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论文

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论文

[主持人语 ]民俗是世代相传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活态传统,是文化的精华,生活的华彩乐章。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门类之一,也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核心内容。民俗是民族国家认同与地域认同的重要对象,是社会治理与世道人心培育的核心资源,更是地方经济民生生计之依赖。民俗传统的现代转换与创新发展是社会管理的大事,也是民俗学学科的责任担当。民俗学的研究为社会应用所深切期待,也为中国人文科学自主话语建设所关切。为此,本栏目向海内外民俗学者发出英雄帖,呼唤有识之士为民俗学创新话语建设,为民俗事业的创造发展,奉献大作,共同建设“民俗学:民俗传统与现代转换研究”这一阵地。举凡深度田野报告解析,自主创新理论探讨,民俗转换案例剖析,民俗历史发展规律揭示,皆所欢迎。期待民俗学同仁,同心同德,共襄盛举!

陈颐磊站在地图前沉思不语,刚才,有一股鬼子突破南门防线,一直突击到他指挥所不到五十米的地方,他甚至都看见了鬼子的胡子,要不是特务连长高远举率特务连拼死肉搏,把这股鬼子杀出城外,现在,他陈颐磊或许已杀身成仁,衢州也城破人亡。

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上海 200241)

摘 要 :创世神话研究在上海的兴起,是城市定位,神话学传统,知识者与市民的共同选择。将创世神话从简单的创造世界与创生人类拓展开去,把器物创造、制度创造和道德创造纳入创世神话的范围,便成为真正的中国人的创世纪。创世神话是人类思维发展到较高程度,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形成的对于文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的关于文明创造的神圣叙事。创造是创世神话的主题词,神圣讲述是创世神话的表述形式。把创世神分为天地日月自然创世神,龙凤虎龟图腾创世神,道德英雄祖先创世神三大类,则是创世神话形态的分类。中国创世神话的谱系,从地域性族群性上升为民族性国家性的创世神话,体现的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而构建人类共同体,中华创世神话传播与研究将成为对于人类精神的奉献。

关键词 :创世神话;类型;谱系;多元一体

一 、缘起

2016年的国庆期间,上图推中国创世神话讲座系列,委托我组织讲座专家,制定具体讲座细目。讲座场次是六次,拟请三位专家。于是,神话学大牌专家叶舒宪先生,社会史专家钱杭先生,加上我一起来担当了讲座的讲师。上图讲坛讲述,上海媒体参与推波助澜,掀起了一个创世神话的小高潮。当时那个效果之好,是出乎意外的。于是,上图决定将这些讲稿集结成书,通过上图讲坛的负责人员与交大出版社编辑的辛勤劳动,图书付梓出版了,真是一件辛苦而值得祝贺的事!

图书虽然只是关于创世神话的六讲知识,但是却是我们三位学者多年的思考的结晶式的呈现。如叶舒宪先生的神话历史,四重证据,熊龙,玉成中国等,我们对于天地日月的思考,对于创世神话当下性的思考,神话的民俗学路径,神话叙事的三种构成等,不仅理论上有新的收获,对于具体神话的解读也很有心得。所以,这本书很快被选为2018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经典中国国际传播工程”,2018年一共101本书获得支持,包括理工科在一起,《中华创世神话六讲》获得英文出版不容易。这是创世神话在国内讲座出版获得反响,进而国际化传播的一个案例,也是上海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传播工程的一项不大的,但是却很耀眼的成绩。这是我们创世神话海外传播的开始,中国创世神话的海外传播必须与我们丰富的创世神话的资源对等,也要与我们的努力研究对等。中国神话学的理论单方面批发外来理论的时代应该改变,也即中国神话学的研究学者要有向世界奉献思想的理想和能力。

图2给出了2次谐波幅值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图. 可以看到, 无论对于平面、 柱面还是球面RT不稳定性, 2次谐波的幅值都是反相位增长的. 对于确定的某一时刻, 我们发现球面情况下2次谐波的幅值增长最快, 其次是柱面情况, 增长最慢的是平面情况下RT不稳定性的2次谐波. 这就说明了BP效应和空间效应加剧了RT 不稳定性2次谐波的增长.

