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球上水资源的比例占据了近七成,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获取淡水资源,需要海洋水蒸汽蒸发到空气中,遇冷后才能形成;或通过冰川融合向陆地输送淡水资源,因此,淡水资源十分宝贵。但近年来,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下发展形式十分严峻,淡水资源短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因此,合理的利用淡水资源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水库有涵养水源、存储水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水源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水库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探究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转变的策略,以便有效利用水库。
关键词:传统水库管理;现代水库管理;管理策略
水库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民生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开发,近年来,通过对水资源的安全管理,逐步推进我国水资源永续利用的进行。而水库管理工作时充分发挥水库价值与效益的关键环节,随着水库建设水平的提升,传统水库管理之间暴露出问题与弊端,为此,促进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十分必要。
一、传统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一方面,传统水库管理中,对水库基础工程设施的管理存在问题。从传统管理的角度来讲,水库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辅助水利工程作用与功能的发挥,例如水库的灌溉、发电等功能。但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渠道、放水闸门、放水管道、水坝、泄洪闸门等,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基础设施管理缺乏针对性,导致很多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1]。其中基础设施管理中问题最大的则是水库大坝,当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时,大坝主要发挥的作用的防洪于抗洪,但很多大坝的设计则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后续的管理工作也很难发挥出作用。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都处于城市偏远地区,由于建设环境教材,水坝设计标准较低,设计中存在的很多不规范内容直接应用到施工中,必然会导致大坝质量与结构出现问题;而且施工单位在大坝施工前并未对施工地区进行科学规划与考察,也并未考虑当地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安全泄洪渠道建设问题,从而导致大坝发挥出反作用,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反而将洪水泄向周围村庄,导致重大伤亡事故[2]。
另一方面,在水库基础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传统水库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对工程实体设施的管理上,这也就是社会广泛批评的,水利工程重视工程管理忽视对资源的管理。从实际来说,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实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相关部门将过多的热情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而忽视了对已建设完成工程的管理;或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派工作人员简单的到水利工程周围走访以下,敷衍了事[3]。这种管理理念一直影响着水库管理工作的效果与落实,导致水库的很多功能都被弱化,而且很多水利工程未达到服役年限则失去了其使用能力。因此,传统水库管理工作不仅影响了水库功能的发挥,还严重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一旦遇到洪水等灾害时,也无法有效处理险情,保障周围地区的安全。
二、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转变的策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传统水库管理已不适应现阶段我国水库工程建设、利用与开发,因此,实现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转变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水库管理中突出水库现代化发展的实质与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的发展形势下,水库管理中应用了更多现代化管理手段与科学化管理技术,实现了综合利用管理,对水库的基础设施、水库与生态、水文情况、水库与环保、水库与自然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统一管理,实现合理、科学规划与管理资源配置,以便保障水库切实发挥出保持水土、防洪蓄水、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等多面的作用。一是,水库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必须清楚的认识现代水库管理理念的内涵,实现工程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结合,而不侧重某一方向,忽视另一项工作,从而也就要求水库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好工程实体设施管理以及配套设施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水库以及水库周围资源的管理,发挥出水库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二是,水库管理工作人员在水库管理中必然正确认识标准化与自动化对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标准化是水库管理开展以来始终坚持的宗旨,而自动化是在科学技术支持下水库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性标志,通过水库管理实现标准化与自动化,避免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从而满足现代化水库管理以及水库发展提出的要求;三是,水库管理工作在落实工作要重视对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分析,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全方面记录档案,保障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能够为管理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真实的提供水库管理信息,从而为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整合提供科学依据[4]。
其次,在水库管理中要重视维护保养与检查观测工作的落实。现代水库管理虽对工程实体设施管理与资源管理做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水库全生命周期范围内对工程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检查观测仍然是水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其需要在水库运行过程中,将其涉及到的所有设备与设施纳入到管理工作中,定期进行检查、安全测试、维修与养护,从而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一是,做好基础管理,全面对水库进行检查观测,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水库的运行情况,尤其是设备运行情况,明确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避免出现故障或问题。二是,维护保养工作,其与检查观测工作的有效配合能够使各项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维护保养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根据水库运行特点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水库运行中各项设备进行保养,如了解闸门启闭机的运行情况,是否存在故障,各项构件运行是否顺畅,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
最后,完善管理制度,增加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管理制度是保障水库管理工作落实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水库管理也应结合新的发展需要与要求制定符合现代化发展形势的管理制度以及其它配套制度,为水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保障管理工作逐步高效落实,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5]。其中要结合水库管理的工作内容、水库的功能与效益、水库的发展形势于开发趋势、社会对水库的需求等因素,其是考虑到水库对社会的作用以及其经济、生态、社会方面的效益,从而提升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其切实能够在实际管理中发挥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库管理工作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为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无论从管理理念还是从管理手段方面来讲,都应实现现代化管理,并将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融入到水库管理中,促进传统水库管理逐步朝着现代化、自动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充分实现水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涂德丕.现代水库管理与传统水库管理的差异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23(31):144-145.
[2]覃胜斋.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31(9):256,258.
[3]宋怡斌.浅谈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12):2191.
[4]张芙蓉.浅谈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J].农业与技术,2014,25(5):225-225.
[5]努尔艾合买提江.卡迪.浅谈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0(13):3087-3088.
论文作者:余兴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水库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传统论文; 大坝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