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的发展与发展:第一个外资并购上市银行案例_银行论文

新桥的发展与发展:第一个外资并购上市银行案例_银行论文

新桥发展喜相逢——首例外资并购上市银行浮出水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例论文,水面论文,新桥论文,外资并购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本月初开始正式实施,证券市场接连出现数起外资并购案例,而不久前美国新侨收购深发展事件更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不久前,深发展向外界发布了一条公告,“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公司(New Bridge Capital Ltd)作为国外战略投资者进入深发展,双方现正按要求积极进行尽职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至此,在市场上沸沸扬扬了两个多月的外资并购内地上市银行传闻终于得到当事人的证实。

新桥投资以深发展战略投资人身份浮出水面,但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外界不得而知。记者曾试图向深发展的有关人士求证,发展银行内部职工对此都三缄其口。不过从一些灵通人士处传来一些消息:“此次深发展将向新桥投资出售公司15%的股份,股权出售总金额15亿元。”股份出售后,新桥投资将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深发展,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外资控股内地银行的案例。

“靓女先嫁” 深发展赶上头班车

早在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就确定了加大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让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逐步撤出的政策。为吸引海外投资者,把能源、水务、燃气、公交、食品等5个国有企业,公开向国际招标重组国有企业。此次,美国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显然是这一政策的延续。

本不在国际招标国企名单中的深发展反而率先与外资联姻,人们对此大惑不解。“深发展的股权分布本身就是一个适合并购的结构”,证券界人士对此却并不感到奇怪。在深发展高达19.45亿的总股本中有72%以上是流通股。在投行业内,这种股权结构意味着只要以比流通股低一半的价格掌握其15%的非流通股权,就有可能成为这家总资产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银行的主人。

其实早在1998年国内知名券商国泰君安就曾为招商银行策划了一份借壳深发展上市的计划,但最终以招商银行得到证监会特批公募发行而不了了之。此后,现在国内注册资本金最高的海通证券和股市巨庄德隆集团也曾先后问鼎深发展,不过都由于深圳市政府的反对最终告吹,但两家机构手中仍有相当数量的深发展股票,甚至不排除海通和德隆在此次收购过程中起推波助澜作用。

为什么是新桥投资?

收购中的主角——新桥投资此前在国内少有人知,那么深圳市政府为何在抛弃汇丰、花旗等老牌银行而独独选择一家投资公司呢?

据了解,成立于1994年的新桥投资,最初在华尔街众多的投资公司中一直默默无闻。真正让它成名的,是在1999年底收购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饱受坏账拖累的韩国第一银行,并成功使其一年后由年亏损近10亿美金,实现赢利2.31亿美元,成为韩国资本充足率最高的银行,从而名声大噪。“正是这次成功的收购,加重了新桥投资在深圳市政府心目中的分量。”深圳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这样表示。

但外界猜测深圳市政府选择新桥投资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首先,外资银行入股中国的银行,目标往往是要把国内的银行变成自己的分行,从而拿到一张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既然是入场券,那么最好能够100%收购,而这恰恰是深圳政府不能接受的。从深圳市政府的角度考虑,是希望能够在深发展中保留一点股份,从而让它的注册地留在深圳,否则岂不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实际上,当年汇丰收购韩国第一银行是,就是在控股权上不肯让步,最终落选。

另一个让当地政府感到担忧的是,如果让一家外资银行收购深发展,有向其转移坏账的可能性。这一点,在其他国家已有先例,在他们眼里,中国市场容量大,将在其他市场容量小的国家的坏账转移过来,不但可以弃卒保帅,还可实现避税的目的,这恰恰是其不愿看到的。这位人士称,“上述两个担忧对新桥投资而言都不需要考虑,况且已经有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成功经历,深圳市政府当然要将天平倾斜向新桥了。”

外资进入金融业已成趋势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介入国内金融业的新闻深发展并非第一家,但如此受人关注,不仅仅因为深发展是上市公司和流通市值大这些原因。作为国内第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深发展的一举一动更具有风向标的意味。

“深发展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对内地银行业的开放具有积极意义。”金信证券研究所的郭峰认为,外资金融机构可通过参股中资金融机构,迅速实现本土化,占领市场;而国内金融机构与外资合作则可以在资本规模或业务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对规范内地银行经营、提高内地银行效益起推动作用。

事实上,许多上市的银行机构已经开始公开、或半公开的与外资进行合作谈判。民生银行董事长经叔平早在年初就公开表示,欢迎中外金融机构与民生银行洽谈合作事宜,并称,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有可能的。此外招商、浦发银行的负责人也在公开场合表露出与国际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的意向。

市场人士认为,深发展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只是内地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开始。虽然早先已经有世界银行、汇丰银行参股上海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参股南京商业银行,但其性质只能是参股,与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并形成相对控股有着本质区别。新桥投资由于获得15%以上的股权,成为深发展的实际控制方,但外资比例并未超过25%,从而绕开政策方面的限制,新桥收购深发展的模式可能会被今后其他金融机构所借鉴。

标签:;  ;  ;  

新桥的发展与发展:第一个外资并购上市银行案例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