采用SSH框架进行开发,可以很好地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和显示之间的分离,减少代码的编写,方便与其他各个应用系统的整合,提高模块的重用性和移植性,整个系统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当前运行的系统能够依托3G进行一些查询业务和数据处理功能,如选课、评教、教室申请等,下一步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课、精品课等流媒体的传输功能以及如何进一步实现3G技术与教学互动的有机融合。

神农作瑟。

海外侨民带来的资本回流是北伊洛戈这个农业大省的重要经济支撑,否则上至省长、下至村长也不会千方百计去海外会晤侨民。日本学者長坂格曾通过1999—2000年间在北伊洛戈省某村的田野调查,追溯了一个基层巴朗盖如何应对被卷入全球化市场的趋势。[8]217-244该村的乡镇节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临明显的世俗化趋势,但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乡镇节庆活动作为文化传统不仅没有呈现衰退的趋势,反而通过依赖海外侨民的人力和资本回流而越来越兴旺。而人力和资本的回流正是搭载着节庆的契机,通过一场场募捐、一次次社交而实现循环。

推荐理由:该书从中华神话谱系精选流传最广的符号元素,从自然、图腾、祖先等多个切口讲述中华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解读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注] http://www.cbbr.com.cn/article/124676.html好书榜单

将每个施工阶段划分不同的施工单元,桥梁上部结构可以直接划分施工单元118个。每个施工单元皆有不同预应力钢束,按照施工位置顺序可以划分为115组。桥墩和柱墩为双向厚壁墩体结构,因为其施工设计高度不同,单位划分也不同。其中桥墩设计为20个施工单元,柱墩28个施工单元,连接挂篮划分为8个施工单元。详细工程控制阶段如表1所示。

在其他文本都是文艺创作的书目中,有这样一本关于创世神话的学术性的讲座集结被选入,也是充分体现出社会对于神话的高度关注。这似乎可以列为2018年中国神话学的一个事件。因此也就值得有话一说。

二 、创世神话行动 ,为什么在上海

在上海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貌似是没有多少创世神话遗存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对于中国创世神话的研究与讨论激情呢?

(7)图、表力求少而精(以8幅为上限),应随文出现,切忌与文字重复。图、表应保持自明性,图中缩略词和英文均要在图中加中文解释。表应采用三线表,表中缩略词和英文均要在表内加中文解释。

伏羲制俪皮嫁娶之礼。

就是写作《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陶阳先生等也没有把创世神话理解得那么狭隘。陶阳和牟钟秀先生定为五类:天地开辟的神话,人类诞生的神话,族源神话,天象来历的神话,各种文化现象起源的神话。这里前两类是通用的关于创世神话的分类,三、四两类,只是前两者的补充,但是“各种文化现象起源”,那就涵盖面宽了。他们认为,农耕、饲养、天文和医疗等,都是创世神话。我们很佩服他们对于创世神话的深刻的理解,我们有责任在他们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世神话的空间。

财政内控是财政领域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是财政管理的现代要求和财政改革的应有之意。近年来,内蒙古立足自治区实际,从建立制度入手,以见效管用为终极目标,加强领导,统筹谋划,本级先行,以上率下;对盟市、旗县财政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解疑释惑,有序推进;在建设内容上既有统一要求,又明确突出各级、各地特色,内控成效初步显现。

首先,大背景还是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对于文化的渴求。上海已经迈进了发达经济体的门槛,对于文化的消费需求大幅增加。上海的管理者与民众也不太喜欢仅仅是欣赏帕来品满足自我。市民的文化需求中对于本土文化的需求有显著的提升。举一个例子,十多年前上海民族乐器厂可谓惨淡经营,那时学音乐就是钢琴小提琴,民族乐器很难销售。近年来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的需求旺盛,上海民族乐器厂当然是效益好了,传统乐器的制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了。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带来了文化自信,那些简单的初级的文化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市民文化消费升级的需求。创世神话这一文化内涵丰富,理解也颇有难度,且有些陌生的文化形式自然成为文化消费的选择。

所以,上海形成创世神话研究的氛围有其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因此也就出现了学界重视创世神话研究,政府支持创世神话研究,民众热爱创世神话故事的局面。

当然,上海的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传播工程还有国家使命担当的背景。上海要建立全球卓越城市,而卓越城市的最核心的标志是文化创新的能力。而连自己的创世神话都没有发言权,连民族的根本话语都得不到研究,那还是什么卓越城市?神话是民族之根,文化之本,一个卓越的城市,是不是应该在创世神话传承和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2017年,上海又启动了创世神话研究与人才高地工程。这是因为,没有研究,创作也是很难上台阶的。是不是上图的学术讲座推进了创世神话的学术研究进程?虽然这项工作是在研究工程之前就开始了,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序曲。没有公众的欢迎,没有学者的努力,就没有《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工程》的构建。

三 、何谓创世神话

什么是创世神话呢?学者几乎是众口一词:关于宇宙世界的创造、关于人的创造的神话是创世神话,也就是说创世神话包含世界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来的两大基本内容。

