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也跟着不断提高,于是对供电技术的要求更高了。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通过传统的电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因此电网需要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智能化电网由此而诞生,它在输电供电方面快捷且安全。智能化电网的核心技术是电力工程技术,从而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智能电网的的建设。本文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研究
引言
国家应当重视对智能电网的建设,结合国情,颁布相关法律条文,加快智能化电网建设速度。智能电网不仅经济实用,还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所以被广为看好。电力工程技术不仅可以让输电的稳定性有效提高,而且还在能源方面具有节省的优点。
1.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正因如此,导致我国资源分配不平衡,地区不同资源分配便不同。经历过经济危机之后,各国都纷纷开始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中包含了很多个配电输电体系,各个体系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维持着智能电网的运行。
我国建设智能电网应与结合实际情况,坚持绿色环保的概念,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我国电能的输送环境,智能电网一定要坚固耐用,因而需要非常牢固的智能电网构架,避免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导致电能终端传输,从而降低了大规模停电的概率降,相反要是网架不够牢固,便会有因输电中断而导致大规模停电的情况。智能电网的智能化体现在其高度自动化,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识别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加以排除,确保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提高智能电网工作效率,在医院有非常大的作用,避免了因停电而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而且智能电网能够对资源充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传统电网的成本低,收益高。另外,智能电网通过用户反馈意见不断改善,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这也充分体现了智能电网的交互性。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2.1电子工程技术在输电过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电源、发电、输电三个环节。电源部分根据其电流分类可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而交流电又可分为变频和衡频两种,不管种类如何复杂繁多,通过电力工程技术都可以解决,它可以支持所有电网中的电源设备,因此把两种不同电流输送到智能电网体系是不成问题的。发电部分,电力工程技术是通过对电子设备的控制进而控制电能的转化,电力工程技术既可以减少发电过程中的损耗又能提高发电设备的效率,这些年随着技术不断精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一些设备的功能,如高压直流输电、高压变频等尖端技术逐渐出现并发展成熟;半导体元件的容量增大等。输电部分,保证电能质量、稳定电网工作状态的关键性技术是谐波管控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这两项技术都属于电子工程技术范畴内,通过这两项技术的使用,不仅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电能质量较高,同时环境因素也不会影响到电能输送。大规模输电和输电线路较长的情况经常在电能输送过程中出现,为了保证输电快捷并且稳定输电,一般是采用直流输电的方式。而对于高压线路输电,大部分还是使用晶闸管变流装置,因为这项设备才能大规模输电且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就算碰上极端天气时,晶闸管变流装置也可以保证电压稳定或者不断电。一般在输电和受电两端安装晶闸管变流装置,相当于整流阀和逆变阀的作用。可见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提高电网输电稳定性和输电效率的非常重要。在智能电网的进行输电过程中,电力设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系统运行的所有流程都需要电力设备,所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是必然趋势,提升电力设备的实用性,保证智能电网输电过程高效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质量的优化和能源的转换。电能的质量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将电能质量分等级,二是要对电能质量评估建立完整的体系。通过建立用户经济性和技术质量两种评估方式去分析经济,进而通过分析经济方向来确定供电接口的类型,通过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主要目的及规范市场的方式来建设高质量智能电网。建设高质量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新技术,如:连续调谐滤波器、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源滤波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电能质量上。这些新技术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又能节省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输电质量,完全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能源的转化上,低碳能源是能源发展方向的主流,低碳能源比现有能源更能降低消耗,而且还节省成本。能源的转化多数是通过像风能、太阳能等自然型能源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尤为突出,一般太阳能在采光较好的地区使用比较广泛,成本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忽略的,而且对环境达到无污染的状态,太阳能的这些优点促使它被广泛使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这项技术能够成熟的控制输电,通过使用电子技术、微电子等结合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来灵活地控制输电,把清洁能源完美转化输入电网中,高压变电输电通过电子工程技术输送并且隔离清洁能源。因此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与我国电网的发展相辅相成,整体符合电力工程技术,对电网稳定性有所保障,还能提高输电能力、降低输电损耗。我国现行的高压输电技术体系中直流输电体系占了很大比例,但交流电在实际状况中却使用更频繁,因此为保证输入电流是直流电,要密切关注控制换流器方面,换流器基本构成是一些管段元件,这样才能保证稳定输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也可以实现电流的转化。现阶段我国在电能的分配不平衡,必须建立一个灵活、坚固的高压电网作为电网的基本框架,同时强化地区电网的建设,连接区域电网,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另外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建立一个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系统也十分重要,达到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像新疆西藏或地处偏僻海岛等偏远地区,导致输电难度大,供电不足,现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高压输电技术最突出的也是优于其它技术的地方就是其可以向偏远地区供电。因为它的这个优势,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未来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构建中是其主要技术,但是其他的技术也不可忽视。如智能调度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使所有人员技术互补,但这项技术在自动化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信息管理技术,通过对信息采集和信息分析,从大范围来说可以扩张到整个产业链,从小方面来说贯穿整个企业内部;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也具有一定重要性,能够可靠的进行数据的获取、保护、控制,这项技术存在能够大大提升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通过在配电网上大量的使用分布式电源,通过管理系统的调节使这些电源协调运行,改变了曾经的单向运行格局,具有很大经济效益。
结语
我国发展项目的基础项目之一便是智能电网的建设,近年来人们对供电的需求量增加以及对供电安全水平有更高要求。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使用既可以降低输电成本又可以提高输电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中,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取其精华,改善电力工程技术的不足,精益求精,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不能松懈,加大优化力度。
参考文献:
[1]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07):176-177.
[2]柯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10):31-32.
[3]钟永颉,吴凯,张甦涛.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J].电子制作,2013(19):69+67.
[4]刘风华.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15(21):57-58.
论文作者:张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高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