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一、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王睿[1](2021)在《Lnc01094/miR-877-5p/Del-1轴促进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的发生》文中指出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跃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根据雌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的表达情况,临床上将乳腺癌分为4种亚型,即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各种类型的乳腺癌在临床进展及治疗,疾病转归及预后等方面不尽相同。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由于缺乏相应的、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肿瘤的进展较快,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几率大而备受瞩目。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着力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努力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但目前为止,除了化疗外,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治疗靶点。影响肿瘤预后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是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而和这些因素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上皮间质转化是指癌细胞从上皮表型转化为间质表型的过程。从形态学上来说,就是细胞由多角形,圆形转变为梭形。从分子角度来说,即表达上皮细胞特征的标志物(CK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与此同时,表达间质细胞特征的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和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的癌细胞大多呈多角形,甚至长梭形,间质反应明显,上皮间质转化相对活跃,容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这也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包括lncRNA在内的多种非编码RNA(ncRNA)在肿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种RNA间的相互作用新机制ceRNA成为近来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其原理是通过竞争性的结合相同种类的miRNA,从而影响其表达水平。lncRNA就是其中一种miRNA的分子“海绵”,它含有miRNA的结合位点,能够吸附miRNA,影响功能的表达。而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的单链RNA,它作为转录后调控因子下调靶mRNA的翻译。lncRNA通过与miRNA的相互结合,从而参与mRNA的调控。lncRNA-miRNA-mRNA这条作用轴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针对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进行lncRNA-miRNA-mRNA这一条作用轴开展相关研究,试图找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提供新的依据,也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第一部分:本研究首先通过检索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GEPIA)及相关文献,筛选出lnc01094为乳腺癌差异表达的lncRNA。qRT-PCR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以及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mRNA表达量,分析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qRT-PCR检测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系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的mRNA表达量。通过敲减和过表达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HCC-1937中的lnc01094表达量,利用MTT实验,细胞划痕修复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不同lnc01094水平的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不同lnc01094水平的上皮及间质细胞的标志物来评估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的EMT的变化。第二部分:通过数据库及生物信息软件筛选及预测出可能与lnc01094存在靶向作用关系的miRNA以及可能与miR-877-5p有靶向关系的mRNA。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nc01094与miR-877-5p,miR-877-5p与Del-1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miR-877-5p与Del-1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量,分析lnc01094与miR-877-5p,lnc01094与Del-1的相关性。同时qRT-PCR检测miR-877-5p与Del-1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系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mRNA表达情况。通过调控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中lnc01094与miR-877-5p的表达量,qRT-PCR检测miR-877-5p与Del-1中mRNA表达量的变化。通过MTT实验,细胞划痕修复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lncRNA-miRNA-mRNA轴中lnc01094、miR-877-5p、Del-1表达量变化对MDA-MB-231和HCC-1937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nc01094、miR-877-5p、Del-1表达量变化对上皮及间质细胞的标志物的影响。第三部分: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Del-1的蛋白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De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量并分析三者与Del-1之间的关系,检测CD34及D2-40的表达量,计数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密度。结果:第一部分:首先通过检索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GEPIA)发现lnc01094在乳腺浸润癌(BRCA)组织中表达量升高。qRT-PCR进一步验证了lnc01094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量均升高,且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最高。lnc01094高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脉管内瘤栓,ki-67的高表达以及ER、PR、HER-2的阴性表达率相关。在敲减了lnc01094之后,MTT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增殖率降低,划痕修复实验显示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迁移能力降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侵袭能力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减lnc01094后,MDA-MB-231细胞系和HCC-1937细胞系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升高,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减少,lnc01094抑制了上皮间质的转化,反向功能验证实验结果与之相反。功能实验说明lnc01094能够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同时促进了上皮间质转化。第二部分: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lnc01094与miR-877-5p,miR-877-5p与Del-1之间均存在靶向结合关系。q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877-5p的mRNA表达量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miR-877-5p的mRNA表达量降低,Del-1的mRNA表达量则升高,并且miR-877-5p与lnc01094的表达呈负相关,而Del-1与lnc01094的表达则呈正相关。在细胞系的验证中也得到了同样的表达趋势,并且发现和其它细胞系相比,所有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iR-877-5p的mRNA表达量最低,而Del-1的mRNA表达量最高。接下来的细胞拯救实验验证了lnc01094负性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iR-877-5p的表达。细胞功能实验中,同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lnc01094与miR-877-5p的表达可以逆转只单独抑制miR-877-5p导致的细胞恶性表型的改变,包括MTT法测细胞的增殖,划痕修复实验测细胞的迁移,Transwell测细胞的侵袭,Western blot测EMT。与此同时,我们在敲减lnc01094的同时抑制miR-877-5p,通过qRT-PCR检测Del-1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敲减lnc01094能够使Del-1的表达下调,而敲减miR-877-5p能够上调Del-1的表达,敲减miR-877-5p能够逆转由敲减lnc01094导致的Del-1的下调。细胞功能实验显示,在敲减lnc01094的同时上调过表达Del-1的表达可以逆转只单独敲减lnc01094所导致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的细胞恶性表型的改变,包括MTT法测细胞的增殖,划痕修复实验测细胞的迁移,Transwell测细胞的侵袭,Western blot测EMT。第三部分: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新鲜标本及乳腺正常组织,结果显示和正常乳腺组织相比,De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我们又对20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的Del-1表达,其中三阴性乳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更高。Del-1的阳性表达率与ER、PR、HER-2的阴性表达率、ki-67的高表达率、脉管瘤栓及组织学分级显着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和患者的年龄无关。Del-1高表达组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降低,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升高。并且Del-1高表达组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密度更大。Del-1高表达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更短。结论:1.lnc0109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上调,并且三阴性乳腺癌表达量高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高表达的病例组织学分级更高,并且更容易发生脉管内癌栓。lnc01094能够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HCC-193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质转化。2.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HCC-1937中,lnc01094通过吸附miR-877-5p上调Del-1的表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且诱导EMT的发生。3.Del-1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与ER、PR、HER-2的阴性表达率,Ki-67的高表达率,脉管瘤栓及组织学分级显着相关。Del-1高表达组EMT表型增加,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密度更大,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更短。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中Del-1表达更高。

