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营业线快速插入交叉渡线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红林

昆明铁路局施工管理办公室 650011

摘要:铁路运输中由于变道需要渡线是铁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渡线在功能上可以分为普通渡线和交叉渡线,当需要铺设一定长度的双向连续渡线时,普渡渡线往往无法满足铺设长度的要求,这时就体现了交叉渡线的重要性。交叉渡线往往承载着上下行两条线路的运行工作,为此,在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行交叉渡线改造和新建工作是铁路线路建设工程的一大难点。为了降低交叉渡线改造和新建工程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相关技术人员提出快速插入交叉渡线的方法。文中就以某个铁路线路道岔改建工程为例,研究交叉渡线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并对快速插入交叉渡线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铁路营业线;快速插入;交叉渡线

通常情况下,道岔的更换方式可以分为现场拆铺和整组更换两种方式,其中,现场拆铺方式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较为困难,致使拆铺之后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此种方式使用率较小,多选用整组更换的方式。文中就对某地的铁路线路改建工程的道岔设计进行阐述,并且对交叉渡线的快速插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改建工程概况

该铁路车站有5组P60-1/12单开道岔、1组P60-1/12-5.3m交渡道岔,折合10组单开道岔,计划更换P60同型混凝土道岔;3组单开道岔和5组交渡道岔为混凝土道岔,折合8组单开道岔,计划更换P60同型混凝土道岔。

二、交叉渡线插入施工研究思路

由于铁路改造工程对铁路线路的运输工作具有较大干扰,要求改造工作中将影响控制在最低,并且最大限度的节省施工时间,考虑到以上因素,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次研究,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争取做到快速施工,下面就对交叉渡线插入施工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对应的实施方案。

1、针对要点方案进行研究

在对该改造工程实行交叉渡线插入施工中,使用分次插入的方式,将原有的4次V型停点转变成2次垂停点,这种改造方式将交叉渡线施工中对铁路干线运输的影响降至最低,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验证之后可发现,道岔的插入作业更具安全性,对诸多参数进行多次确认和各项施工技术进行确认之后,交叉渡线的插入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并且插入速度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

2、针对施工纵移出旧技术进行研究

在进行整体出旧施工阶段,需要将轨道的平稳和运输安全作为第一要素,可以采用纵移技术将旧的轨道进行整体移除,同时确保轨道的平稳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多余的操作步骤,简化移动程序,将作业时间控制在最短。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多超长类型的轨道移除技术进行研究。

3、针对精确测量定位技术进行研究

由于该工程是将铁路线上的股道南部进行延长,北部缩短,南北部分的咽喉区域全部进行拆除,致使整个改造工程呈现出车站股道多、道岔多、改造工程量大等问题,这也为测量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对测量定位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4、针对施工中各工序衔接进行研究

对于铁路的改造工程而言,必须在施工之前确定好需要的施工时间与具体工程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方案执行,确保在封锁时间内完成改造共作,从而实现铁路运输共作的正常进行。由于时间和场地限制,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全时间和多工种的平衡进行,将施工时间控制在既定范围之内。

5、对新设备新工艺进行运用

在改造工程中采用新型道岔换机设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轨排的移动速度。通过使用纵向滑轨定位技术和线间距控制杆实现了提高更换工作效率的目的,对铁路运输而言起到有利影响。

三、施工方案

菱形渡线插入施工。进行渡线插入之前需要先拆除原有的轨排,本工程中是将原有的轨排移至新建的轨道,主要采用的是铺设滑道轨横向推移的方式,如图1所示:

四、施工方案制定缘由分析

1、采取两侧对位预铺原因

该工程中选用的交叉渡线规格如下:总长度为93米、宽为7.6米,总重约等于130吨。由于体积相对较大,对建设场地的要求也相对提高。此次选择插入的位置为该线路的咽喉部位,而且新建立的接触网杆的间距仅为50米,两侧的线路与本线路间距为5米,如果进行整体预铺将会影响整条运输线路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施工现场无法满足交叉渡线整体预铺的现场需求。

2、采用无钢枕滑道整体纵移既有长轨排原因

因为场地限制,在进行菱形和4组单开道岔横向对位施工时,需要将其预铺在线路两侧的路基上,这时采用人工抬运的方式将会对施工效率造成一定影响。改造工程中所需的轨料较多,并且需要长距离运输,这将人工带来大量的工作量,需要投入人力多且耗时较长。下面就对人工拆除线路和整体纵移线路的工作量和使用时间进行对比:

(1)人工拆除线路。本次改造工程中,需要拆除路线包含混凝土枕64根、两根38米长的钢轨、松解的扣件供256副,根据现场测量需要人工搬运40米;拆除路线在大体上可以分为断开线路、松卸扣件、搬运钢轨以及搬运轨枕四个步骤,按照投入100人次计算,完成38米线路的拆除工作需要40分钟。

