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熊树艳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熊树艳

大理隆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在工程机械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该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工程机械的性能得到了较大的优化,促使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也会取得相应的发展,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就能使机电集成产品的性能得到不断的增强,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具体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我国机械工程中的不断运用,对于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国家目前比较重视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对于机械工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机械行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作用,从而促进机械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优点

1.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使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达到整体功能上的提高。在机械方面主要是一些硬件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机械,这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是必要的基础设备。而在电子方面主要是软件控制系统,利用各项技术将二者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使得软件系统能够对硬件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所以,机电一体化系统就是将机械设备和电子信息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在整体效果上有明显的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十分强调整体功能,这一系统使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帮助其在功能上进行完善,这些技术会在以下内容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设自然需要诸多的硬件设备,但是软件技术同样不能忽视,因为软件往往起到控制整体工作的作用,所以第一个主要的技术就是软件技术。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及准确性,但是需要保障其与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紧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软件技术需满足硬件设备的使用要求。信息技术也是其中之一,对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信息进行处理,主要表现为监控作用,完善机械设备的性能。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应用到的其他技术,就不进行过多介绍了。总之,每一种技术都有其重要意义,在系统中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1.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点

因为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使用到了多种关键技术,所以在功能上也更加完善,不是单一具备某种功能的系统,使功能变得更为丰富。由此在应用范围上也随之扩大,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本文选取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工程领域进行了介绍。不仅如此,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都是较高的,因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整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外界干扰,能够快速启动自我保护模式。对于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降低对机械的损伤,极大地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1工程机械中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检测技术能够让电量信号进行转换,属于一种功能模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这项技术可以让非电量型号实施有效的转换,成为电量上的信号,工程机械中对其加大应用,能够显示出最佳的数据,并对整个过程实施良好的控制。目前使用的传感器检测技术主要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工程机械中将传感器应用其中,能够增强机械设备的稳定性能,让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灵敏性,从而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让机械设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例如:在汽车上就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普通的汽车上一般都会安装较多的传感器,相对昂贵的轿车上就会出现更多的传感器。汽车上面安装传感器,主要是让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处于稳定状态。工程机械的运动属性十分显著,采用的传感器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将传感器应用到工程机械中,需要对传感器的温度合理控制,适宜的温度最好处于40℃-130℃,变换幅度需要处于1%以内。支撑固态传感器的时候,采用的微控制器都十分先进,能够对工程机械的温度实施相应的补偿,让其达到标准化的状态。

2.2机电一体化对数控机床的改造

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中的坐标轴通常都会精密的运行,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控制会具有一定的插补功能,还可以连续进行控制。开环系统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实施维修的过程也比较简单,花费的成本较少。因此,在数控机床中使用开环系统,不仅传动效率比较高,而且产生的磨损也会比较小,整个运动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针对反向过程实施精准的定位,让空间中的死角都能够全面消除。我国数控机床中还流行一种微处理系统,适合更多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配套的芯片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低下,不仅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维修起来也十分便捷。这种微处理系统不仅具有输入方面的指令,而且还具有输出方面的指令,让机床工作的周期能够不断缩短。对数控机床进行改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微处理器,因为这种处理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利用微处理器实施计算方面的处理之后,就会对数控机床具体的运行参数造成影响。利用输入和输出接口对脉冲进行输送,以及齿轮在减速之后就会带动滚珠不断转动,从纵横两个方面增强运动效果。

2.3工程机械闭环控制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最常见的一种闭环控制就是PMAC闭环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利用这项系统中存在的调整程序会全面对伺服轴实施调整,对反向间隙中存在的误差自动加以补偿。工作人员可以对控制器实施控制,根据使用方面的要求合理的选择构成部分,让其能够达到工业方面的需求,形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如今的运动控制发展技术在不断发展,控制结构相对来说会十分开放,能够实现功能方面的拓展,给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好的选择。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日渐进步,在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相比,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智能化,而智能化也是工程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控制技术为基础,再结合智能技术,仿真人类智能、诊断工程、人机界面等,就能使该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3.2绿色化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满足工程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实施低碳经济的这一概念。这样一来,就能使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所减少,能加强对废弃物的利用,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它的性能也会得到不断的优化,通过自动检测、故障诊断等技术的应用,再通过技术诊断设备故障,就能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能使劳动力成本有所降低。

3.3网络化

如今,在我国各领域中,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阶段,需要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利用该技术来提供基础数据,此外,后期的产品推广也需要应用网络技术。故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应用,要实现远程监控,以便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监控系统,使该技术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推动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元素,为传统机械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同时促使机械行业中的各项技术达到了统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必定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价值,而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程度也会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新春.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7):97.

[2]余雪松.现代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7):182-184.

[3]孙超.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发展[J].南方农机,2019,50(6):166+192.

论文作者:熊树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熊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