赵倩[2](2021)在《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缺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一类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占全部BC患者的12–17%。与其他BC亚型相比,TNBC患者肿瘤体积更大,组织学分级更高,侵袭能力更强。然而由于其缺乏ER、PR、HER2靶向受体的表达,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在所有BC患者中最差。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转录因子AP-1(Activator Protein 1)家族成员Fra-1在TNBC患者中高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性和患者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密切相关。且沉默TNBC细胞内高表达的AP-1家族成员Fra-1或c-Jun后TN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抑制。AP-1抑制剂T5224,特异地抑制AP-1(c-Fos/cJun)与DNA的结合活性,在关节炎治疗方面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但在BC治疗中的运用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采用特异的AP-1抑制剂T5224作用于TNBC细胞,在抑制剂的角度,从生物信息层面、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进一步明确AP-1是否是TNBC患者的治疗靶点,并明确T5224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TNBC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和UCSC数据库明确转录因子AP-1家族成员Fra-1在不同PAM50分型B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BC患者生存的关系。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明确AP-1家族成员Fra-1和c-Jun在BC细胞系中的m 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实验确定T5224对TNBC细胞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明确T5224对Fra-1和c-Jun的m 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划痕实验、穿孔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T5224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Illumina Hiseq Xten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检测;R语言4.0.3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绘制火山图、聚类热图及染色体分布图;GSEA 4.1.0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合沉默c-Jun(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沉默Fra-1(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及使用T5224的全基因组数据、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及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AP-1靶基因,Ch IP-qPCR技术进行靶基因验证。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穿孔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AP-1靶基因在TNB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Fr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 plotter和UCSC数据库基因表达数据显示Fra-1在Basal-like型BC患者实体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BC亚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时间长[BC:HR=1.24(1.03,1.50),P=0.024;Luminal:HR=1.30(1.03,1.64),P=0.028],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ce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DMFS)时间长[BC:HR=1.70(1.27,2.26),P<0.001;Luminal:HR=1.85(1.30,2.64),P=0.001];在HER2-阳性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HR:2.61(1.21,5.67);P=0.031],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短[HR:0.35(0.12,1.00);P=0.022]。UCSC数据库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BC:HR=1.42(1.08,1.86),P=0.008;Luminal:HR=1.61(1.10,2.35),P=0.007]。2、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研究1)T5224对转录因子AP-1表达水平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证实Fra-1和c-Jun在TNBC细胞株(BT549和HS578T)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非TNBC细胞株(T47D、MCF-7和LCC2)。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使用15μM T5224作用BT549细胞48h后增殖抑制率为43.56%;40μM T5224作用HS578T细胞48h后增殖抑制率为48.42%。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进一步证实在15μM T5224的作用下BT549细胞中Fra-1和c-Jun的m RNA在48h时呈下调状态、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40μM T5224的作用下HS578T细胞中c-Jun的m RNA在48h时呈下调状态、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Fra-1的m RNA和蛋白在72h时呈下调状态。2)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15μM T5224作用BT549细胞48h、40μM T5224作用HS578T细胞48h为T5224作用剂量探究T5224对TNB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BT549细胞T5224组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79倍,HS578T细胞T5224组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29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NBC细胞在划痕48h后T5224组的空白区域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TNBC细胞使用T5224后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GO富集分析显示5136个DEGs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血管形态发生、细胞-基质粘附、对拓扑结构有误的蛋白质的应答、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细胞成分主要包括粘着斑、蛋白质类细胞外基质、细胞间粘附连接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细胞粘附分子结合、钙粘蛋白结合、生长因子结合等。GSEA分析显示使用T5224后BT549细胞GO富集分析中蛋白质的从头折叠过程、对拓扑结构有误的蛋白质的应答过程、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功能增强;先天免疫反应过程、对I型干扰素的应答过程、脉管系统发育过程、细胞外基质结合能力、生长因子结合能力等减弱。KEGG通路分析显示5136个DEGs参与的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粘着斑、钙信号通路等。GSEA分析显示使用T5224后BT549细胞内KEGG信号通路中粘着斑、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RIG-1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减弱。3、AP-1靶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1)AP-1靶基因的筛选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显示OLFML2A的表达量与c-Jun正相关,且Basallike型BC患者中OLFML2A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HR:3.04(1.40,6.61);P=0.029]。Ch IP-qPCR进一步证实OLFML2A与转录因子AP-1显着富集。2)OLFML2A在三阴型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增殖实验显示沉默OLFML2A 5天后,沉默组光密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在BT549细胞中沉默OLFML2A 48h后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53倍,在HS578T细胞中沉默OLFML2A 48h后凋亡的细胞数是对照组的1.15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显示划痕24h后沉默OLFML2A组的空白区域面积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沉默OLFML2A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Fra-1在TNBC患者及TNBC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非TNBC患者及非TNBC细胞;c-Jun在TNBC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非TNBC细胞。2、在BC患者或Luminal型BC患者中Fra-1低表达者RFS时间长、DMFS时间长。3、T5224抑制c-Jun和Fra-1的m RNA及蛋白水平。4、T5224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促进TNBC细胞的凋亡能力,抑制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5、在Basal-like型BC患者中OLFML2A低表达者DMFS时间长。6、沉默OLFML2A后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抑制,凋亡能力被促进。7、OLFML2A是转录因子AP-1调控的靶基因,T5224通过调控AP-1/OLFML2A轴,参与TNB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

周凌智[3](2021)在《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ph A2、Ephrin A1表达情况。方法:1、筛选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8年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且术前未经新辅助治疗的存档女性标本250例,年龄26-74岁,其中≤45者88例,>45岁者162例;肿瘤大小<5cm者153例,≥5cm者97例;浸润性导管癌216例,其他(包括导管内癌,粘液癌,浸润性小液癌等)34例;有淋巴转移162例,无淋巴转移的有88例;TNM分期一期25例,二期118例,三-四期107例;组织学分级一级33例,二级148例,三级69例;2、用免疫组化(IHC)检测250例乳腺癌组织中Eph A2、Ephrin A1蛋白表达;3、用原位杂交(ISH)检测Eph A2、Ephrin A1 m RNA表达;4、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ph A2、Ephrin A1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0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Eph A2、Ephrin A1蛋白阳性率分为74.80%、71.60%;Eph A2、Ephrin A1 m RNA阳性率分为83.60%、72.80%,并且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IFA检测显示在乳腺癌细胞中Eph A2、Ephrin A1高表达。结论:Eph A2、Ephrin A1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防治的新指标。

田叶红[4](2021)在《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文中指出神经新生已成为肿瘤的重要获得性特征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技术特异性操控乳腺癌神经,激活交感神经促进乳腺癌进展,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乳腺癌生长。神经调控肿瘤的分子机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阻断神经为抗肿瘤治疗提供重要靶标。然而,目前针对神经生长的相关因子及受体的抑制剂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围刺为传统中医刺法,可沟通局部经脉、络脉、浮络和皮部之间的联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针对肿瘤的围刺,即以肿瘤局部为中心,沿肿瘤边缘进行多针包围性针刺。前期研究显示电针围刺后肿瘤组织内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表达明显增多,与抑瘤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参与调控了肿瘤内的轴突导向因子Sema3a表达,提示围刺可能影响肿瘤神经。但围刺是否能够调控肿瘤神经及相关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本研究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包括两方面:一是从临床应用角度,对围刺疗法及瘤周注射在肿瘤的运用和疗效进行整理、总结;二是从现代医学角度,梳理和总结了肿瘤神经新生及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1比较不同围刺法对乳腺癌移植瘤肿瘤生长及癌细胞凋亡的影响;2观察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NTs)及相应受体的影响;3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获取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的候选靶基因和相关分子机制;4以p75NTR为突破口,通过电针围刺后抑制p75NTR信号转导,观察p75NTR对电针围刺调控神经、细胞凋亡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一分为TG组(模型组)、ETG组(电针围刺组)、ATG组(毫针围刺组),TG组小鼠每天抓握3min,ETG组予电针围刺3min/天,ATG组予毫针围刺3min/天,于干预后1周、2周、3周取材,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比较电针与毫针围刺对肿瘤生长、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二分为TG组、ETG组、NG组(空白组)、ENG组(空白电针组),TG组、ETG组干预同实验一,NG组、ENG组均为正常小鼠,其中NG组每天抓握3分钟,ENG组电针围刺,其针刺部位、方法与ETG组一致,通过HE、IHC、ELISA检测,以明确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神经递质、NTs及受体的影响。