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探讨论文_李继亮

(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忻州 034100)

【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脑梗塞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MRI的总体检出率为80.95%,明显高于CT的50%,且MRI在12h内、12~24h以及24~72h的检出率也高于C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式都有一定效果,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才能拥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脑梗塞;CT;MRI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163-02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群生命安全和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对于脑梗塞主张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动脉内溶栓治疗能够及时的控制病情,取得良好的预后。大量研究资料显示[2],在脑梗塞的2~6h内开展溶栓治疗,能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也正因如此,早期明确诊断脑梗塞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脑梗塞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T和MRI检查,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脑梗塞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3.2±5.3)岁,发病时间1小时~3天。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的程度的四肢无力、意识障碍和语言障碍。其中有15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有12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颅脑MRI和CT检查,排除有重大心脏病手术史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MRI检查:采用美国GE?Hde1.5TMRI扫描,常规扫描层距1.5mm、层厚5mm。T1W1扫描参数:TR 500ms、TE 7.8ms、窗宽256×256,采集两次。T2W2扫描参数:TR 400ms、TE 7ms、窗宽 448×336,采集四次。FLAIR扫描参数:并TR 900ms、TE 109ms、Tl 2500、窗宽 256×256,采集1次。DWI扫描参数:TR 2900ms、TE 84ms、窗宽 128×128,扫描采集两次。

CT检查:釆用日本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颅脑平扫参数:电压130kV、电流150mA,扫描层厚和层距为5mm。

所有图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和神经内科医生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对比

42例患者中,MRI共检出34例,CT检出21例;MRI对腔隙性脑梗塞和缺血性脑梗塞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CT检查,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4],脑梗塞的的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疾病总发生率的50%~80%。脑梗塞指的是因多种因素造成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使该区域出现不可逆的受损,造成神经功能损害,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脑梗塞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塞的主要治疗方式,该方法的治疗有效时间窗为发病后3~6h,尽早诊断能够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效果。

CT和MRI是诊断脑梗塞的常用方式。两种检查方式的机制都与脑组织的水肿有关系,当脑组织的组织灌注量降低时,由于缺氧造成的细胞内代谢紊乱,会改变细胞内的环境。CT检查的图像空间分辨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的X线,能够排除脑出血,同时还可以看见局部脑实质的密度下降、组织肿胀和岛叶皮质边界不清等情况,为早期诊断脑梗塞提供临床依据,可以指导医生采取治疗措施恢复患者半暗带缺血情况,缩小梗死面积。但是CT检查受病灶位置和时间影响,尽管随着近些年来影像学技术的进步,CT的诊断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如在发病24h内检查可能由于脑组织的水肿程度轻、占位效应若无法检出,不利于临床诊断,但是CT的检查价格比较低,适应症范围广,且扫描速度比较快,仍是目前筛查的主要方式。MRI的参数主要有纵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T1加权像、T2加权像、自旋质子密度、组织内质子密度。MRI对水敏感性非常高,所以能够更早期的发现病变,通过检查病变区的水量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另外,MRI的组织分辨率非常高,对于1~5mm的微小病灶也能够看清,加上不受骨性伪影的影响,能够任意方向的成像,有利于医生全面观察病变位置。患者在出现脑水肿后,梗塞位置的水含量会明显提高,当血管闭塞30min左右后,T2会出现高信号,闭塞达到4~6h以后,可见缺血改变。与CT相比。MRI对水的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CT检查受病灶密度的影响,虽然有些病灶的面积很大,不存在囊便或者是坏死,但是由于组织密度比较低,所以采用CT检测的难度很大,但是MRI通过检测病变区的水量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MRI的总体检出率为80.95%,明显高于CT的50%,且MRI在12h内、12~24h以及24~72h的检出率也高于C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敬辉[5]等人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CT和MRI检查脑梗塞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MRI的早期检出率和总体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CT检测成本较低。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才能拥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少欣.脑梗塞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41,65.

[2]高聚,姜华,肖展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3):30-32.

[3]陈菲,陈越岭,邵涓涓,等.心脏术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分析与重症监护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11):677-680.

论文作者:李继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脑梗塞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探讨论文_李继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