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科学的调度和管理,不仅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应用,更对于保证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和运行方式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从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本身的角度上来讲,其工作开展中也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求,只有切实针对风险和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完成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调度任务。
关键词:配电网;安全调度;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常见问题有最基础的人为问题、最主要的设备问题与最难控的环境问题。为此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对员工、设备的管理,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顺利性、安全性,同时加强环境监管以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必须制定故障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提高对故障的控制与解决能力。
1加强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必须做好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电力调度工作内容复杂,对调度人员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社会用电量加大的条件下,如果在调度工作中发生失误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做好电网调度运行安全管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可以有利于企业了解电网系统的各项功能,调度人员对于电网运行情况做好准确的记录,在交接班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下一个值班人员,可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项功能的分析能最大限度上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其次,电网调度运行中调度人员是否正确记录电网调度运营记录关系到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质量,为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要求调度人员必须根据规章制度开展作业。
2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2.1人为操作风险
在电力调度管理中,人的影响因素最为显著。在以往的调度管理中,存在人员交接班未做好工作交接,导致调度操作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而且电力调度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工作态度等,都会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调度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对系统故障隐患作出有效分析和解决。如果工作中仅凭工作经验处理系统问题,未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也会增加系统安全风险。
2.2设备运行风险
电力调度系统中的设备运行安全是系统运行安全的先决条件。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电力设备,有一次设备,也有二次设备。因此,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也较为复杂,再加上设备老化、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电力调度设备运行风险较高。需要建立长效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提前发现故障隐患,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2.3管理制度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是一项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工作,必须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规范化开展。但是从目前电力调度运行的制度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制度更新不及时的问题。由于电力调度运行环境变化较快,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都需要对相应管理制度作出调整,明确岗位责任,对调度人员作出激励和约束。管理制度的更新滞后,则会增加电力调度运行风险。
2.4系统内部风险
系统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的新型风险问题。在机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趋势下,对电力调度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系统软硬件设备存在安全漏洞,或无法正常发挥故障报警等功能,也容易发生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事故。比如系统停电时没有及时切换到临时电源,导致设备暂停运行,失去保护能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防范措施
3.1加强设备的维护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也都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定期定时进行维修,有利于提高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相关问题并进行解决,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此外,电力设备运维人员加强对设备进行巡视,定期做试验,相关隐患需要做好记录,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需属地供电局生产管理部门配合,则需要及时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以强化对设备的维护,确保电力调度设备的完好。
3.2提高安全意识
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中的有关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一,思想与专业技能差异较大,从某些角度来说严重阻碍了电力调度工作的良好展开。因此电力企业应注重对内部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有关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举行专业知识的讲座,及时提升其文化水平,提升知识储备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得工作人员对于电力调度工作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明确掌握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原理与工作内容。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可以选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并组织有关专业的能力评比,在有效增加员工知识的同时,能够促使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积极推动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不断优化操作技能与方法,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企业应提高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预见能力,对于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及时解决。例如在雷电季节里,应积极做好防雷准备工作。并在进行现场处理电力调度事故时,了解并掌握现场的天气地理、水文人文等信息,从而确保对事故发生原因及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读,从而与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快速而科学的建立解决方案,减少企业损失。
3.3提高电网调度人员的素质
目前在我国电网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情况是部分电网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调度员在值班期间负责对所辖设备实施调度、监视、控制,是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员,保障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环保运行,如果操作失误,将会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发生重大事故。因此供电局要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开设有关的专业性的课程,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在发在电网事故和设备故障时有快速应变能力,使调度人员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工作。
3.4加强学习跟进
强化电力调度运行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学习预防事故措施和处理原则,要求电力调度人员严格执行调度事故预案学习,定期举行相关事故预案的编制评比,组织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与职称考试。还要定期组织进行事故处理演习,通过每次的演习提升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对风险的认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不断提升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的协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3.5加大经费投入
在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的高速时代,电力系统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有效规避风险,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将其应用在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在设备的采购和安装过程中,要将安全因素视为首要指标,不可贪污公款,以权谋私,不可以次充好购买不符合规定的设备,在安装中也要按照要求和规定进行,不可为节省时间和材料省去重要步骤,损坏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后期还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对数据和故障做台账,为后续排查、检修工作好做先前准备。
结束语
综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加大,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电力调度运行的特点,深刻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故问题,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事故处理风险意识,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保障每个指令的正确合理,保障每次检修的积极到位,同时做到积极防控,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与持续。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电力调度运行操作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J].电工技术,2019(02):59-60+65.
[2]李之奇.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79-280.
[3]王杰.浅谈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通讯世界,2018,25(12):164-165.
[4]曹山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决策探索(中),2018(12):9.
论文作者:蔡兴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