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品质提升初探论文_郝渝军,陈海波

山地城市品质提升初探论文_郝渝军,陈海波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0020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贯彻重庆五届三次全会精神,聚焦创新、生态、开放谋划城市战略定位,围绕绿色化、人文化、智能化、国际化谋划城市战略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重庆市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二、城市品质的内涵

重庆是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是重庆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城市品质提升涵盖了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目标的重要行动,也是重庆市实现“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的基本要求。

三、重庆市城市品质提升的工作目标

(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随着重庆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需要不断动态变化调整以适应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重庆主城区已经由规模数量型扩张进入到量质并举、内涵提升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新时代重庆城市战略定位和服务国家战略要求,有必要适时对主城区城市总体布局和空间秩序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城市空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城市经济品质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城市经济品质的提升作为重要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品质。

(三)提升城市人文品质

尊重自然、传承文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具有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和悠久厚重的人文之美。新时代重庆推进城市高质量建设,更需要立足于重庆山水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立体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山水颜值,彰显人文之美,全力塑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城市新形象,打造自然与文化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战略任务,也是城市管理者的时代担当。在提升城市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重庆城市发展进入由外延扩张到内涵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面对城市治理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品质,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四、对重庆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寻求持续

城市品质提升应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实现多维平衡。城市提升必须首先考虑城市环境、资源、空间的总体承载能力,从人的需求出发,追求环境、经济、社会、历史的多维协调平衡,充分考虑城市本源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突出特色,彰显魅力

城市品质提升应充分彰显山水城市魅力。目前,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950平方公里,形成了“四山”之间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格局。重庆有独特的山水资源,长江、嘉陵江自西向东横贯主城,南北走向的“四山”山脉使主城分布于数条平行岭谷之间,山水组合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系统,是重庆城市魅力之源。

(三)传承文化,留住记忆

重庆建城三千年、定名八百年、开阜百年、建市九十年,经过四次筑城、七次大移民,形成了巴渝文化、山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老区文化、产业文化为主体的重庆历史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留住重庆文化记忆。重庆的城市品质提升要高度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留住城市独特的风貌,基因和记忆。

五、结语

城市品质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是整个城市文化底蕴、精神信念、人文信仰、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城市品质不应满足和停留于当下,应当持续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珊珊,许艳玲,杨添一.基于城市品质提升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A];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8

[2]李宪坡,典型工业城市转型生态宜居城市路径初探——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

[3]张萌,史延冰,王欣然.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以天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4]赵翔瑜,李明辉,承接高端城市的纾解功能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问题探讨[A].创新对接京津体制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1次论坛)论文集[C].2015

[5]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南方建筑.2006(11)

论文作者:郝渝军,陈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山地城市品质提升初探论文_郝渝军,陈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