实验三样本来自实验二,取TG组与ETG组干预1周的肿瘤组织冰冻样本,每组各3个,共6个样本用于有参转录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分析,以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基于前期研究电针围刺对p75NTR的上调作用,实验四分为TG组、ETG组、ETTG组(TP组,即p75NTR抑制剂组),TG组、ETG组干预同前,ETTG组电针干预同ETG组,并在电针后15分钟腹腔注射p75NTR受体抑制剂TAT-Pep5(75μg/kg·d),以明确抑制p75NTR信号传导对肿瘤神经、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电针与毫针围刺抑制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的比较(1)肿瘤生长曲线显示,ETG组肿瘤生长最慢,TG组最快,ATG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在实验干预第15天,三组肿瘤生长曲线开始趋于一致。肿瘤体积的组间比较显示,ETG组肿瘤体积于实验干预第5-18天较TG组显着缩小(p<0.05),ATG组肿瘤体积于实验干预第6-14天较TG组显着缩小(p<0.05)。(2)三个取材时点的瘤重比较,ETG组瘤重最小,TG组瘤重最大,ATG组瘤重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3)在三个取材时点,ETG组抑瘤率分别为36.93%、46.49%、27.89%,ATG组抑瘤率分别30.79%、26.61%、21.67%。(4)TUNEL染色结果显示,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着高于ATG组与TG组(p<0.05),且在实验干预2周的凋亡指数最高,ATG组的凋亡指数与TG组相当。2电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神经的影响(1)HE染色、IHC标记PGP 9.5均提示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有神经支配。(2)β3-tubulin+神经:ETG组β3-tubulin+神经束在实验干预1周、2周均少于TG组,至实验干预3周两组无差别;ETG组神经纤维在三个取材时点均多于TG组;IPP半定量分析β3-tubulin+表达面积显示,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β3-tubulin+表达面积均显着少于TG组(p<0.05)。(3)TH+交感神经:TH+神经纤维呈细丝状,分布于肿瘤间质,且多围绕在血管周围,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TH+神经纤维均显着少于TG组。(4)血清神经递质:ENG组NE、ACH、AD较NG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其中仅干预3周的AD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ETG组NE、ACH、SP含量较TG组有一过性升高趋势,其中仅第3周NE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肿瘤组织神经递质: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NE含量均低于TG组,其中干预2周、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G组 ACH水平均低于TG组,其中干预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血清NTs:NGF、BDNF、NT-3、NT-4含量在三个取材时点组间比较均无差异。(7)肿瘤组织NTs:ETG组在干预1周、2周的NGF含量均明显高于TG组(p<0.05),ETG组在干预3周的NT-3水平显着高于TG组(p<0.05),BDNF、NT-4水平在ETG与TG组均无差异,ETG组proNGF相对表达量在三个取材时点均显着高于TG组(p<0.05)。(8)NTs相关受体: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p75NTR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TG组(p<0.05),TrkA、TrkB相对表达量在ETG与TG组均无差异。3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作用相较于TG组,ETG组共获得116个差异基因,其中66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与免疫反应、细胞死亡与稳态、氧化应激、物质与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神经、免疫反应、物质与能量代谢相关,其中在神经的生物学过程中,包含四个神经递质兴奋性突触通路和一个神经轴突导向通路,涉及1 1个差异基因,5-HT2、VGCC、COX、TRPC1、Ablim 下调,Gi/o、PLA2、GLS、CREB、Boc、Netin-G2上调,涵盖胞吐、钙离子内流、神经兴奋性、神经保护、轴突导向、神经递质释放的反馈抑制调节、突触可塑性等生物学功能。4 p75NTR介导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腹腔注射TAT-Pep5以抑制p75NTR信号传导,观察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癌细胞凋亡的影响。(1)β3-tubulin+神经:ETTG组β3-tubulin+神经总数和神经纤维较ETG组和TG组均有减少趋势(p>0.05),而β3-tubulin+神经束比ETG组和TG组有增多趋势(p>0.05),此外,ETTG组在实验干预1周、2周β3-tubulin+表达面积显着高于ETG组(p<0.05)。(2)TH+神经:ETTG组TH+神经纤维在三个取材时点均显着多于ETG组(p<0.05);ETTG组在干预1周、2周的TH+神经纤维与TG组相当,至干预3周明显少于TG组(p<0.05)。(3)肿瘤组织神经递质(NE、ACH):ETTG组肿瘤组织NE含量介于TG组与ETG组之间;ETTG组肿瘤组织ACH含量在三个取材时点均高于ETG组,其中实验干预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TG组无差异。(4)肿瘤组织NGF、proNGF:ET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NGF含量均显着高于TG组(p<0.05),在实验干预1周与ETG组相当,2周显着低于ETG组,3周高于ETG组;对于proNGF,在三个取材时点ETTG组proNGF表达均与ETG组相当,而显着高于TG组(p<0.05)。(5)肿瘤生长:ETTG组瘤体、瘤重均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三个取材时点ETTG组的抑瘤率显着低于ETG组(p<0.05)。(6)癌细胞凋亡:ET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凋亡指数均显着低于ETG组(p<0.05),而与TG组相当。结论:1单纯电针与毫针围刺均可抑制肿瘤生长,电针围刺较毫针围刺抑瘤作用更强、更持久,其中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之一为癌细胞凋亡增加。2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具体表现为促进神经新生、抑制神经浸润(PNI)和交感神经形成,调节肿瘤组织神经递质(ACH、AD、NE)、NTs(NGF、proNGF、NT-3)水平,上调 p75NTR 表达,可能为电针围刺抑瘤潜在分子机制。3电针围刺可能通削弱胞吐、抑制钙离子内流、调节神经兴奋性等作用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及通过促进神经保护和轴突导向而诱导神经轴突生成,以调控肿瘤微环境。4电针围刺上调p75NTR/proNGF信号转导诱导癌细胞凋亡而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同时经由p75NTR介导以抑制PNI和交感神经支配,下调肿瘤组织NE、ACH水平,以调控肿瘤微环境而发挥间接抑瘤作用。

肖莹[5](2021)在《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3.0T MR平台,探讨GE乳腺动态增强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VIBRANT)的技术特点,对序列参数进行优化,同时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优化和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两方面。第一部分,前瞻性研究并行采集技术和零点充填技术对成像质量的影像。选择乳腺病患者共70例,均为女性,并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A组为使用并行采集(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B组为不使用ARC技术的动态增强扫描。计算两组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A、B两组动态增强MR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其相关性。在保持其它参数一致的前提下,零点充填技术实验对ZIP1024和ZIP×2两个技术进行不同组合后进行比较研究:I组:同时使用ZIP1024和ZIP×2技术;Ⅱ组:只使用ZIP*1024技术;Ⅲ组:不使用ZIP技术。I、Ⅱ组分别扫描24个患者,Ⅲ组扫描26个患者。计算三组扫描时间、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和对比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第二部分,回顾性研究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关系,重点探讨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102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ADW4.6工作站,测量乳腺病灶最大径,选择增强效果最明显的图像与平扫图像进行减影,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得到乳腺3D-MIP图,分析肿瘤周围血管及两侧乳腺内血管情况,记录血管长度、内径及血管数目。MR检查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Discovery MR 750)。肿瘤的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形态、大小、病灶边缘、肿块边缘强化、动力学曲线、瘤周血管征、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征,分析这些指标与各预后因素(ER、PR、HER-2)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并行采集技术实验中,A组平均扫描时长为7分30秒,B组平均扫描时长为12分38秒,A组扫描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图像信噪比分别为28.37和29.45;A组和B组的图像对比度分别为0.72和0.75。两组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3%,准确性为95.2%,B组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0%,两组病例动态增强MRI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零点填充技术实验中,I组图空间分辨率和像信噪比最高(Voxel size=0.25,SNR=61.12),II组图像次之(Voxel size=0.49,SNR=35.20),III组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差(Voxel size=1.58,SNR=28.91)。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之间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I组图像的对比度分别为0.76、0.75、0.73。三组图像对比度之间两两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乳腺癌周围血管特征与各预后因素研究中102例乳腺癌肿瘤形态肿块型90例,非肿块型12例。病灶直径范围为0.5cm-5.6cm,其中病灶大小≥2cm的66例,<2cm的36例。肿块边缘毛刺状的64例,边缘为其他的38例。动态增强扫描中,边缘强化的40例,其他强化形式的62例。TIC上升型(Ⅰ)、平台型(Ⅱ)、流出型(Ⅲ)分别为4例、19例、79例。检查结束后对增强图像进行后处理,周围血管征阳性和阴性分别45例和57例,患侧血管增多征61例,没有增加41例。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中,80例为浸润性癌,20例导管内癌,1例左乳黏液癌,1例左乳梭形细胞化生性癌伴癌组织大片坏死。乳腺癌患者中84例有明确病理分级:Ⅰ级10例,Ⅱ级30例,Ⅲ级44例,余18例无明确的病理分级。ER阳性74例,阴性28例。PR阳性56例,阴性46例。Her-2低表达66例,过表达36例。通过统计学分析,肿瘤形态与肿瘤周围血管征存在相关性,与患乳血管增多征不相关;肿瘤大小与瘤周血管征、患乳血管增多征均存在相关性;肿瘤边缘是否毛刺、肿瘤边缘强化是否高于内部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各预后因素(ER、PR、Her-2)无明显相关性;时间信号曲线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与ER、PR、HER-2无相关性;乳腺癌的周围血管征与免疫组化ER、PR、HER-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血管增多征与ER、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ER-2、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并行采集技术的VIBRANT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显着缩短扫描时间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其诊断效能。在技术上同时应用ZIP1024和ZIP×2技术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和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患侧乳腺血管增多和瘤周血管征阳性与乳腺癌预后因素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张彦收[6](2021)在《LRG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并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同样为乳腺癌,每年发病人数约为30.4万。因此,对于乳腺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目前医学领域工作的重点。当前,随着乳腺癌治疗模式的进步和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已取得了巨大突破。然而,乳腺癌耐药后出现的复发、转移仍然是困扰临床的难题之一。因此,研究乳腺癌的增殖、侵袭、转移机制,探寻新的治疗途径和靶点对提高乳腺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是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家族蛋白成员,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含有LRR结构的蛋白。