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思考论文_陈春路

关于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思考论文_陈春路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黑龙江肇东市 151100

摘要: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加工的经济效益,可将玉米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最大限度的提高玉米的可利用价值。目前玉米深加工的主导产品包括淀粉及淀粉糖、多元醇等。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情况,并针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综合利用;玉米淀粉;玉米油;展望

引言

玉米食用价值和营养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以及维生素等。我国的玉米深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消费过程中,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工业和种子消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可以加工成500种以上的产品。玉米可以作为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并且还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发酵、医药、纺织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渗透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从根本上提高玉米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玉米深加工技术发展,能够获得更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玉米淀粉与变性淀粉

淀粉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原料,全世界淀粉产量超过3600万吨,其中80%以上是玉米淀粉。目前国际上玉米淀粉多采用湿磨工艺进行生产,美国年产玉米淀粉2000万吨,每年用于淀粉糖生产(包括固体葡萄糖、液体葡萄糖、果葡糖浆、麦芽糖等)的淀粉占30%,用于酒精生产的占40%,其他工业用淀粉包括变性淀粉约18%,其中60%用于造纸,约60万吨,10%用于纺织行业。为了提高淀粉的品质以适应工业应用的需求,将原淀粉经过物理、化学、酶等方法处理,改变淀粉的性能,即变性淀粉,可以提高淀粉的技术经济效果。工业上生产的变性淀粉主要有:预糊化淀粉、氧化淀粉、双醛淀粉、交联淀粉、阳离子淀粉、羟烷基淀粉、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黄原酸酯、接枝共聚物、糊精、酶变性淀粉等。变性淀粉克服了天然淀粉的缺点而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因此其用途十分广泛,国外已开发出3000多个品种,而我国只开发出50多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其中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用量巨大,且前景良好。

2玉米乙醇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玉米产量出现不断增长现象,所以将玉米作为主要原料的乙醇生产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快速发展。一是可以把玉米放在二氧化硫中进行浸泡,整个浸泡的时间需要达到24~36小时之间,这样做才能将胚和一些蛋白质进行相应分离,只有出现分离反应后,淀粉才能充分地发酵为乙醇。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不仅可以做成玉米面筋粉,同时还能将其制作成副产品;二是利用干法粉碎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对玉米进行精细碾磨,对其实施烧煮,然后再对其进行淀粉发酵,只有在发酵后才能充分的转化为乙醇。由于玉米中的相关蛋白质以及脂肪会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干酒槽,起到回收利用的作用;三是美国一些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全新手段,指的就是酶促干法粉碎,能够全面提高乙醇在生产中的数量,加大玉米在实际生产中的附加值。

3玉米制糖

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发展,以淀粉为主的制糖产业逐渐兴起,其中玉米制糖在制糖工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玉米淀粉制糖也被广泛的称之为玉米干磨制粉法,就是直接把玉米进行干磨,调制成玉米粉浆,然后分解,从而提取淀粉糖。这种生产工艺,不仅简化很多生产步骤,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是对玉米淀粉制糖而言,也具有出糖率低和杂质多的特点,对采用玉米制糖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传统湿磨法和干磨法生产工艺逐渐得到优化,并形成了新的生产模式。第一,酸水解法,就是定分通过水解反应,将大分子糖分水解为葡萄糖;第二,酶水解法,就是利用酶的催化,把玉米长链进行打断,形成短链,接着利用水解液化,形成黏状糊精,再把水解糖化成葡萄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玉米食品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玉米子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缺点是颗粒大、粘性小。由于玉米含有特殊抗癌因子,包括谷肤甘肤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等,利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可生产多种类的玉米食品。随着食品机械和加工工艺的发明,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等。玉米食品种类繁多,新鲜玉米可作菜肴、盐渍玉米、玉米罐头、速冻玉米等。

5玉米油

玉米油的生产工艺就是在湿法玉米淀粉生产中,干净的玉米粒经过浸泡、破碎之后,将胚芽与其他部分分开,经过筛分洗涤之后脱水得到干净的胚芽,最终压榨制成玉米油。这种油中含有57%亚油酸和30%油酸,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矿物质和维A、维D、维E,以及蛋白质等,营养价值接近大豆,其含油率是大豆的2倍。近年来,我国的玉米油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量、质量显著提高,清澈透明的小包装玉米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6玉米饲料

玉米还可以用来生产饲料,并且被称为饲料之王。玉米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消化率都是要高于其他的普通饲料,存在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现如今的情况来分析,玉米饲料的加工主要是体现在了以下的几个方面之中:第一是对玉米进行相应简单的加工,这样便可以直接的作为牲畜的饲料,特别是适合应用与鸡、鸭、牛、猪等养殖行业之中;第二是对于玉米秸秆进行再次的加工,主要是可以采取青贮玉米去代替玉米籽粒,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工成为高能、高质的饲料。对于青贮秸秆而言,其能够更好的去保证茎叶的含汁量,也能够生产成为乳酸等,将其作为养殖业提供出较为重要的饲料,也能全面优化养殖业的产业结构,有效节约饲料;第三是在进行玉米加工的时候出现的胚等,也是可以作为其牲畜的饲料,除此之外,伴随着玉米饲料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的产品在应用于浓缩饲料以及配合饲料生产的时候,可以全面地提高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促进我国饲料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7对于玉米产业的展望

玉米产业链短必然会引起玉米消耗量的加大,因此,考虑到我国粮食安全,用于深加工的玉米总量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因此,在国家既定的产业政策和原料粮使用限制规定下,要想保证玉米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程度,大力发展玉米精深产业。

提高玉米的综合利用程度,对玉米资源进行多次性开发利用,初加工的副产物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资源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被利用。充分利用玉米的多价值属性,注重玉米的精深加工,重点开发多元醇、有机酸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玉米深加工是一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的加工过程,产业链条过短将增加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所以,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长产业链,可提高玉米深加工过程的综合利用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玉米加工行业处于历史上少有的产销不旺低迷期,所以加快玉米的深加工转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加大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率,促进我国有关玉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敏.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06:83.

[2]张洪彬,张向辉.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7,03:176-177.

[3]杨翔娣.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J].黑龙江粮食,2015,07:50-52.

[4]陈立君.我国玉米深加工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蔬菜,2015,11:67-68.

论文作者:陈春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做好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思考论文_陈春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