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水管网GIS的数据分析及应用论文_任慧举,张阳凯,徐强

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供水企业建立供水管网GIS并持续运行,系统中存储有大量的管网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管网GIS需要更新管网数据,保证其准确性和现势性,同时需要依据供水管网数据特点,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保障供水安全。

关键词:供水管网GIS 数据分析

1供水管网GIS的现状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铁、隧道、高架环线等的建设和运行,对供水管网铺设和日常维护提出了新要求。供水企业根据新要求建立了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供水管网GIS),实现了供水管网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为供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本文将以南方某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GIS为例,浅析如何利用现有管网及历史数据,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应用,为供水企业日常工作和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本文中供水企业使用的供水管网GIS为MAPGIS平台,该系统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相关技术,结合供水管网情况,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以点、线、面的方式记录大量的现状和历史管网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能够实现管网的可视化显示和查询,事故处理、爆管关阀分析等功能[1]。

供水管网GIS自投入运行以来,累计更新录入20多万管点数据,阀门58000多个,更新供水管网总长1900多公里。供水管网GIS存储了大量管网基础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数据之间关联性,进行数据挖掘,能为企业科学调度,分区计量和区域巡检养护等提供依据。

3 MAPGIS数据组成及分析方法

3.1供水管网GIS数据组成

供水管网GIS中的数据主要由基础地图数据、供水管网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组成,其中供水管网数据是核心数据,包含大量的供水管网数据,如管段、管点、阀门等,包括空间属性数据和非属性数据等。

3.2供水管网GIS数据分析及应用

通过对不同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对比,分析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同时结合供水管网GIS数据的特点,建立适合供水企业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充分挖掘供水管网数据中包含的隐含信息,让数据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3.2.1供水管网分类统计分析

结合供水管网特点,把相同属性的管网设备汇总。如对全区供水管网进行口径分类,相同口径的管长进行累加,可以直观得出供水范围管网口径组成百分比等数据。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阀门、水表的分析。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对管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图表,这种方法相对于图纸资料统计分析来说,更加快速,直观,重复性好,人工耗费低。目前这种分类统计分析,也是供水企业现阶段主要分数据分析的方法。

3.2.2 供水管网数据关联分析

通过分析大量管网数据,找出数据间的空间和非空间的关联性,数据关联分析能分析出数据间隐藏的联系。例如根据供水区域漏损维修事件的坐标位置数据,同时收集区域内是否有拆迁或施工工程等资料,以及现有管网管材的情况,得出漏损区域产生漏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制定减少漏损的方法。

以下以该供水企业的分区计量示范区比选方案为例,阐述供水管网GIS数据关联分析。首先依据供水管网GIS和其他系统数据制作表1,为项目开展进行辅助决策。

通过表1比对三个方案的优缺点,为最终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三个方案关联分析结果:方案一各种口径和管材种类齐全,用户多,水量大,面积广,漏水控制的总量潜能高,区域易分割,并与营收系统内的线路划分基本重合,便于水量统计。方案二管道总长最短,无大口径管网,灰口铸铁管的数量最多,所占的比重较高,存在漏点的可能性高,但区域内多为弄堂和分散住户,管道口径偏小,即使存在漏点,漏水总量偏高的概率也不高,对漏损率的控制有限。方案三灰口铸铁管的数量最低,DN1000大口径管道最长,但该方案存在用户相对比较分散,区域与用户抄表系统内的线路划分重合性较差,用户水表数据统计难度较大,后期数据分析工作量巨大,开展难度高。综上所述,根据分析结果,推荐方案一作为分区计量示范区方案。

3.2.3供水管网的空间聚类分析

供水管网的聚类分析,通过属性数据的拓扑关系,利用缓冲区分析、距离分析、覆盖分析等方法,建立相关的模型,如老化、易损、事故处理等,通过模型找出供水管网数据之间在空间上的联系,并常常将结果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2]。这种分析方法便于人们快速解读,可以直接得出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和异常情况。以该供水企业供水区域内检漏人员发现管网漏点的坐标数据为依据,建立热点分布图,如下图1。

图1 漏损热点分布图

在图1中,可以发现,一些区域发生漏点较为频繁,进行漏点坐标,管材分布和施工区域分布的聚类分析,建立漏损热点分布区。分析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数据,如左侧沿线区域,漏损主要是由于施工挖坏管网造成。根据分析结果,供水企业需要加强与施工方沟通,同时加强该区域人员巡查次数,以减少施工损坏。中间区域的漏损集中区域,则是由于该区域供水管网管龄长,主要由易被腐蚀的铸铁管组成,腐蚀严重,加之道路上车辆通行,产生漏损,结合这一情况,供水企业应积极组织制定新铺管网的计划,更新该处供水管网,换成球墨铸铁管,在设计铺设位置时,应尽量避开重载车辆碾压位置。

4结语

数字化的供水管网资料的管理模式,为供水企业数据资料的管理带来了变革,但供水企业往往还延续着图纸资料的管理模式,更多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更新,缺乏对供水管网资料的数据分析利用,没有充分挖掘数据包含的信息,大量的历史管线数据,阀门养护数据,管网维修数据等,运用这些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的信息对供水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今后“智慧水务”的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重阳.数据挖掘在MapGIS供水管网GIS事故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08(24):27-28.

[2]丁钰,宋玉,魏彬.供水管网GIS中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J].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12), 37(4): 52-56.

论文作者:任慧举,张阳凯,徐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浅析供水管网GIS的数据分析及应用论文_任慧举,张阳凯,徐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