人LRG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3,含有2810个碱基对,包括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第一个外显子含43个碱基对,第二个外显子含1737个碱基对,共编码347个氨基酸残基。前35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31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单个肽链。因其定位的染色体区域同时存在数个编码中性粒细胞颗粒酶的基因,并且LRG1在人类MPD和HL-60细胞嗜中性分化过程中上调,而在HL-60细胞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下调,早期研究认为LRG1可能是中性粒细胞早期分化的一种标志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LRG1的其它功能逐渐被发现:LRG1不仅参与细胞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及发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研究显示LRG1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组织、血液、脑脊液、外泌体中异常表达,并且可以作为部分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记物。当前研究发现,LRG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上皮间质转化和异常血管生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LRG1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大家重视。然而,LRG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提示LRG1在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不同作用。如外泌体中LRG1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关;肝癌组织中LRG1表达较正常组织下调,体外实验显示LRG1对肝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卵巢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LRG1表达升高程度与肿瘤分期相关。LRG1在不同肿瘤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在积极探索之中。越来越多研究提示LRG1是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但是,LRG1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分三部分对LRG1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肿瘤中LRG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一步法检测了33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LRG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分析LRG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第三部分: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LRG1的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MB-231细胞LRG1基因表达,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探讨LRG1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第一部分LRG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LRG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http://www.tcga.org/)中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RNA-seq的测序结果,使用TIMER2.0在线工具(https://cistrome.shinyapps.io/timer/)分析LRG1mRNA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人类蛋白质图谱图像(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https://www.proteinatlas.org)中获取LRG1蛋白在不同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http://kmplot.com/analysis)中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资料,分析不同肿瘤中LRG1mRNA的表达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之间的关系,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结果:1.LRG1mRNA在乳腺浸润癌(breast invasive carcinoma,BRCA)(1097例)、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533例)、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515例)、子宫内膜癌(uterine corpus endometrial carcinoma,UCEC)(545例)、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HCA)(501例)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分析The Human Protein Atlas(https://www.proteinatlas.org)数据库中LRG1蛋白在BRCA、KIRC、LUAD、UCEC、TH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RG1蛋白在此五种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分析LRG1mRNA在BRCA不同亚型中表达情况。566例Luminal型乳腺癌中LRG1表达量为37.462(9.930-74.197),高于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P<0.01)。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进一步分析显示,1646例淋巴结阳性患者组LRG1mRNA表达量高于2415例淋巴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7例粘液腺癌中LRG1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它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混合型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工具,分析TCGA数据库中生存数据,LRG1mRNA的表达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OS无明显关系(均P>0.05),但在Basal-like亚型中,LRG1的表达与OS显着相关,LRG1表达低的乳腺癌患者OS较好(HR=3.12,95%CI=1.54-6.29,P<0.001)。4.在KIRC中,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LRG1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Ⅳ期患者LRG1的表达量显着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呈现同样趋势,组织学分化3级患者组LRG1表达量显着高于1、2级(P<0.01)。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工具,分析TCGA数据库中530例KIRC患者的OS及RFS数据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367例LRG1高表达组患者OS低于163例低表达组,LRG1mRNA的表达与OS显着相关(HR=1.71,95%CI=1.18-2.47,P=0.0042)。LRG1mRNA的表达与RFS关系与OS一致,LRG1高表达组患者RFS低于低表达组(HR=3.57,95%CI=1.26-9.87,P=0.0089)。在肾乳头状细胞癌(kidney renal papillary cell carcinoma,KIRP)数据中,同样发现LRG1mRNA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OS及RFS,高表达组患者OS及RFS均差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显着性(OS:HR=2.19,95%CI=1.2-4.01,P=0.0091;RFS:HR=5.32,95%CI=1.2-22.54,P=0.011)。5.LUAD组织中LRG1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正常组织。在正常肺组织中,LRG1mRNA中位表达量为25.277(20.394-30.683),在LUAD组织中表达量为35.431(20.538-53.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析503例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和52例正常组织的数据,发现LRG1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显着高于LUSC(26.701 vs 11.612,P<0.001)。LRG1mRNA在LUAD和LUSC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LUAD组,222例LRG1高表达组患者OS低于282例低表达组,LRG1mRNA表达与OS显着相关(HR=1.34,95%CI=1-1.8,P=0.045)。6.LRG1mRNA在UCEC组织中表达量为24.37(10.368-48.392),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10.072,2.357-14.296),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LRG1mRNA在UCEC中呈现高表达,但与年龄、临床分期、月经状态及预后无显着相关性。7.LRG1mRNA在THCA中的表达量随着淋巴结转移个数的增多而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预后方面,261例LRG1高表达组患者OS优于241例低表达组,且具有显着性差异(HR=0.11,95%CI=0.02-0.48,P=0.00035)。结论:1.LRG1mRNA及蛋白在BRCA、KIRC、LUAD、UCEC及THCA中表达显着上调,LRG1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2.Luminal型乳腺癌中LRG1mRNA表达量高于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LRG1与Basal-like亚型乳腺癌的OS呈负相关。3.KIRC中LRG1mRNA的表达可以预测OS及RFS,LRG1表达与OS、RFS呈负相关。4.LRG1mRNA在LUAD中表达上调,LRG1高表达提示患者OS较差。5.LRG1mRNA在UCEC中表达上调,但与临床特征及预后无显着相关性。6.LRG1mRNA在THCA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与OS呈显着正相关。第二部分乳腺癌组织中LRG1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LRG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一步法检测33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LRG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LRG1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分子亚型及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LRG1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在3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58.48%(193例)患者LRG1呈阳性表达。LRG1着色部位主要位于细胞质,阳性信号表现为褐色颗粒状外观。2.LRG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0-3个淋巴结转移组LRG1阳性表达128例,阴性表达121例,阳性表达率51.41%;3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组LRG1阳性表达65例,阴性表达16例,阳性表达率80.25%,两组间LRG1阳性表达率存在显着性差异(χ2=20.939,P<0.001)。LRG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负荷呈正相关,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多,LRG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Ⅰ-Ⅱ期患者组LRG1阳性表达124例,阴性表达125例,阳性表达率62.96%;Ⅲ期组LRG1阳性表达69例,阴性表达12例,阳性表达率85.19%。两组间LRG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20,P<0.001)。LRG1的表达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随着疾病的进展,LRG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3.LRG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DFS(disease-free survival,DFS)、OS的关系。33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9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80例患者死亡。LRG1阳性表达组72个月的DFS为61.14%(118/193),阴性表达组DFS为87.59%(120/137),两组间DFS存在显着差异(χ2=27.123,P<0.001)。72个月OS与DFS结果相似,共出现80例死亡事件,总体人群72个月OS为75.76%。LRG1阳性表达组72个月的OS为66.32%(128/193);LRG1阴性组为89.05%(122/137),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χ2=22.864,P<0.001)。4.影响DFS及OS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RG1表达、TNM病理分期和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年龄、月经状态与DFS、OS无显着相关性(P>0.05)。LRG1表达、TNM病理分期和分子亚型对DFS的风险比分别为2.090、3.214和1.796;对于OS的风险比分别是2.112、2.628和1.755。结论:1.乳腺癌LRG1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子亚型无关。2.