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机械安全技术现状的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论文_彭德军

深圳市世和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生产事业同样发展迅猛。同时,与经济高速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关于机械化生产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于是,深化对机械安全标准化现状的认识是当下安全行业的重要一点,本篇论文首先对机械安全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对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文章主要对此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工作并对于机械安全标准化的趋势进行一定剖析,在实践工作给予一定理论支持。

关键词: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趋势;安全生产

引 言:在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并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注点。安全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中国产业现状来说,机械工业是绝大部分产业的基础。机械安全直接关系到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机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安全学科领域里,对于机械安全这部分,无论是理论体系方面或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同步社会发展,适应行业进步要求,存在的问题急需完善解决。

1、机械安全技术的概念

1.1机械安全技术的国内发展历史

对比国外机械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机械安全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我们在不断的完善发展自身机械技术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国情、与时俱进,学习国外优秀先进的机械安全经验、合理科学归纳经验,行业才会得到发展。

目前我国在机械安全领域方面有A、B、C类三大标准。A类代表的是基础机械的安全标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机械泛指基础机械,其标准适用于所有的机械安全设计。B类代表机械装置中某一个机械特征的通用的安全设计标准。C类,特指专业机械设计标准,其设计标准指的是那些机械技术较为复杂,主要为专业人士所使用的机械的安全设计而制定的标准。三种机械安全标准,范围层层精简。

1.2机械安全技术的国外发展历史

工业最先兴起于国外,他们的机械技术对比国内而言技术较成熟、标准化体系更全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机械的安全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要消除技术方面相关瓶颈。机械安全意识地萌芽最早是为解决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故障。其中,为应对故障问题,美国首先设立了专门的机械安全故障检测小组。由于机械故障小组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瞬间在发达国家范围内掀起对机械故障检测预防的热潮。以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还兴起了关于机械故障检测技术的学术交流浪潮。

1.3机械安全技术的特性

保证机械能够顺利度过该类机械的一般使用期限——是机械安全技术设计最为根本的目标。机械设备的运转是处于人机环境之中,安全角度出发,需保证人机、环境之间的安全、协调之间关系,保证人机本质安全。在设计时要从整体上把握住机械的安全设计,不能够局限于机械的某一个方面。如今正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时期,我们还要能够运用各种科学技术,让设计的机械更好的满足当代的使用需要。

2、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机械安全技术应用的几十年里,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机械安全技术发展很快,许多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2.1 机械故障实时诊断

2.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监测技术日益完善。互联网+机械行业是机械安全领域未来的趋势。在线工况监视与测量技术的实现,为视情维修制度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并且使得实时诊断成为可能。目前国内也已经具备较多成熟的机械故障诊断软件系统可供实用。

2.1.2 故障诊断方法不断创新。

故障诊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灰色分析、倒频谱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全息谱分析等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同时,如超声波技术、及涡流诊断技术、油样分析技术、声发射技术、热象诊断技术等众多技术已趋向成熟。

2.2 机械安全设计

上世纪90年代起,欧盟和美国已经机械安全设计正式列入国家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之中。在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可靠性工程学等学科结合的基础上,从机械结构设计、安全防护、使用信息三方面来考虑机械的安全性。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由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与安全设计组成。

2.1 机械安全科学尚未完全成熟

在国内,学科设置及国家标准中,已经将机械安全单独列为一个学科的存在。但在国内高校开设的安全专业中,机械安全学科的理论知识较少,且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安全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一个行业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把行业经验及时总结归纳,才能更好促进实际工作的发展。

2.2 相关政策及法规尚未形成健全体系

目前国内针对机械安全技术制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在不断完善,但大多是从日常社会工作、生活中遇到机械安全类事故总结出的经验而得,存在某些较隐蔽未发现的漏洞。沿海城市、发达城市经济发达,对于机械安全较重视;内地城市对机械安全的重视程度偏弱。缺少健全科学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机械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2.3 机械安全拥有一定的复杂性

