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论文_谢宏伟,罗玉兰,蒋冬一,刘星,余红

广汉市人民医院 四川 广汉 6183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恶性病变31个(35.1%),良性病灶58个(64.9%),病灶平均直径(2.7±1.3)cm。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诊断准确率(93.3%)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66.3%)(P<0.05)。超声造影检查表现,良性组肝血管瘤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恶性组肝癌动脉期呈整体或部分快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简称“快进快出”。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诊断;超声造影;灵敏度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in focal liver lesions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in focal liver lesion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focal liver lesions in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diagnosis by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diagnostic results are compared. Results Benign lesions 31 (35.1%), malignant lesions of 58 (64.9%), the average lesion diameter (2.7 ± 1.3) cm.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specificity (93.3%),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8.1%) , diagnostic accuracy (66.3%)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sensitivityand specificity (66.3%),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51.1%) (81.8%),diagnostic accuracy (66.3%) (P<0.05).Ultrasound contrast examination. Benign group, hepatic hemangioma surrounding the lesions show ring, malignant group, hepatic angiography showed arterial phase enhancement, showing fast.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focal liver lesions,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diagnosis i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ultrasound contrast technology is less than other imaging diagnostic techniques, if necessary, biopsy.

【key words】Focal liver lesions; Ultrason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Sensitivity

肝脏局灶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包括炎性病变、增生以及各种良恶性肿瘤等。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多采用常规超声诊断,能够观察到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大小、内部血流信号、形态等[1]。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发现,常规超声诊断存在很多局限性,如二维超声深部病灶分辨力不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容易受到病灶位置的影响[2],低速血流检出率很低。超声造影诊断技术的出现为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提供新的路径,为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价值,以我院收治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为对象进行对比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因肝脏占位病变入院治疗,男43例,女27例,年龄29~87岁。纳入标准:经手术、穿刺活检、并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病变或经增强CT/增强MR检查,临床资料证实的患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单一采用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患者。共89个病灶,病灶直径0.8~7.2cm,其中左肝外叶18个(20.2%),左肝内叶12个(13.5%),右肝前叶33个(37.1%),右肝后叶26个(29.2%)。

1.2方法

检测仪器为Philips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5MHz。

患者检查前6~8h禁止饮食,在超声造影之前,先行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患者均同时开展常规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诊断。患者取仰卧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记录肝脏局灶性病变位置、大小、数量、内部回声等,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分布情况和频谱特征。血流分析按照最大切面上动脉血管数目,分为0~III级。

采用超声造影模式,选择病灶显示清晰并且具有肝组织对应的切面,固定探头,经左侧肘浅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推注2.4ml声诺维混悬液,并注射生理盐水,启动计时器,观察病灶灌注情况,记录动态影像。

1.3观察指标

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常规诊断标准: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血流信号0~I级,病灶为良性;边界不清晰,形态不完整,血流信号II~III病灶为恶性。

超声造影诊断标准:病灶动脉期增强,相对于肝实质呈高回声或稍高回声,门脉期及延迟期减退呈稍高回声或等回声,判断为良性病灶。病灶动脉期快速增强,相对于肝实质呈高回声,门脉期快速减退呈等回声或低回声,判断为恶性病灶。记录两组患者病灶诊断情况,并计算灵敏度、特异性、诊断准确率等,公式如下:

超声诊断良或恶性肿瘤灵敏度=超声诊断良或恶性肿瘤病灶数/超声诊断良或恶性肿瘤病灶数+超声漏诊良或恶性肿瘤病灶数×100%

超声诊断良或恶性肿瘤特异性=超声诊断良或恶性肿瘤病灶数/超声诊断良或恶性肿瘤病灶数+超声误诊良或恶性肿瘤病灶数×100%

阳性预测值=恶性诊断病灶数/(恶性诊断病灶数+误诊为恶性病灶数)×100%

阴性预测值=良性诊断病灶数/(良性诊断病灶数+误诊为良性病灶数)×100%

诊断准确率=(恶性诊断病灶数+良性诊断病灶数)/(总病灶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灵敏度、特异性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卡方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患者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或经过增强CT/增强MRI及临床资料证实

纳入研究患者70例,病灶89个,病灶平均直径(2.7±1.3)cm。其中恶性病变31个(35.1%),分别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0个,原发性胆管源性细胞癌(ICC)6个,转移性肝癌5例;良性病灶58个(64.9%),其中肝血管瘤44个,肝局灶性脂肪侵润或缺失5个,局灶性结节增生(FNH)2个,肝硬化结节3个,炎性病变2个,凝固性坏死病灶2个。