是的,这两大类肯定是创世神话。但创世神话要是只有这么点东西还是有所不足的。我们过去对于创世神话的理解是片面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世界创造出来了,人创造出来了,假如他们不具备创造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制度世界的能力,哪与禽兽有什么区别?那些发明了取火,发明了衣服,发明了房屋制作,发明了制陶,发明了车船等等的神人故事,同样是创世神话。那些发明了嫁娶制度、礼乐制度、九州制度的神人故事,同样是创世神话。那些发明了音乐文化、孝道文化、信仰文化的神人故事,更是创世神话。没有天地开辟,生灵无所附丽;没有人的诞生,就没有一切;没有器物的发明,人类不会进步;没有制度的创立,社会一盘散沙;没有文化精神的培养,就没有灵魂。所以,我们认为,创世神话应该包含以下五大类型:(1)天地开辟的神话(天地开辟、天地拯救等);(2)人类创生的神话(造人生人、人类的再生等);(3)器物发明的神话(衣、食、住、行、乐、用等);(4)制度创立的神话(婚嫁制度、九州制度、礼仪、市场、刑法等);(5)精神建构的神话(孝、悌、忠、信、仁、爱)。

因此,创世神话是人类思维发展到较高程度,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形成的对于文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的关于文明创造的神圣叙事。创世神话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统一性,社会的整合性,思维的系统性,伦理的规范性。创世神话具有文明奠基的意义,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的文化符号。同时创世神话具有文明传播力量,是各种文化交流、文化竞争的核心场域。创造、发明是创世神话的主题语,神圣讲述是创世神话的特点。

对于这样的表述,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创世神话太宽泛了。但是,我们觉得这是应该坚持的正确的选择,不仅在今天不是宽泛的,就是古代,人们也是非常重视创造的叙事的。比如《世本》,这本秦汉或者是秦汉以前的典籍,就有《作篇》,书中这样记载:

其次,上海城市需要自我的文化品格,他们不满意把自己的过往历史说成是一个小渔村,说成是殖民文化的大本营。事实上,上海地区有六千年的文明积淀,崧泽文化,福泉山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次第发掘出来,发现上海古代世界是一片灿烂的天空。这样一小片土地,这样多的古代文明,实在是傲人的。所以,上海有资本宣称:上海是龙文化的重要故乡,上海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子游)为政治理的地方,上海是佛教传入的桥头堡。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我们这些子孙不能把祖先的事业发扬光大呢?只有立足中国大地的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傻瓜才会鹦鹉学舌跟着别人后面爬呢!弘扬创世神话为民族文化培根固元的同时,建立上海城市的文化长城,何乐不为?

伏羲作琴。

中国出版传媒网推荐2018年第三季影响力图书,该网共计推出20部文学图书,《中华创世神话六讲》被选为第5位。其推荐语是这样的:

1.5.2 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ESI;扫描方式:负离子(ESI-)扫描;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喷雾电压:-4 500 V;离子源温度:550 ℃;气帘气压力:206.8 kPa;雾化气压力:379.2 kPa;辅助加热气压力:379.2 kPa。碰撞气CAD:Medium。

《中华创世神话六讲》田兆元、叶舒宪、钱杭著,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68.00元

女娲作笙簧。

黄帝作冕。

第一项“作”,就是制度创作。而器物制作,都是创世神话的赫赫帝王所为。其他如:夔作乐。伯夷作刑。后益作占岁之法。祝融作市。都是关于社会制度的规范的创造。所以,我们不能把创世神话理解得那么狭隘。

第三,上海是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神话学经典著作《神话学ABC》(1928年)为大夏大学谢六逸先生所撰上海出版,茅盾先生的《中国神话研究ABC》(1929年)也是在上海撰写上海出版,吕思勉和杨宽先生在光华大学的著作为神话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大夏大学吴泽先生的《中国原始社会史》明确提出,以神话传说和出土文物建构古史传统,开以神话建构古史进程的传统。有这样的神话学传统的积淀,为什么不能绍前贤之德以弘扩之?

明白了以上的创世神话类型,我们再来看,创世神是什么样的构成。我们认为,天地日月的创世神话是根本的创世神话。天地生万物,万物本于天,天地之大德曰生。当我们回归常识,就会发现离开了天地,万物与人类无以为生。日月作为生殖相关的神,其创生人类之功极为重要的。在古人的叙事中,人的由来,万物的由来,有丰富的表述。这其中,由上天发展出来的上帝之神,从上古到晚清,一直活跃在祭坛上。就像元旦赠送给西历一样,中国的上帝基本被外来上帝覆盖。上帝是我们需要研究传承的极为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天地日月的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的延伸,因为天地日月被视为盘古身体所化。天地大德曰生这些《周易》里的表述,不是直接讲道理的哲学,而是讲的创世神话,然后派生出哲学意味来。中国人关于天地的观念,首先是来自神话的,天人合一观,是浓厚的神话意味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其次,动物植物之类的图腾神是诞生人类的第二类创世大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都是诞育人类的创世神。我们今天还在强调的“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神话的对于我们身份的表述,是图腾神话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首先是回到神话的叙事上来建构。文化的认同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首先是历史的阐述,就是现代的认同,也是关于历史的传承与重构。所以,中国图腾神话十分重要。

