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能力论文_王显华

如何提升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能力论文_王显华

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傲都乡蒙古族中学 131124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美感创作与享受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情操,激发艺术生的学习动力与美术创新力。

一、观察与欣赏。独立思考与发现问题的过程,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创造的活动,通过视觉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这是审美活动的首要条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美术作品。怎样组织呢?首先,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作品,好的作品具有无限的美感享受。其次,选择的美术作品要丰富且赋有内涵。再次,教师要系统简明地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美感价值、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等,激发学生的审美诉求。

二、传道授业,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美术审美教学中关键性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初步培养了感知基础之后,再次接受教师启发讲解的洗礼,能激发其艺术审美情感的产生,使学生对作品强烈的审美情感与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激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美感的共鸣。

教师的“讲”应该具有专业水平。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欣赏艺术的角度和方式都不相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指导和辅助。要注意讲解中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艺术创作。教师在讲解中要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生动且形象,讲课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在授课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探究与解决问题,获得心理感受的过程,是审美情感的总结与提升,是检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追求艺术的美感。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欣赏者由于各种主观原因、价值观、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的差异,其对艺术的审美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是所谓的审美创造性。在“谈”中就要鼓励学生多说,在课堂中主动积极发言,相互交流意见看法,不断积累经验。长此以往,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学生的创作审美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时代发展对年轻一代的艺术素养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社会对人的艺术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时代呼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论文作者:王显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如何提升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能力论文_王显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