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墩、独立柱基坑无尺定位施工技术论文_陈前,樊会展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定位放线是必备工序.也是工程施工的首要工作。定位放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使用功能。对于普通的框架结构体系,开间、进深尺寸都不太大,甚至可以把密集的基坑土方开挖连起来做成沟槽,参照物和控制点较多.便于布置。因此易于控制定位放线的准确性。对于单层工业厂房就不同了,跨度从十几米到几十米,长度由一百多米到几百米,之间空无一物,定位、丈量、复核控制点距离大,相应的误差也大,看错、量错的频率高。传统放线方法的参考线、参考定位桩、辅助线工作量大,为避免混淆定位成型的柱基基坑灰线系统,参考线、辅助线在放线结束后还要去除,工作量繁重、复杂。

如今我国的城市建设在高速发展中,城市可用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的涌现,地下结构工程的埋深也越来越大,基坑工程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应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国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基坑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制定了多项政策来加强对基坑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基坑的安全。深基坑工程虽然大部分都属临时性工程,但因其对外界环境变化较敏感,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太多,而且施工技术复杂,其施工难度有的却远远超过永久性的基础结构,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系统工程,潜在危险性大、是确保后续永久性结构施工的前提,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土建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工在该工程柱墩、柱基础、框架结构体系独立柱基础和基坑定位测量放线技术。

一、工艺原理

本工法由传统的4中点、8次丈量控制4边线改进为3点控1线、1点定8线、1点控制1基坑及柱墩的4条边线,并且误差可控。取消了传统的4次丈量定控桩、8次丈量控边线的做法,替换为丈量1次定控点,1控点定l坑的新工法。在定位放线施工前,先做1个基坑边线大小的钢筋模具,在对角线交叉点上焊1个不小于D12的螺母。在模具上做好中心线标记,再做好不同型号基坑的边线标记,放线时沿轴线长向拉通线。模具的两边中心标记对准通线位置,这样就控制好了基坑与通线平行两边的边线:模具中心点螺母对准纵横轴线交叉点,这样就控制好了与通线垂直的基坑两边线位置线。基坑的轴线交叉点就是模具对角线的交叉点。基坑的4边线就是模具的4条边。无须多次重复钢尺丈量,实现了1点定l坑。

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定位法的改进。传统定位放线法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场地一测设定位四大角定位标准桩一由定位桩位置丈量2次测设基坑、两边坑外线控制桩一由基坑外线控制桩位置逐一丈量测设基坑纵横轴位置4边线中心控制桩一由4边中心桩丈量8次定出4边线一撒灰线一土方开挖。改进后的无尺定位法施工工序为:平整场地一测设定位四大角定位标准桩一测设所有基坑轴线交叉点,并在交叉点钉人竹筷1根一放上基坑模具,螺母穿人筷子,两边中心线对准轴线通线一以模具四边做参照物撒灰线一土方开挖。

2、操作要点

(1)龙门板、龙门桩设置方法:1)用仪器将角桩位置固定;2)沿角桩向基坑外延长1.0m设置龙门板。

(2)制作模具。一般按照柱基础或柱墩的最大尺寸制作。在模具上用线绳或油漆做出模具中心位置标记。然后再做出不同规格柱基础的尺寸标记,如图。

(3)测设轴线交叉点。模具一般采用中12钢筋制作(各种级别均可),钢筋规格过大的偏重,移动不方便;规格小的容易变形,影响放线精度。工程实践证明,中12钢筋比较合适。在模具对角线交叉点位置焊上D12以上螺母一枚。

(4)插竹筷、放模具、撒灰线。放线时先根据图纸纵横轴线尺寸测量出轴线交叉点位置,在所有轴线交叉点处插上竹筷1根。拉任意1道轴线的线绳,两端固定牢固。在竹筷位置放上模具,竹筷穿过螺母,模具对中标记对正轴线参考线绳,在钢筋方框上撒基坑灰线,钢筋方框就是基础尺寸,即基坑土方开挖尺寸。对于不同规格的基础。可参考不同规格基础边线标记,拉上线绳撒灰线,如图。

