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论文_彭波,王英

(蓬溪县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1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治当中,宫颈活检以及宫颈锥切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及对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宫颈病变患者开展分析,让其分别接受宫颈活检以及宫颈锥切检查,对两种方式取得的组织的病理诊断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接受宫颈锥切病理检查的确诊率高于宫颈活检,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而言,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的效果更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锥切;宫颈活检;诊断;病理结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235-02

宫颈病变是女性群体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且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宫颈病变女性的数量也出现了明显增多[1]。宫颈病变患者目前出现了年轻化发展趋势,这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2]。如果宫颈病变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出现进展,甚至演变为宫颈浸润癌等,这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威胁,对其预后也十分不利[3]。我院针对宫颈病变患者分别选择宫颈活检诊断以及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现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女性当中选择85例宫颈病变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本实验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预先征得所有患者的同意。患者的纳入标准为:意识清楚、自愿入组、个人资料完整。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在外: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其它类型妇科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对象、一般资料不全患者、意识紊乱对象、中途退出研究患者、表达与认知功能缺陷患者。在所选患者当中,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61岁,已生育或引产对象为50例,未生育或接受引产对象为35例。

1.2方法

患者宫颈活检的方式如下:全部选择电子阴道镜进行检查,让患者以膀胱截石位接受检查,确保其宫颈完全暴露,在宫颈局部涂抹3%醋酸后等待2min进行采图处理,之后涂抹5%碘酊进行采图,对于碘不着色区以及涂抹醋酸后白色区域进行宫颈定位活检。如果采图情况未见异常,医生需要在转化区不同点位进行活检,并且确保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具有一定深度,应涉及到患者病变组织以及邻近正常组织,需要在采集标本之后立即用10%中性甲醛溶液对标本进行固定并送至病理科,病理科对标本进行4-8小时固定,然后由有经验的病理医师进行规范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脱蜡、水化、HE染色、脱水、透明及中性树胶封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患者宫颈锥切诊断的方式如下:医生对患者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以及局部麻醉处理,并进行碘实验,患者病灶边界被显示后,进行锥形切除,并且确保切除范围超过碘显示部位5mm,锥切深度需要为20mm左右。医生选择锥形电切环方式进行切除,并且保证电切边缘较为整齐,电切结束之后对残端进行电凝止血,并且给予患者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医生在内窥镜下用已经稀释后的碘伏溶液对其阴道进行冲洗,在术后1周以及2周的时候各进行1次冲洗,将术中切除的组织立即用10%中性甲醛溶液对标本进行固定,之后送至病理科进行检验[4]。病理科对标本采取固定过夜方式处理,然后由有经验的病理医师规范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脱蜡、水化、HE染色、脱水、透明及中性树胶封片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取得的组织病理检测之后的病情确诊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浅析。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的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分析,患者的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验算,若相关数据对比后结果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取得的组织病理检测后的病情确诊情况观察n(%)

从上表1中所显示数据可看出,患者接受宫颈锥切取得的组织病理检测后的病情确诊例数要多于宫颈活检,相关数据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

3 讨论

宫颈病变在目前临床妇科疾病当中十分常见,如果患有宫颈病变的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治,患者病情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这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在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治当中,选择科学的诊断方式十分关键,对于患者生命安全有较好的保障效果,可以及时挽救其生命。

在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传统宫颈活检诊断十分常见,虽然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较好观察,但这种检查方式无法帮助医生获得患者宫颈管内的病变情况,仅能够对患者浅表少量组织进行活检,这就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被漏诊甚至误诊,影响其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我院在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选择应用宫颈锥切术进行诊断治疗,这是目前临床中诊治宫颈疾病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对患者宫颈表面的病变组织进行观察、切除,更可以深入患者宫颈管内,帮助医生探查宫颈管内病变情况,从而弥补传统的宫颈活检存在的局限性。与此同时,选择应用宫颈锥切术可以帮助医生获得大量深层的病理组织,并且能够进行连续切片检查,从而保证患者临床检查的准确程度。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的病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在宫颈活检后,针对宫颈病变以及可疑病变患者进行及时宫颈锥切较为重要。宫颈组织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口2—3个月即可愈合,对于患者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且可以及时将病变组织切除,并保留患者宫颈解剖结构,满足其生育要求。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宫颈活检以及宫颈锥切诊治,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患者接受宫颈锥切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的确诊率达到了96.4%,远高于接受宫颈活检检查的82.4%确诊率,相关数据接受比较后存在明显差异。从此次研究的结果可看出,宫颈锥切术对于患有宫颈病变的对象而言存在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对于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而言,让其接受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的病情确诊率要高于宫颈活检,该方案可在临床当中大范围推广,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治有较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张碧黎.宫颈活检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结果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10):78-79.

[2]周利.阴道镜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2):93-94.

[3]吴亚萍.阴道镜下定位宫颈活检125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566-567.

[4]姜涛,郝昆林.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的比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0):118-119.

[5]薛荣.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0):131+133.

论文作者:彭波,王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论文_彭波,王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