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论文_顾晓铭

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论文_顾晓铭

盐城市大丰区水利局 江苏盐城 224100

摘要:水利工程对社会的作用非常的重要,除了对水资源的调度利用外还对防洪、防旱等灾害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利工程采取科学的运行管理方法,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文章基于多年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作出以下几点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创新

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要多角度、多维度权衡分析。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部分环节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因此,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势在必行。通过改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新型技术等方式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对自然水资源进行人为的调控而兴建的基础工程设施。水利工程中的运行管理,是为了控制以及调配自然水,避免出现损失的一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有效的体现出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除了对水资源的调度利用外还对防洪、防旱等灾害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对运行期的水利工程管理,加大人力和物力的多方面投入;其次,对其运行期的管理工作要求更高;最后,水利工程具备着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都依赖于水利工程运行期的合理调度。

二、水利运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进展缓慢,主要是受到意识上面的阻碍。管理单位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极为落后,管理认识不足,依旧出现的是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轻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这种思想观念。因此,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在无效管理的基础上,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固化的沿用老旧的粗放管理制度,不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使得管理成本不断的增加,却无法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2管理机制构建不完善

我国的水利工程多是综合开发以及利用的建设工程,这就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的公益性以及经济效益性的界限无法分清,使得我国的公益性范围内的专项运行管理资金,不能得到准确的运用。同时,有些水利工程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致使其自身的管理责任主体无法得到清晰的确认,导致管理乱象丛生,在出现严重的管理问题后,责任的追究无法落实到实处。

3缺乏系统的维护以及养护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维护和养护机制。我国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我国解放前后,依照当时国家建设技术以及资金投入,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以及建设要求低于现在。这就导致水利工程容易出现防渗工作不够配套等质量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创新的原则

1双管齐下的原则

在大力抓建设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运行管理的投入,使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齐头并进。

2三大效益原则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方共赢,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水利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市场竞争,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共赢。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水利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不仅要确保当代人能享用到水利工程的效用,也要保障后代人不因该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受到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正确把握权责关系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创新过程中,要界定各部门的权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彻底根除推诿责任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创新的措施

1树立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

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要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首先要以人为本,确定服务对象是整个国民;其次要确保公共安全,严格执行法规要求和行业标准;再次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革新工程建设,降低成本;最后要坚持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权责明晰,管理规范

界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之间的权责,才能责任到人,对不同的安全责任事故切实负起责任。比如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的责任;而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权责明晰,有助于加强各个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

3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1)要在水利工程内部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将水利工程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得到明确的界定,使得安全责任划分到个人头上,安全责任理念树立在水利工程内部中。

2)水利工程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肩负行业标准管理的责任,使得水利工程的日常养护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对水利工程的专项资金以及资产的管理进行监控与监管工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要对水利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维护工作负责,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以及整体效益的发挥。

4管理与养护分离

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相关事宜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让其成为独立经营的企业,今后通过市场运作进行维护养护工作,这样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来优质低价的完成该项工作。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人员管理及编制方面,可将养护业务人员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单独剥离出来,并组建成单独的养护企业。为水利工程养护、维护等活动提供保障。

5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安全意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保护工作。如有利用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区域内的水土资源开展的旅游等经营项目,要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需经科学论证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维护措施,切不可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问题。

6开拓发展渠道,开展多元化经营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在搞好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同时,依托自身水资源的优势开展旅游、养殖、种植、餐饮、技术服务等生产性经营性活动。但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国家的治水方针政策,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依托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创收经济效益,壮大水管单位经济实力。

7建立精干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

要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相关部门从水利工程建设的全方位考虑,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对于原来的员工要进行岗位培训,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出一支精干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使得每个管理人员都成为既懂工程建设技术,又懂工程运行管理的多功能人才。

8加强资源开发利用

除了要对水利工程本身运行加强管理外,还需要对相关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优化。可结合水资源本身的优势开展多元化业务。以水利工程为基础,在保证工程本身效益的情况下,集聚多方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以发掘出潜在商业价值,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9加强监督管理

在水利管理方面,无法顺利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此,政府应该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推进监督检查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飞速以及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中的各行业领域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利用高效的运行管理方式,以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6):47-48.

[2]徐作霖。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J].珠江水运,2016(7):84-85.

论文作者:顾晓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论文_顾晓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