三、墩柱施工方案

1、胎架制作。根据工程墩柱造型及配筋设计胎架设计图纸,采用型钢等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加工胎架。为确保胎架制作的整体性和规范性,胎架制作由具有定性钢模板生产能力的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在整个制作完毕后运至工地现场,在运输过程中应垫平、衬稳,叠堆时应用木方隔垫,运至现场后,应卸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另外,对于到达现场的构件应根据具体的规格对其进行验收,并对构件进行试拼装,检查构件拼缝的严密性、几何尺寸等。

2、墩柱钢筋笼安装。承台砼浇筑前,将墩柱钢筋笼吊装插入承台钢筋内。承台钢筋在绑扎过程中,采用Ф28 钢筋@1000mm 作为竖向骨架对承台面钢筋进行加固,以承受墩柱吊装时的集中人员荷载。鉴于墩柱高度均小于10 米,墩柱钢筋笼采用一次加工成型。为保证墩柱整体刚度及吊装过程中不变形,墩柱箍筋与主筋点焊加强整体刚度,并沿墩柱长度方向增设交叉斜撑和每隔4m 增设Ф28 环向加强筋。将墩柱钢筋笼吊装插入承台,主吊点设置的墩柱端部,副吊点设置在钢筋笼的下部约1/3 处,吊点用Ф28 钢筋加强并用油漆标识,专人指挥吊装。

3、墩柱钢筋调整。首节墩柱钢筋笼插入承台并调整到位后,开始焊接墩柱底部与承台底部相连的L 形钢筋,并通过墩柱钢筋笼四角的缆风绳和手拉葫芦调节墩柱上部的垂直度,保证墩柱垂直和钢筋笼的重量传递到承台底层钢筋上,缆风绳锚在承台四周打设的钢板桩上。L 形钢筋焊接完成后,绑扎位于承台面以下的12道箍筋。承台面以上50cm的对拉钩筋和内箍先不安装,待承台混凝土面凿毛、清理干净后安装。承台面以下箍筋绑扎完成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收承台钢筋,合格后准备承台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浇筑

(1)墩柱砼全部采用C40 商品砼,由商砼站集中拌制,用砼输送车输送,通过汽车泵泵送入模,施工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并注意砂、石料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2)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和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由于墩柱较高,泵车应根据墩柱高度配备相应长度的布料管,混凝土浇筑时,墩顶的钢筋网片暂时不铺设,空出位置,便于布料管深入墩柱内部。布料管的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确保混凝土布料后不离析。混凝土振动棒选用70 型,振动棒软管长12米以上,确保振动棒能一次性伸入墩柱底部位置。

(3)砼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振动棒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 倍,插入下层5cm 左右,不能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4)墩顶钢筋太密,可留墩顶钢筋网片暂时不绑绑扎,待混凝土浇筑至距离墩顶小于2m 左右高度时停止浇筑。钢筋工迅速将墩顶钢筋网片恢复,最后再进行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

通过对墩柱施工工艺,墩柱钢筋预先进行成品绑扎,模板、操作平台、梯笼预先吊装实现加快了墩柱施工的速度。保证了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墩柱的垂直度,为国家预制装配式施工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晨,於洋,陈仕颋.建筑工程施工中现浇清水混凝土墩柱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7(02).

[2]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现浇清水混凝土墩柱施工工法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6,6(04).

[3]邵杨明,牛媛媛.建筑工程施工中桥梁墩柱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0(08).

[4]姚琦,马南湘.建筑工程施工中现浇清水混凝土墩柱施工的特点及应用效果[J].工业建筑,2016,43(01).

论文作者:陈前,樊会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柱墩、独立柱基坑无尺定位施工技术论文_陈前,樊会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