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机械应用,种类繁多、性能不一的机器需要的操作技术不一致,对于操作员的岗位培训和安全知识掌握十分重要,但是全社会的机械安全意识不够,对于相关培训及要求未必时时严格遵守,机械与人之间的安全关系需要更好的磨合,机械安全只有一步步依靠科技科学进化、努力做到“本质安全”,才能迎接行业进步及发展。

3、面对机械安全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3.1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加强机械安全理论的学术研究,确定相关标准。有效扶持高校机械安全学科,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为实际工作的理论指导做基础。重视机械安全人才并且鼓励专业学生的积极就业。加强对设计、研究机械安全工程人才的培养,强化对机械实操人员及技术工人的培训,明确要求各行业在机械安全操作上有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技术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从业资格。

针对国情,结合工作实际,各地应制定、完善机械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要求各行各业遵守。

3.2 政府要加强对机械安全的重视,企业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理论推进需要科学正确的政策引导,同时也需要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资金投入安全领域,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对科研人员也是一种鼓励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机械安全检测、故障预诊断等技术的研究水平要不断深入,专家学者需联合起来攻坚克难,集中力量对机械安全的技术研究。同时行业也要关注机械安全专业先进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本国国情,博采众长、互相学习,推进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进程。

3.3 基于实际制定安全标准

在机械安全标准的应用中,由于标准的修订工作具有时效性,标准无法随意变动更改。此时体现了标准制定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即重视反馈意见。实际做法有定期向相关单位和企业发出征求意见函件,举办听证会听取意见,通过网上民意调查、收集反馈意见。收集好的意见应整理成册,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机械安全标准反馈意见收集办法。

3.4 加大机械安全标准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力度

对安全标准的宣传及落实,确保机械安全标准的实施,全社会范围内应大力普及机械安全标准知识,发挥标准的作用。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标准宣贯和标准化知识培训,派发宣传单走进企业和街道,使相关企业提高标准化意识和安全质量意识,引导企业对标准执行的思想觉悟,促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使社会民众也有机会了解机械安全知识,做到全民拥有安全意识。

4、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一)基于国情和社会实际,跟进国际标准化进程,是我国实现机械安全标准化的前提之一,也是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国际安全标准化日益发展迅速,各国或者地区掀起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的潮流,全球安全标准一体化趋势持续推进。在目前的机械安全行业中,部分国家已采取国际标准作为衡量本国机械安全的关键性指标。这不仅是全球机械安全标准规范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国际标准在协调各国或者地区间机械安全标准的能力认可,巩固了其全球化的国际地位。顺应潮流,我国也积极融入到国际趋势中,参与国际或区域组织关于安全技术标准的起草及修订。

(二)在机械安全标准化方面,不仅在设计安全方面要有把握,更有对于制造、使用等环节中安全标准的考衡。实际上,机械在使用期限内,需要考虑到制造、安装、使用及维护等连锁环节的安全问题。传统的机械安全标准化主要侧重点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安全性上,即重点在于化解机械本身的安全问题,并尝试通过良好的机械设计举措以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而,人们对于机械的使用日益广泛,如今的安全标准化逐渐向使用、制造环节规范要求。对于机械安全标准需要高质量高要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适应发展需要,机械安全标准化从设计安全向产品安全迈进。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安全标准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此同时,国际上的机械安全标准化进入新阶段,这给我国的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交流。但是,我国的机械安全标准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同时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对国外先进经验吸收其精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以此推动国内机械安全标准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促进机械安全的一些措施[J].刘文龙,张宏. 价值工程.2013(26)

[2]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J].张红革,冯光明,窦海燕,李五毛,孟珂. 科技与企业.2012(21)

[3]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代猛. 企业研究.2012(16)

[4]我国与欧盟机械安全标准体系对比研究[J].刘唐书,刘毅,杜亮. 广东科技.2011(18)

[5]浅谈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楼春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9)

[6]国内外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 塑料制造.2008(10)

[7]对机械安全技术现状的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J].郝凌峰,张景林. 机械管理开发.2008(01)

[8]浅谈我国当前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王洪斌,浦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9]我国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及展望[J].黄祖广,赵钦志. 电器工业.2006(05)

论文作者:彭德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对机械安全技术现状的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论文_彭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