乳腺癌LRG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随着淋巴结转移个数的增多,LRG1的阳性表达显着升高。3.乳腺癌LRG1蛋白的表达与病理TNM分期相关,分期越晚,LRG1的阳性表达越高。4.LRG1蛋白的表达、TNM病理分期和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DFS、OS的独立危险因素。LRG1表达水平与DFS、OS呈负相关。第三部分LRG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验证乳腺癌细胞系中LRG1的表达是否与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一致,为LRG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主要应用了RNA干扰技术、RT-PCR、Western-blot技术和细胞划痕实验等方法,观察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LRG1的表达情况,抑制LRG1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1.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MCF-7及SK-BR-3细胞中LRG1mRNA的表达。在三种不同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及SK-BR-3)中,LRG1mRNA表达水平差别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7细胞中LRG1mRNA的相对表达量(0.1260±0.0070),较MDA-MB-231细胞(0.1103±0.0081)、SK-BR-3细胞(0.0703±0.0027)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2.MDA-MB-231、MCF-7及SK-BR-3细胞中LRG1蛋白的表达。在三种不同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及SK-BR-3中,LRG1蛋白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7细胞中LRG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最高(10.9510±0.6721),显着高于MDA-MB-231(7.8492±0.1327)、SK-BR-3细胞(4.3906±0.1914)。3.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MB-231细胞LRG1基因表达。Western-blot技术检测检测转染成功后MDA-MB-231细胞中LRG1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转染组(MDA-MB-231-Si)中LRG1蛋白表达量(0.4105±0.1906)较对照组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量(0.8295±0.1295)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转染成功后,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在24h、48h、72h和96h后450 nm处OD值。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转染组(MDA-MB-231-Si)增殖率明显低于转染阴性对照组(MDA-MB-231-NC)及对照组(MDA-MB-231),提示LRG1表达抑制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5.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组细胞(MDA-MB-231、MDA-MB-231-NC及MDA-MB-231-Si)细胞的迁移能力。划痕0小时测得的划痕区面积:对照组细胞(MDA-MB-231)、转染组细胞(MDA-MB-231-Si)、转染阴性对照组细胞(MDA-MB-231-NC)分别为:15.054±0.122,14.679±0.142,13.407±0.112。划痕24小时后测得的划痕区面积分别为:6.714±0.131,9.559±0.122,5.217±0.132。面积缩小的比值依次为:55.40%,34.88%,61.08%。乳腺癌MDA-MB-231-Si细胞在划痕24小时后的迁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DA-MB-231)、转染阴性对照组(MDA-MB-231-NC),差异有显着性(P<0.05)。6.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转染组(MDA-MB-231-Si)穿膜细胞数少于转染阴性对照组(MDA-MB-231-NC)及对照组(MDA-MB-231),提示LRG1表达抑制后,细胞侵袭能力下降。结论:1.MCF-7细胞中LRG1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MDA-MB-231细胞、SK-BR-3细胞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2.MCF-7细胞中LRG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较MDA-MB-231细胞、SK-BR-3细胞显着增高。3.si-RNA干扰LRG1表达后可减弱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冯雯[7](2021)在《IVIM直方图参数评价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直方图参数评价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s-no specific type,IBC-NST)的多种预后因素,即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Ki-67 protein,Ki-67)、血管及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platelet-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D2-40 monoclonal antibody,D2-40)、腋窝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分子分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日至2020年11月10日125例(共125个病灶)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为IBC-NST的患者。所有患者在确诊前均行乳腺MRI检查(包含IVIM序列),利用Fire Voxel软件手动逐层勾画病灶边界,获得定量参数ADC、D、D*和f图并进行直方图分析,所提取的直方图参数包括体积(Volume)、均值(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中位数(Median)、不均匀性(Inhomogeneity)、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熵(Entropy)、最小值(Minimum,Min)、最大值(Maximum,Max)、百分位数(5th~95th,从第5百分位数开始每隔百分之5直到第95百分位数)。根据ER、PR、Her-2、Ki-67、CD31、D2-40、ALNM、分子分型表达或状态进行分组,将所有ADC、D、D*及f衍生直方图参数进行Kolmogorov-Smirnov检验验证其分布,再行Mann-Whitney U或独立样本t检验,以评估IVIM直方图指标在各预后因素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得到候选诊断指标;再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补充IVIM直方图参数与ER、PR、Her-2、Ki-67间的潜在相关性;进而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整合候选指标;利用PCA中的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PC)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LG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IVIM直方图参数对多种预后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1.Volume、ADC(Mean、Median、SD、Entropy、Kurtosis、Inhomogeneity、Min、Max、5th~45th、55th~95th)、D(Mean、SD、Entropy、Skewness、Kurtosis、Inhomogeneity、Min、Max、5th~80th、90th、95th)、f(Mean、SD、Kurtosis、Skewness、Inhomogeneity、5th、15th、20th、35th、85th)在不同预后因素分组中有不同程度的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ER与D 15th(rs=-0.254,P=0.004),PR与D Max(rs=0.266,P=0.046),Her-2与D 5th(rs=0.191,P=0.033),Ki-67与ADC Max(rs=0.300,P=0.001)分别在所对应组中相关性最强。3.PCA分析将24、28、3、22、18、7、5、22、6、13和18个候选诊断指标在11种二分类预后因素中分别“压缩”为4、6、2、6、3、2、3、6、2、4和4个PCs,PCs累积贡献率分别是88.821%、86.382%、86.802%、88.815%、91.901%、86.190%、74.494%、91.275%、75.996%、88.474%、86.882%。ROC结果显示LG模型相较于其他单个IVIM直方图参数(AUC均>0.5)显示出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AUC最大为LG预测Luminal A型(AUC=0.857,95%CI of AUC:0.751-0.962),AUC最小为LG预测Luminal B型(AUC=0.645,95%CI of AUC:0.546-0.743)。结论:IVIM直方图参数可以预测IBC-NST的多种预后因素;不同IVIM直方图指标对IBC-NST多种预后因素的诊断效能存在差异,ADC和D直方图衍生参数在预测本研究预后因素中优于D*和f参数,最佳评价指标为PCA分析后的整合指标LG模型。

郭婷[8](2021)在《阿帕替尼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及激活自噬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激活细胞自噬等功能;建立阿帕替尼药物作用靶点VEGFR-2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研究阿帕替尼调控Erk1/2信号通路及激活自噬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24、48、72h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双荧光mRFP-eGFP-LC3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检测自噬发生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并分析阿帕替尼作用靶点VEGFR-2与MAPK之间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PARP1、Cleaved-PAPR1、Cleaved-Caspase3、Bcl-2、Bax)、自噬(LC3、P62、Beclin1)及信号通路p-Erk1/2-Erk1/2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的24h、48h、72h,450nm处吸光度,计算不同药物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乳腺癌细胞增殖率与阿帕替尼浓度呈反比,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MDA-MB-231细胞在24h、48h、72h的划痕愈合比分别为(3.1±0.4)%、(8.8±1.7)%、(33.8±2.5)%,均低于空白组(P均<0.001);实验组MCF-7细胞在24h、48h的划痕愈合比分别为(15.04±3.07)%、(24.62±5.17)%,均低于空白组(P均<0.001)。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阿帕替尼浓度增加,MDA-MB-231细胞、MCF-7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均<0.001),Cleaved-PARP1、Cleaved-Caspase3等凋亡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P均<0.001)。4.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阿帕替尼阻滞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于G0/G1期(P均<0.05)。5.双荧光mRFP-eGFP-LC3质粒转染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阿帕替尼可以激活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发生;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阿帕替尼浓度增加,LC3II/LC3I、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均<0.001),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减少(P均<0.001)。6.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 10m M)处理乳腺癌细胞8小时后更换完全培养基或者Apatinib(20μM)处理乳腺癌细胞24小时,与空白组相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的Apatinib组、3MA+Apatinib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均<0.001),且3MA+Apatinib组细胞凋亡率高于Apatinib组(P均<0.05);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Apatinib组、3MA+Apatinib组Cleaved-Caspase3、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5);MCF-7细胞,3MA组、Apatinib组、3MA+Apatinib组细胞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1)、Cleaved-PARP1、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7.