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论文_叶敏,张琴,王治艳

【摘 要】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以供临床护理实践参考。方法 对儿科病房在2017年1月- 2019年3月期间上报的8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差错占30.0%、烫伤占5.0%、坠床/跌倒占15.0%、皮肤损伤占20.0%、液体外渗占20.0%、延误检查占10.0%。护士的工作时间越长、年龄越大、技术职称越高、护士学历越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次数越少(P<0.05)。结论 医院要重视和加强儿科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流程执行各项护理工作,这样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事件。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不能描述自己身体的不适,加上患儿啼哭、不愿配合、护理任务繁重等,如果护理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为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本文选择我院儿科病房在2017年1月- 2019年3月期间上报的8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35例,年龄6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2.12±0.29)岁。不良事件有以下几点:用药错误、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儿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功能障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原因给患儿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因工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儿带来的损害;严重院内感染。

1.2 方法

对我院儿科近三年上报的8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的原因、发生时的当班护士,运用头脑风暴法、五问法、鱼骨图等方法和工具寻找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要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不良护理事件分类

80例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①给药差错占30.00%。包括给患儿发放口服药时剂量错误,未按医嘱告知如何服用口服药,服用口服药注意事项,静脉输液药物加错药,为患儿更换液体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造成换药错误。②烫伤占5.00%。患儿住院期间不慎被热水烫伤,造成患儿局部皮肤损伤。③坠床/跌倒占15.00%。责任护士入院宣教力度不够,巡视病房不及时,导致患儿坠床或摔倒。④皮肤损伤占20.00%。护士为患儿拔针时,造成针头划伤患儿皮肤。⑤液体外渗占20.00%。输液过程中未及时检查输液侧肢体;护士缺乏经验,未能及时发现输液有异常。⑥延误检查占10.00%。医生开具检查医嘱后,责任护士粗心大意未及时核对患儿检查项目,以至于漏掉检查,在查对医嘱发现后重新检查,延误了患儿的病情。见表1。

表 1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2.2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将护士的年龄、工作时间、技术职称、学历等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护士的工作时间越长、年龄越大、技术职称越高、学历越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次数越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 2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3 讨论

儿科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风险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虽然具有特殊性,但多数由于护理人员的职能缺少造成。我院儿科近几年发生的不良事件虽未给患儿带来严重的身体损害,但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给科室造成了经济负担。针对我院儿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在执行医嘱或各种操作前未按身份识别制度认真核对,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工作中缺乏经验和技巧。②未掌握科室所用仪器的使用规范,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安全宣教力度不够,护士对患儿入院风险评估不准确,患儿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评估患儿各种风险的发生情况,未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③患儿床旁未悬挂各种风险温馨提示等。

我院儿科根据近几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①仔细核对。在一般操作前最少采用三种身份识别方法,如床号、姓名、腕带等,实施操作前应让患儿或家属复述自己的姓名,并查看手腕带确认,方可执行操作。②预防患儿坠床。可向家属说明患儿的生理、性格特点容易发生坠床危险,提醒预防坠床的发生,告知患儿家属使用床栏的方法及目的,每张床均留有一位家属照看患儿,年龄较大的患儿陪人不可与患儿同睡在病床上。患儿睡觉时应将床栏扣好,年龄较小的患儿应长期把床栏扣好,每张床头插上“防跌倒”温馨提示卡。③防烫伤。暖水瓶集中放置,对家属做好安全宣教,常备凉开水供患儿饮用,暖气不宜靠近床旁。④防止皮肤损伤。各种操作前后严格检查物品,勿将针头和玻璃物品遗留于病房。⑤防范药物使用差错。科室制定儿科用药指导手册,加强人员培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药物的性质、剂量、用法及毒副作用,实施双人查对制度,给药过程保证注意力集中,避免外界干扰。静脉用药注意配伍禁忌,现用现配,口服药遵医嘱定时发放,认真“三查七对”,注意剂量、浓度及用法。⑥防止液体外渗。静脉输液多巡视、勤观察,注意有无静脉炎、肿胀等表现,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液。⑦安全防范。科室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立即上报并召开安全质控会议,寻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加强科室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座谈会,讨论安全隐患,培养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学习科室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流程执行各项护理工作,以降低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总之,儿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须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流程执行各项护理工作,以降低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瑞霞.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48.

[2]吴金凤,王军,李军歌.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调查分析及对策[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05):386-389.

[3]宋玉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0):15738.

论文作者:叶敏,张琴,王治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论文_叶敏,张琴,王治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