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性观察论文_田洪侠

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性观察论文_田洪侠

田洪侠

(黑龙江省东宁县道河镇卫生院金厂分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232)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0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另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179-01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非肿瘤性息肉为92%。随着B超及CT技术的不断发展,胆囊息肉和结石的检出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传统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多选择开腹手术,但手术造成的切口较大,且容易造成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与微创理念的推广,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既达到了去除息肉、取出结石的目的,又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且对患者的损伤小,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本文通过实例论证的方式,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优势,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0例,男女比例37:23,年龄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41±8.71)岁;所有患者均经腹部超声或CT检查确诊疾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双镜联合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已排除手术禁忌证,且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组间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脐上、剑突下、右锁骨中线成右肋交界处作三点穿刺,脐上缘插入气腹针,建立10~12mmHg气腹,然后将10mm套管针由气腹插入,置入腹腔镜。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胆囊外观、胆囊壁血管、胆囊粘黏程度及肝脏左右叶情况,通过病情观察制定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案。在腹腔镜引导下于患者腹壁胆囊底作一1.5cm切口,清除粘黏,于胆囊底缝合2针以作牵引,提取胆囊并拆除气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胆囊底部再作>1cm的切口,利用缝线将胆囊壁悬吊,同时置入胆道镜,仔细观察胆息肉及结石数目、大小及分布情况,于胆道镜下用钳夹直接取出息肉送冰冻活检,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冲洗胆管,根据活检结果考虑是否要切除胆囊。用胆道镜反复检查胆囊息肉与结石是否完全清除,后退出胆道镜,以可吸收线进行连续性全层缝合胆囊切口,包埋肌层。将胆囊重新送入腹腔,再次建立气腹,利用腹腔镜观察胆囊缝合部位情况,如无异常则拆除气腹,取出腹腔镜,术毕放置腹腔引流管,缝合切口[1-2]。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各指标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6±11.72)min,(118±10.9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6±10.54)ml、(28±6.3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3±6.93)h、(21±4.62)h;住院时间分别为(13±5.29)d、(7±3.04)d;两组以上三个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切口感染5例,肝胆管损伤2例,胆汁漏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胆汁漏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量的临床实践资料表明,对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时,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引起患者切口感染,延长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后复查表明,开腹手术容易造成胆总管结石清除不彻底的现象。基于该术式的诸多缺陷,临床也在一直寻找其他安全、可靠、有效、先进的手术方案。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浓缩与储蓄胆汁的功能。当前,临床上多在腹腔镜下对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保胆手术。上世纪90年代期,国外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首先应用腹腔镜技术,其所具有的微创理念,不仅减轻了对患者的创伤,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技术也得到了大幅的改进与完善,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在外科手术的治疗中自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临床在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中,遵循微创理念,同时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双镜联合应用,可以更加清楚、仔细地观察患者的胆囊病变,从而制定合理、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在遵循保胆原则的同时彻底清除患者胆囊内息肉与结石。由于该技术属于微创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只要处理得当,术后也不易引发并发症,可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3]。

总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在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值得于临床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中优先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成虎.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7):277-278.

[2] 张东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分析(附100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12):923-926.

[3] 朱龙洋.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3(3):108.

论文作者:田洪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  ;  ;  ;  ;  ;  ;  ;  

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性观察论文_田洪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