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BafA1 4n M)处理乳腺癌细胞8小时后更换完全培养基或者Apatinib(20μM)处理乳腺癌24小时,与空白组相比,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结果显示:MDA-MB-231和MCF-7细胞BafA1组、Apatinib组、BafA1+Apatinib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均<0.001);MDA-MB-231细胞中,BafA1组、Apatinib组、BafA1+Apatinib组细胞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ARP1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Apatinib组和BafA1+Apatinib组细胞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1);MCF-7细胞中,BafA1组和BafA1+Apatinb组细胞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Apatinib组细胞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01),BafA1组、Apatinib组、BafA1+Apatinib组细胞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1),BafA1组细胞Cleaved-PARP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Apatinib组细胞Cleaved-PARP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01),BafA1组、Apatinib组细胞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BafA1+Apatinib组细胞Cleaved-Caspase3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8.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阿帕替尼药物作用靶点VEGFR-2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分子间存在互作网络,与空白组相比,Western blot检测信号Erk1/2通路相关蛋白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实验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Apatini b组、3MA+Apatinbi组、BafA1+Apatinbi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PD98059组、Apatinib组、PD98059+Apatinib组细胞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01),Apatinib组、PD98059+Apatinib组细胞Erk1/2、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1),Apatinib组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A patinib组、PD98059+Apatinib组细胞PARP1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01);MC F-7细胞,实验组p Erk1/2、总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P<0.001和P<0.05);A patinib组、3MA+Apatinib、BafA1+Apatinib组细胞p 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PD98059组、Apatinib组和PD98059+Apatinib组细胞p Erk1/2、Cleaved-Casp 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均<0.05);PD98059+Apatinib组细胞LC3II/LC3I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01);PD98059组细胞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Apatinib组和P D98059+Apatinib组细胞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5)。结论阿帕替尼抑制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增殖,增殖率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以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阿帕替尼诱导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凋亡,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阻滞MDA-MB-231、MCF-7细胞增殖的G0/G1期;阿帕替尼以浓度依赖性激活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细胞的自噬;自噬抑制剂3MA、BafA1协同阿帕替尼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凋亡;阿帕替尼与VEGFR-2特异性结合且抑制p-Erk1/2-Erk1/2信号通路及激活乳腺癌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

王守红[9](2020)在《MR-DW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临床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开滦总医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40例乳腺癌患者的60枚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乳腺MRI检查,术后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证实。采用GE1.5TSigna HDxt超导型MRI扫描仪和四通道专业乳腺相控阵线圈,选择b值800 s/mm2比较转移性腋窝淋巴结和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的扩散系数(ADC值)、短轴直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绘制的方法得到ADC值的阈值及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 4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病理组织学分型(2019年版WHO分类)包含3种组织学类型,其中浸润性癌23例,浸润性小叶癌11例,导管原位癌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ADC值比较发现,组间F=141.21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显示正常乳腺组织与浸润性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浸润性癌与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2 60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中28枚淋巴结为转移阳性,占46.7%,32枚为淋巴结转移阴性,占53.3%,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经过严格测量后短轴直径分别为(10.57±2.81)mm、(8.11±2.45)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317);3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在DWI(b=800 s/mm2)图像中主要表达高信号,转移阴性淋巴结ADC值是(1.088±0.210)×10-3 mm2/s,转移阳性淋巴结ADC值为(0.724±0.103)×10-3 mm2/s,转移阳性淋巴结ADC值明显减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7.251,P=0.000);4根据测量的ADC值,分别对32枚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及2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ADC值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是0.914×10-3 mm2/s,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是87.5%,准确性为86.7%。结论1 MR-DWI有助于乳腺癌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鉴别诊断。2 MR-DWI对评估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评价的成像检查方法。图6幅;表6个;参133篇。

朱明明[10](2020)在《高原低氧大鼠骨髓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原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其典型特点是低压、低氧。多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下,容易引起红细胞过度增多和低氧血症,其严重影响着高原人群的健康。由于机体长期在高海拔、低氧状态下,红细胞过度积累,引起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减慢,机体发生微血管增生以改善血液循环,以代偿供氧,其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在肿瘤性疾病局部缺氧条件下,IL-6/JAK2/STAT3参与调控其微血管生成以促进肿瘤的转移及进展。机体在低氧条件下,IL-6分泌增加,进而加强调控下游靶基因JAK2/STAT3的P-JAK2、P-STAT3的表达,从而激活其靶基因MMP-9的表达。在一系列缺血缺氧性疾病中,MMP-9的高表达促进其微血管的再生及基膜降解。然而,JAK2/STAT3通路和MMP-9是微血管生成及基膜降解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子,有关JAK2/STAT3和MMP-9在肿瘤微血管生成中的变化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在长期低氧下,IL-6/JAK2/STAT3/MMP-9通路在骨髓中变化如何,是否参与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目前还不清楚。血管基膜是一种复杂的致密网状结构,其组成成分包括:层黏连蛋白,IV型胶原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等。MMP-9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降解IV型胶原纤维。在低氧条件下,MMP-9的高表达,会导致机体血管基膜发生降解。其中,COL4A1作为极为重要的IV型胶原纤维,与MMP-9在基膜降解过程中的变化如何,目前还不清楚。第一部分慢性低氧下,大鼠骨髓微血管变化与IL-6/JAK2/STAT3/MMP-9通路的相关研究目的骨髓系成人造血的主要部位,骨髓微血管是其微环境的主要结构基础。JA K2/STAT3和MMP-9参与促进微血管生成的病理生理过程,然而JAK2/STAT3对MMP-9的调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还尚未见到IL-6/JAK2/STAT3/M MP-9通路是否调控低氧引起的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测定外周血中RBC、HB、HCT,血清中IL-6的水平以及骨髓中P-JAK2蛋白、P-ST AT3蛋白及MMP-9 m RNA和蛋白水平,同时检测微血管密度及基膜降解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在应用STAT3抑制剂后,进一步测定以上指标,进一步验证,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IL-6/JAK2/STAT3/MMP-9通路在骨髓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动物模型,以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氧组(CH group)、低氧加抑制剂组(CH+Inhibitor group,抑制剂SH-4-54采用灌胃给药30天,7.5 mg/kg/d)[29]、低氧加溶剂对照组(CH+Solvent group,溶剂为0.9%生理盐水+1.3%的DMSO),每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低氧模型制备均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低压氧舱内进行,模拟海拔5000 m,24h/d,连续30d。30 d后,检测大鼠血常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6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中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大鼠骨髓中MMP-9蛋白含量,运用免疫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骨髓中MMP-9的表达及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情况,即用免疫荧光MMP-9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组织中MMP-9阳性微血管密度计数以及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血管基底膜的降解情况,运用STAT3抑制剂SH-4-54阻断该通路后再次检测以上指标进行功能验证,进行组间检测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1)在经过低氧30天处理组中,大鼠血常规(RBC、HB、HCT)指标均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0);(2)在低氧组、低氧加抑制剂组、低氧加溶剂对照组中,大鼠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常氧对照组,且血管基膜发生明显降解(P<0.05)。(3)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在低氧组、低氧加抑制剂组、低氧加溶剂对照组中,大鼠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骨髓中P-JAK2、P-STAT3及MMP-9的蛋白含量均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MMP-9的m 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4)在低氧组、低氧加抑制剂组、低氧加溶剂对照组中,大鼠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及基膜降解情况与该组MMP-9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一致。(5)应用STAT3抑制剂后,在低氧加抑制剂组,与低氧组比较,大鼠骨髓的P-STAT3蛋白及MMP-9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6)在低氧加抑制剂组中,与低氧组相比,大鼠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减少及基膜降解减轻(P<0.05)。(7)在低氧加抑制剂组,大鼠骨髓的P-JAK2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低氧组(P<0.05)。(8)在低氧加抑制剂组,大鼠血清中IL-6水平及血常规(RBC、HB、HCT)指标均低于低氧组(P<0.05)。