第三类是为民奉献的祖先英雄大神,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舜、鲧禹等,他们的身份是帝王与创世神的统一,祖先与创世神的统一,英雄与创世神的统一。他们的最基本的属性是有功烈于民,为民奉献,然后就是无尽的创造活力。而最突出的是: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先。

所以创世之神就有这样三个大类:(1)天地日月的自然创世神;(2)动物植物的图腾创世神;(3)道德英雄的祖先创世神。三者之间有交集,但是中国创世神话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类型,体现了中国创世神话的鲜明的特点。以创世功能和创世神两种不同的标准对于创世神话与创世神灵进行了这样的一种划分,是为了表述更加清晰,也体现我们的思考。

四 、创世神话的谱系

创世神话是一种神圣叙事,同样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叙事形式、仪式行为的叙事形式和景观物像的叙事形式这样三种叙事形式的范围。中国创世神话是活态的,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民俗传统传承到今天的,不像有的神话仅仅剩下一堆文字。中国创世神话往往有巍巍神宫,亿万朝圣之众,有相关节庆,神奇庄严神圣,世世代代形成了博大的民俗传统。这时我们想起了谢六逸先生之论:神话学就是民俗学,民俗学就是神话学。因此,创世神话的研究,必定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诂之法,离不开对于民俗行为的田野调查之法,离不开对于器物的考古分析之法等。当然,在数字化时代,创世神话的研究离不开对于多媒体的关注,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今天的学术研究,需要传统功力,更需要现代眼光。神话的语言文字叙事、仪式行为叙事与景观图像叙事以及数字叙事,是创世神话的形式谱系。

创世神话的叙事层次,空间构成,时间构成,族群构成,从区域性族群性创世叙事,到民族性国家性创世神话叙事,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这是把握中华创世神话谱系的基本原则。今天,在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依照传统的说法,就是创造人类大同世界,中华创世神话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资源,奉献给世界。让民族的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这是新时代中华创世神话研究与传播的新的使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今天的世界分外重要。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研究中华创世神话,弘扬中华创世神话。希望通过努力,让中华创世神话为广大民众接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所以,中华创世神话传承的目标,既是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也是与世界分享这份珍贵遗产,让世界共享这份文化珍品。

传统的实训内容过于单一,会计教师只是教给学生简单的会计技巧,比如核对会计账目、编绘财务报表等,这些技巧不能满足当前相关企业的需求。因此,会计教师要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应增加教学内容,使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相关要求保持一致。

作为文化的谱系,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同世界,必定有其大同的文化。研究、弘扬、传播中华创世神话,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基本建设的使命。

发展的、互动的与共享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交流的目标。多元性是大同文化的谱系构成,统一性是谱系存在的基础。创世神话的统一性与多元性的表达和谐,是在为美好未来谱写华彩乐章。

Concept ,Categories and Pedigree of the Creation Myths

TIAN Zhaoyuan

(Folklore Institut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241)

Abstract :For Shanghai, appearance of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myths is a mythological tradition, a choice shared by both the researchers and the common citizens, and an effort for a city to find its right place. Departing from the simpl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and mankind to cover creation of implements and tools as well as systems and ethic codes, the creation myths will become the real Chinese Genesis. Creation myths are holy narratives regarding creation of civilization that only appear after both human thinking and the society have reached an advanced stage. It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linkage between stages of civilization. Creation is the theme word of creation myths and holy narrative its expression. In terms of categories of creation myths, crea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nature creators of the sun, the moon, etc.; 2) totem creators of dragon, phoenix, tiger and turtle; and 3) creators of ethic codes, heroes and ancestors. Ascending from regional and ethnical myths to national ones, the Chinese creation myths and their pedigrees reflect the great picture of cultural unification. To the global joint effort of building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disse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creation myths will make a great spiritual contribution.

Key words :creation myth; category; pedigree; unification

收稿日期 :2018 - 12 - 15

作者简介 :田兆元(1959―),男,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神话学与民间信仰,经济民俗学与非遗保护。

中图分类号 :B932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7406(2019)01 - 0021 - 04

学科主持人简介 :田兆元(1959―),男,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神话学与民间信仰,经济民俗学与非遗保护。

(责任编辑 刘祖鑫)

标签:;  ;  ;  ;  ;  

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