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96,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者患者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咯血患者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临床疗效

大咯血主要是指每日咯血量已经超过了500ml,或者一次咯血量超过100ml,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内科急症,发病时患者多表现为出血性休克、窒息,严重情况下可致死,重症大咯血患者的死亡率能够达到50%-100%。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近几年来一种用于大咯血治疗的重要方法,随着该技术的日渐成熟,已逐渐取代了外科手术治疗。现结合我院在大咯血患者治疗中,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在大咯血治疗中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中大咯血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女21例,男性27例,年龄为23-79岁,平均年龄(50.7±1.3)岁;其中17例为肺癌,26例为支气管扩张,5例为肺结核;患者每日咯血量最多720ml,最少为310ml,平均咯血量(420±3.5)ml。观察组患者,女性20例,男性28例,年龄为24-80岁,平均年龄为(51.4±1.4)岁;其中18例为肺癌,24例为支气管扩张,6例为肺结核;患者每日咯血量最多达到了730ml,最少为300ml,平均咯血量为(422.3±3.2)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均行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并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患者采用酚妥拉明10~20 mg加入到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对于无上述合并症者采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2.5~5单位加入到20~3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缓慢静推,并配合酚妥拉明静滴。同时给予止血药、抗生素及原发病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部位将5 FCobra 导管穿刺插入。同时在患者的胸5~6 椎体水平部位找出患侧支气管动脉主干,并进行造影检查,以明确病灶支气管动脉血供状况,若需要3 F微导管,则需要经5 F Cobra 导管,同时采用3 F微导管同轴技术,然后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栓塞材料为PVA 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治疗结束后行二次造影,以明确患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情况,并进行对侧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以观察是否出现其他动脉供血,若有则需及时进行超选择栓塞治疗。

1.3 疗效判定

参考《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对该研究结果进行判定。①显效:咯血次数、数量明显减少,或仅表现为痰中带血;②有效:咯血次数有所减少,咯血量较治疗前减少>50%;③无效:咯血次数、数量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总疗效

研究组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大咯血患者中,大多数患者的病灶部位是支气管动脉,其次是肺动脉。由于肺动脉的压力是明显比支气管动脉的压力要低,因此一般在治疗中不需要对肺动脉进行手术。正因如此,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针对支气管动脉的栓塞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患者经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有效避免这些并发症,使患者痊愈的更加安全、迅速,就需要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要严格注意避开患者的食管中段供血支或者是脊髓动脉,而且栓塞操作要在透视状态下进行,操作中速度要慢、推力要小,还要注意防止栓塞剂回流的情况。这样才可以提高外周血管治疗的效果,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医疗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治疗术来治疗大咯血。

参考文献:

[1]欧阳华忠,尹红军,梁海瑛.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兵团医学,2015,43(1):14-15.

[2]张婧娴,刘玉娥,申景,等.合并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的介入治疗策略.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9):1370-1372.

[3]张铃锋,李惠敏,王婷,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研究.临床研究,2016,24(2):152-153.

[4]岳天华,袁鹏,吴式,等.PVA 颗粒联合同轴微导管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7,5(1):9-12.

论文作者: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侯继野,董延龙,赵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