(9)与低氧加溶剂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中大鼠骨髓中P-JAK2、P-STAT3及MMP-9的蛋白含量及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10)与低氧加溶剂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中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和血常规(RBC、HB、HCT)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慢性低氧下,大鼠骨髓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此外,骨髓中IL-6、P-JAK2、P-STAT3及MMP-9表达升高。2.应用STAT3抑制剂后,P-STAT3和MMP-9表达降低。3.慢性低氧下,大鼠骨髓微血管生成及基膜降解与IL-6/JAK2/STAT3/MMP-9通路有关。第二部分不同时间低氧暴露下大鼠骨髓血管基膜变化与MMP-9和COL4A1相关研究目的缺氧会造成机体多系统多脏器损伤,其中不同程度的血管基膜损伤尤为常见。基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IV型胶原纤维,其中COL4A1是重要成员之一。MMP-9在低氧条件下表达增高,其发挥主要生物学功能,降解IV型胶原纤维。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低氧损伤血管基膜,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不同时间的低氧动物模型,了解大鼠骨髓中MMP-9在不同低氧条件下的表达及对血管基膜中COL4A1在骨髓中的影响及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动物模型,以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低氧3-d组(3 days group)、低氧7-d组(7 days group)、低氧10-d组(10 days group),每组各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低氧模型制备均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低压氧舱内进行,模拟海拔7000m,24h/d,分别饲养3d、7d、10d后检测大鼠血常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中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大鼠骨髓中MMP-9及COL4A1的蛋白含量,运用免疫组化特异性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髓中COL4A1的表达,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在不同时间急性缺氧条件下血管基膜的降解情况。结果(1)大鼠血常规(RBC、HB、HCT)指标表达水平随着缺氧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低氧10天组血常规各指标高于低氧7天组(P<0.05);低氧7天组血常规各指标高于低氧3天组(P<0.05);低氧10天、低氧7天和低氧3天组血常规各指标均高于各自常氧对照组(P<0.05)。(2)低氧条件下,大鼠骨髓MMP-9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氧10天组明显高于低氧7天组(P<0.05);低氧7天组高于低氧3天组(P<0.05);低氧10天、低氧7天和低氧3天组MMP-9表达均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3)大鼠骨髓中COL4A1蛋白含量随着低氧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低氧10天组明显低于低氧7天组(P<0.05);低氧7天组低于低氧3天组(P<0.05);低氧10天、低氧7天和低氧3天组均低于常氧对照组(P<0.05)。(4)大鼠骨髓中血管基膜降解情况随着低氧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低氧10天基膜降解重于低氧7天组(P<0.05);低氧7天基膜降解重于低氧3天组(P<0.05);低氧10天、低氧7天和低氧3天均发生基膜降解与常氧对照组相比(P<0.05)。(5)低氧条件下,大鼠骨髓中COL4A1的表达与基膜降解的严重程度一致MMP-9的水平增高与COL4A1的表达下降一致。结论1.低氧条件下,大鼠骨髓微血管基膜发生降解。2.不同时间低氧下,大鼠骨髓中MMP-9表达增多,COL4A1表达下降。3.在低氧条件下,大鼠骨髓血管基膜降解与MMP-9及COL4A1有关。

二、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Lnc01094/miR-877-5p/Del-1轴促进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语
第一部分:lnc01094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发生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2.2 组织样本和细胞系
        2.3 实验方法
        2.3.1 生物信息学筛选
        2.3.2 RNA提取
        2.3.3 RNA浓度检测
        2.3.4 RNA反转录
        2.3.5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2.3.6 细胞培养
        2.3.7 siRNA及质粒转染
        2.3.8 细胞增殖实验(MTT法)
        2.3.9 细胞迁移实验(细胞划痕实验)
        2.3.10 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法)
        2.3.11 Westen Blot实验
        2.3.1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lnc01094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
        3.2 lnc01094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的因素相关
        3.2.1 lnc01094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
        3.2.2 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lnc01094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量更高
        3.3 lnc01094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3.1 qRT-PCR验证lnc01094转染效率
        3.3.2 敲减lnc01094能够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能力
        3.3.3 lnc01094过表达的验证
        3.3.4 过表达lnc01094能够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能力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lnc01094通过靶向调控miR-877-5p/Del-1轴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与第一部分相同实验
        2.2.2 微小RNA逆转录及实时定量PCR
        2.2.3 转染微小RNA
        2.2.4 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2.2.5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2.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lnc01094与miR-877-5p靶向关系的验证
        3.1.1 lnc01094序列信息
        3.1.2 找出相关联的miRNA并根据miRBase数据库得到miRNA序列
        3.1.3 预测lnc01094及miR-877-5p的结合位点
        3.1.4 双荧光素酶实验
        3.2 miR-877-5p与 Del-1靶向关系的验证
        3.2.1 miR-877-5p靶基因的预测
        3.2.2 预测miR-877-5p与 Del-1的结合位点
        3.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3.3 miR-877-5p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3.3.1 miR-877-5p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3.3.2 lnc01094与miR-877-5p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4 Del-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3.4.1 Del-1 m RNA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3.4.2 lnc01094与Del-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5 lnc01094 的表达水平的改变对miR-877-5p的影响
        3.5.1 miR-877-5p inhibitor的验证
        3.5.2 lnc01094负性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iR-877-5p的表达
        3.6 lnc01094通过吸附miR-877-5p发挥生物学功能
        3.6.1 lnc01094通过吸附miR-877-5p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
        3.6.2 lnc01094通过吸附miR-877-5p促进细胞迁移
        3.6.3 lnc01094通过吸附miR-877-5p促进细胞侵袭
        3.6.4 lnc01094通过吸附miR-877-5p促进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3.7 lnc01094和miR-877-5p表达水平影响Del-1的表达
        3.8 lnc01094/miR-877-5p/Del-1作用轴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3.8.1 构建Del-1的过表达载体
        3.8.2 lnc01094/miR-877-5p/Del-1作用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8.3 lnc01094/miR-877-5p/Del-1作用轴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3.8.4 lnc01094/miR-877-5p/Del-1作用轴对细胞侵袭的影响
        3.8.5 lnc01094/miR-877-5p/Del-1作用轴对细胞EMT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Del-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及与EMT的关系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2.2 组织样本
        2.3 实验方法
        2.3.1 Western Blot实验
        2.3.2 免疫组化
        2.3.3 免疫组化评分标准
        2.3.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Del-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其他标志物的关系
        3.2 生存分析
        3.3 Del-1的表达和乳腺癌EMT标志物的关系
        3.4 Del-1与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LncRNA通过ceRNA机制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乳腺癌
        1.1.1 流行病学特征
        1.1.2 乳腺癌分型
        1.1.3 乳腺癌治疗
        1.1.4 乳腺癌预后
        1.1.5 三阴型乳腺癌
    1.2 AP-1蛋白
        1.2.1 AP-1与炎症性疾病
        1.2.2 AP-1与肿瘤
    1.3 AP-1抑制剂
        1.3.1 SP100030
        1.3.2 Curcumin
        1.3.3 Momordin I
        1.3.4 T5224
    1.4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细胞株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仪器
    2.5 细胞培养
    2.6 T5224配制
    2.7 RNA提取
    2.8 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检测(RNA-Seq)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10 Western-blot
    2.11 基因沉默
    2.12 增殖实验
    2.13 凋亡实验
    2.14 划痕实验
    2.15 侵袭实验
    2.16 ChIP-qPCR
    2.1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Fr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1.1 Fra-1在乳腺癌患者组织内的表达水平
        3.1.2 Fra-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3.2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研究
        3.2.1 AP-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3.2.2 三阴型乳腺癌细胞中T5224对AP-1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
        3.2.3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2.4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AP-1靶基因筛选及功能验证
        3.3.1 AP-1靶基因筛选
        3.3.2 OLFML2A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第4章 讨论
    4.1 转录因子AP-1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
    4.2 T5224 的生物学作用
    4.3 T5224 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全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4.3.1 血管形态发生对乳腺癌的影响
        4.3.2 粘着斑及细胞外基质对乳腺癌的影响
        4.3.3 免疫系统及干扰素对乳腺癌的影响
        4.3.4 PI3K-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4.3.5 人乳头瘤病毒对乳腺癌的影响
        4.3.6 Hippo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4.3.7 钙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影响