2.2临床诊断结果比较

超声造影恶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P<0.05)。详见表1、表2。

2.3超声造影表现分析

良性组,肝血管瘤病灶周边动脉期呈环状结节状增强(见图1),门静脉期造影剂持续向心性填充。局灶性结节增生造影检查,动脉期病灶中心呈轮辐状增强。肝硬化增生结节、肝局限性脂肪侵润或缺失造影三期均呈等增强。恶性组,原发性肝细胞癌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快速整体高增强(见图2),门脉期快速消退,呈现“快进快出”的典型特征。

3讨论

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常规超声由于自身具有无创性、经济性,受到广泛应用,常见诊断方法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二维超声。在诊断中,二维超声诊断是基础,一般能根据典型特征做出初步性质判断,但如果存在较小病灶[3],想要判断病理性质非常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血流信息,显示血管、血流等信号,能够进一步提供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供信息。但是同样存在自身的不足,针对较小病灶、位置较深病灶,彩色血流往往不够敏感,而且不同病变病灶血供还可能存在一定分叉,部分乏血供恶性病变难以与血管瘤等良性病变相区分,因此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研究采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效果有重要意义。

在本组研究中重点分析超声造影诊断价值,并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相对比。研究显示常规超声诊断应用中,其中8例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被诊断为良性病变,灵敏度在100.0%,与以往报道结果相一致[4]。肝脏局灶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均会有不同的血供来源和轮廓,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能够连续检测病灶情况,显示血供特点和血管结构,能够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果,尤其是小病灶的诊断。不少研究学者指出,采用超声造影诊断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5,6]。这是因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灌注特征能够反映出病灶内部组织形态结构,同时也能够反应内部血管形态,对判断病灶良恶性提供基础。超声造影中选择Sonovue造影剂,血流动力学与红细胞类似,因此能够反映出组织及病灶的血供状态,了解新生血管分支、分布情况。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肝脏局灶性病变恶性病灶动脉期快速整体或部分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快速消退,回声低于正常肝组织;良性病灶动脉期周边呈现环状、结节状增强,然后部分或完全向心性填充,填充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高增强,回声等于或高于正常肝组织;因此认为在判断病灶性质时,需要重点关注门静脉期、延迟期病灶与正常肝组织造影剂轮廓的比对。在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对于诊断价值,各家报道不一,有学者[7]认为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要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也有研究[8]认为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价值与常规超声相一致。比较本组诊断结果,超声造影恶性病灶特异性(93.3%)、阳性预测值(93.3%)和阴性预测值(98.1%)均显著高于超声特异性(66.3%)、阳性预测值(51.1%)和阴性预测值(81.8%)(P<0.05)。说明采用超声造影能够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

在研究结果中还可以看到,超声造影同样存在误诊情况,可能是因为同一种病变血液供应方式发生改变,不同病变血供存在交叉,导致诊断错误。何蒙娜等学者[1]在研究中回顾性分析直径3cm的肝局灶性占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等,以直径2cm作为划分标准,发现直径大于2cm患者典型特征表现更加明显,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精确性等均要高于直径小于2cm病灶患者,指出针对直径小于3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恶性肿瘤超声造影门静脉期常无典型表现,认为在诊断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特征综合判断。另外超声造影检查,针对位置较深或者显像困难的病灶,造影结果容易受到影响,缺乏典型造影表现的病变还需需要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超声造影技术还需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相结合,必要时穿刺活检。

总之,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较高,在常规超声发现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后,应选择超声造影进一步做定性诊断。

【参考文献】

[1]何蒙娜,吕珂,姜玉新,等.超声造影对直径≤3cm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38(3):335-340.

[2]王敏,印淑均,杨倩玫,等.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8):2072-2074.

[3]姜彩云,刘春晖,宁春平等.超声造影联合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诊断常规超声难以定性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2):84-58..

[4]张惠,邓立强,向素芳.附睾腺瘤样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J].四川医学,2015,36(12):1747-1749.

[5]赵小东, 冯国隽. 胃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 2016, 37(3):341-343.

[6]张煜,周静,李明星.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272-277.

[7]丁怀银,朱西琪,沈娟,等.对比增强超声造影与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患者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7):768-770.

[8]赵志华,廖锦堂,唐宏伟.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9):637-640.

作者信息:谢宏伟,53岁,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医学院,2004年取得副主任医师职称。长期从事临床超声诊断、治疗、研究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医学论文10篇,曾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荣获德阳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德阳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等荣誉称号。现担任德阳市医学会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德阳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专家组成员、德阳市肝病专委会常委、广汉市医学会医技组组长。擅长腹部超声、浅表器官超声及肝胆胰脾疑难疾病超声诊断。

论文作者:谢宏伟,罗玉兰,蒋冬一,刘星,余红

论文发表刊物:《西部医学》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诊断价值论文_谢宏伟,罗玉兰,蒋冬一,刘星,余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