销售来感受跨境电子商务外语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为日后从业打下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内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高等学校应当与时俱进,改革和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ESP的焦点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ESP理论,能针对不同专业对英语的不用要求,结合专业去侧重学习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运用上。同时满足学生在新形势下对英语的某些特殊要求,符合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

参考文献

[1]钱瑛.“一带一路”背景下财经类高校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子商务,2017(9):59-60.

[2]周铁,贾曼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其有效性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1-84.

[3]郑窕娜.跨境电商视角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2-14.

[4]付杰.“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工业设计,2017(13):45.

[5]关怀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24):35.

[6]许辉.“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实战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38.

[7]郑勇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跨境电商[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7):53-57.

[8]陈星涛.探索现代学徒制下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6(6):42-44.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88(2019)10-0235-02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高校青年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9jqy-012)。

【作者简介】 王海骄,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语教学,德国文化;于博,女,吉林通化人,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德语教学,德国文化。

标签:;  ;  ;  ;  

高校青年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