    4.4 嗅素结构域蛋白家族与肿瘤
    4.5 AP-1相关信号传导途径与乳腺癌
    4.6 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
致谢

(3)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
    1.1 实验标本
    1.2 主要仪器、其他耗材
    1.3 主要材料、试剂
2 方法
    2.1 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判定
    2.2 原位杂交检测及结果判定
    2.3 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EphA2、Ephrin A1蛋白及相应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3.2 EphA2、Ephrin A1 蛋白及相应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
    3.3 EphA2蛋白与Ephrin A1蛋白及EphA2 mRNA与Ephrin A1 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EphA2蛋白与EphA2mRNA及Ephrin A1蛋白与 Ephrin A1 mRNA在乳腺癌病理标本中表达的相关性
    3.4 细胞分离培养结果
    3.5 细胞鉴定
4 讨论
    4.1 EphA2和Ephrin A1的介绍
    4.2 EphA2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4.3 Ephrin A1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4.4 EphA2和Ephrin A1导致乳腺癌的发生进展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围刺法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围刺治疗单纯性囊肿
        2 围刺治疗甲状腺结节
        3 围刺治疗其他良性肿瘤
        4 围刺治疗恶性肿瘤
        5 瘤周注射治疗恶性肿瘤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神经新生及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神经新生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2 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电针与毫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神经新生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p75NTR对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5)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PARTⅠ 乳腺MRI动态增强的技术优化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及扫描技术
        2.3 图像观察与分析
    3 结果
        3.1 并行采集技术
        3.2 零点充填技术及图像质量的比较
    4 讨论
        4.1 MRI扫描设备与序列参数的基本条件
        4.2 MRI乳腺脂肪抑制序列的选择
        4.3 MRI图像质量评价
        4.4 乳腺MRI动态增强序列提高扫描速度的参数优化
        4.5 乳腺MRI动态增强序列提高分辨力的参数优化
    5 结论
PARTⅡ 乳腺MRI动态增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及扫描技术
        2.3 图像观察与分析
        2.4 病理分析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乳腺癌MRI平扫、动态增强后的磁共振征象
        3.2 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
        3.3 统计学结果
    4 讨论
        4.1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
        4.2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4.3 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的血管特征
        4.4 肿瘤的形态、大小与血供的相关性分析
        4.5 肿瘤边缘、肿瘤强化特征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4.6 TIC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4.7 乳腺癌相关MRI血管特征与病理学分级及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关系
        4.8 推荐采用的乳腺MRI检查方法
        4.9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插图
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综述 基于MRI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分析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LRG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LRG1 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组织中LRG1 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LRG1 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LRG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IVIM直方图参数评价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乳腺癌概述
    1.2 乳腺癌预后因素
    1.3 影像学检查
        1.3.1 IVIM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1.3.2 IVIM直方图分析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性及创新性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2.2 磁共振成像技术
    2.3 IVIM图像后处理及直方图分析手段
    2.4 病理学检测及结果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纳入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结局指标
    3.2 候选诊断指标的筛选
        3.2.1 IBC-NST在多种预后因素阳性/高表达、阴性/低表达状态下的ADC、D、D~*、f值直方图分析结果
        3.2.2 ADC、D、D~*、f值直方图衍生参数与ER、PR、Her-2、Ki-67之间的相关性
    3.3 诊断性能的评估
        3.3.1 PCA分析结果
        3.3.2 LG模型建立及ROC分析评估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IVIM直方图参数在评价IBC-NST的ER、PR、Her-2、Ki-67表达中的应用
    4.2 IVIM直方图参数在评价IBC-NST的CD31、D2-40、ALNM表达或状态中的应用
    4.3 IVIM直方图参数在评价IBC-NST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4.4 诊断性能的评估
第五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6.1 研究局限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阿帕替尼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及激活自噬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自噬与凋亡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9)MR-DW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检查方法
        1.1.3 MR图像分析
        1.1.4 病理分析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及淋巴结 DWI 信号
        1.2.2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短轴径线与ADC值
        1.2.3 ADC值的ROC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1 乳腺癌X线摄影
        2.1.1 直接征象
        2.1.2 间接征象
        2.1.3 临床意义
    2.2 乳腺癌超声检查
    2.3 乳腺癌CT检查
    2.4 乳腺癌PET-CT检查
    2.5 乳腺癌MRI检查
        2.5.1 乳腺癌在MRI中主要表现
        2.5.2 DWI及 ADC值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
        2.5.3 动态增强MR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
        2.5.4 MRI定位导向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2.5.5 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筛选中的应用
    2.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10)高原低氧大鼠骨髓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低氧下,大鼠骨髓微血管变化与IL-6/JAK2/STAT3/MMP-9 通路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主要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标本采集与处理
        2.2.2 Elisa实验
        2.2.3 组织冰冻切片制备
        2.2.4 荧光共聚焦实验
        2.2.5 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判定标准
        2.2.6 吸柱法提取骨髓组织总RNA及其浓度测定
        2.2.7 RT-PCR实验
        2.2.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2.2.9 电镜组织包埋及观察
        2.2.10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慢性低氧大鼠的一般资料
        3.2 缺氧时血清IL-6水平变化
        3.3 慢性低氧下,JAK2/STAT3 的磷酸化及活化增加,经STAT3 抑制剂处理后出现逆转
        3.4 慢性低氧大鼠骨髓中 MMP-9 表达上调,经 STAT3 抑制剂处理后,MMP-9 表达下调
        3.5 慢性缺氧可增加骨髓MVD,STAT3 抑制剂可明显降低骨髓中的MVD
        3.6 BM降解发生在CH大鼠骨髓中,STAT3 抑制剂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时间低氧暴露下大鼠骨髓血管基膜变化与MMP-9和COL4A1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RT-PCR主要试剂
        2.1.3 Western blot主要试剂
        2.1.4 免疫组化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分析软件
        2.2 方法
        2.2.1 大鼠组织取材步骤
        2.2.2 组织石蜡切片
        2.2.3 免疫组化
        2.2.4 电镜组织包埋及观察
        2.2.5 Trizol法提取RNA
        2.2.6 RT-PCR实验
        2.2.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2.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不同时间缺氧对大鼠血常规的影响
        3.2 不同时间缺氧对大鼠骨髓中MMP-9表达的影响
        3.3 COL4A1在不同时间缺氧条件下表达下降
        3.4 不同时间缺氧下大鼠骨髓微血管基膜发生降解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全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Lnc01094/miR-877-5p/Del-1轴促进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表型的发生[D]. 王睿.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2]转录因子AP-1与三阴型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抑制剂T5224对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D]. 赵倩. 吉林大学, 2021(01)
  • [3]EphA2、Ephrin A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 周凌智. 大理大学, 2021(09)
  • [4]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D]. 田叶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 肖莹. 汕头大学, 2021(02)
  • [6]LRG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张彦收.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IVIM直方图参数评价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初步研究[D]. 冯雯. 兰州大学, 2021(12)
  • [8]阿帕替尼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及激活自噬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 郭婷.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9]MR-DW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D]. 王守红.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高原低氧大鼠骨髓微血管增生及基膜降解的分子机制研究[D]. 朱明明. 青海大学, 2020

标签:;  ;  ;  ;  

中期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