(2)整体纵移线路。采用整体纵移线路的方式将38米的轨排进行线路移除时,需要使用3对液压顶镐、纵向的滑道轨2根;移除步骤在大体上可以分为断开线路、抬起轨排、拨移滑道轨、纵移轨排四个环节。按照投入60人次计算,完成38米的整体纵移线路仅需要18分钟,时间和人工投入的差异已经很明显的表示了哪种方式更为适合施工。

五、无钢枕滑道整体纵向移出既有长轨排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

布置滑轨。纵移滑轨的材料应该选择无明显弯度的50kg/m旧钢轨,在确保接头部位没有错牙现象之后使用鱼尾夹板进行固定连接。对场地进行实际了解之后,确定滑动轨道的布置方位,需要注意的是滑轨要在既有线的两侧,在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输的基础上进行搭建。

滑轨支撑墩。在进行支撑墩施工时,选用的是60厘米规格的枕木,为了阻止枕木开裂,我们在施工中使用铁丝对其进行捆绑。将支撑墩提以3米的间距提前安置在既有线枕木盒内并进行固定,将高度调整一致之后在周边码上石块,对其进行再次固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具体操作如图5所示:

2、无钢枕滑道整体纵向移出既有长轨排技术技术

液压顶镐安装。在进行液压顶镐安装时,需要先精确安装位置,让液压顶镐处于既有长轨的排钢内部,且确保支撑面平稳,将油缸竖立放置。

断开线路,抬起轨排。将纵移滑道置于支撑面的下部,靠住液压顶镐,将纵移滑道的间距保持在1435mm,将滑道和既有线路的接缝高度差进行调整,确保支点的牢固性。在滑道下面设置带轮的小车,以便于移动长轨,调整其位置。

3、施工控制要点

纵移滑轨拨移应紧贴顶镐,保证纵移滑轨间线间距满足要求;纵移滑轨与既有线路对接处无轨缝,无错台;纵移滑轨支垫必须牢固,两纵移滑轨无明显高差;小滑车轮槽应完全卡住滑道轨轨头,并与既有轨排轨枕底面保持密贴;繁忙正线横向对位预铺快速分次插入交叉渡线施工技术。

六、施工准备工作

1、机具、材料

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工程量和工艺准备相应的材料及设备,对于使用较为频繁的设备做好检修工作,避免由于设备问题影响施工进程,同时,还需要对那些施工中不可替代机械设备准备出备用设备。施工过程中的所需设备和材料准备就绪之后,需要将完工之后的道碴摆放在轨道边缘,以便于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及时补充。

2、横移径路障碍物过渡处理

由于改造工程较大,在进行轨排移动时,很容易接触到线号机以及接线盒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物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如线号机的设置高度影响轨排移动时,可以在不影响信号传输的基础上,将其进行放倒操作,轨排移除之后即可回复放置。

七、菱形组及4组单开道岔插入施工技术

1、断开线路

采用气割对需要移出的钢轨进行切割,再根据豁口长度及刻度位置采用内燃锯轨机对钢轨进行切割;清道床,布设横移滑道轨既有长轨排推移后,线路组立即将线路内袋装道碴清理至线路两侧,道岔组按施工工艺铺设横移滑道轨,并做好支垫。

2、横移就位,连接线路

道岔采取人工推移,推移道岔时设专人观察每个横移小车的运行,并采用钢管竖向敲打横移小车,确保在推移过程中小车轮槽与横移滑道配合紧密。横移道岔就位后,使用双向匀轨器进行轨缝调整,连接线路。

3、上碴整道、捣固线路

采用起道机从道岔一头向另一头进行拨道,拨道按照两道岔间中心桩进行,拨道后回填石碴。从一头向另一头开始起道,先高低后水平。安排软轴捣固机3台跟进捣固。捣固完毕后,进行整细、回填石碴。

4、施工控制要点

横移滑道轨支墩必须严格按2.5m间距进行设置,确保其稳固平整;滑道轨铺设完成后,通过测量滑道轨间间距,确保滑道轨平行;道岔横移就位后,需设安全井字墩。下落道岔过程中,需防止顶镐受力不均损坏顶镐造成坍架。

八、铁路营业线快速插入交叉渡线施工技术

1、繁忙正线采用无钢枕滑道整体快速纵向移除既有长轨排

经过与人工拆除既有线路作比较,现场出旧方案采用纵移滑道加小滑车整体推移轨排出旧方案,滑轨调平采用短枕木替代钢枕,减少了点内工作量,为交叉渡线的插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2、繁忙正线横向对位预铺快速分次插入交叉渡线

在交叉渡线预铺场地受限的情况下,整体预铺不具备条件,外加线路运输任务重,铁路上下行垂停点施工计划批复困难,结合电化局接触网垂停点施工计划,对交叉渡线插入施工分解为菱形渡线整体插入和4组单开道岔一次性插入两部分。既减少了线路垂停点施工计划,又节约大量的作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兵.论普速铁路整体平移更换交叉渡线道岔的施工技术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6(22);

[2]张国才.浅谈既有铁路交叉渡线道岔插铺关键技术[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6);

[3]于伟.既有铁路站场改造交叉渡线道岔整体插铺施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6).

论文作者:李红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铁路营业线快速插入交叉渡线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红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