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法浅探论文_刘海燕

素描教学法浅探论文_刘海燕

刘海燕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及第中学 262400

摘 要:目前的素描教学往往是按照全因素素描教学方法进行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在训练中强调“全因素”的作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原来的“全因素”教学模式,把素描教学分成几个环节进行,使总体目标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最后达到总体要求。

关键词:全因素素描 结构素描 临摹传承

一、在教学中及时发现与剖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首先对现有的全因素素描教学模式进行剖析,结果得出:传统的素描教学从全因素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弊端在于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尽管传统的素描教学在内容难易、繁简上也有相应的按排。但还远远没有与学生的基础现状相接轨。因为,“全因素”素描除了要研究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还要表现物体的空间、光感、质感、量感,以及主次、强弱、虚实的节奏变化。这其间,既有本质因素,也有非本质因素。学生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开始就使学生陷于一种被动状态,疲于应付,不知如何处理作画中的许多问题。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原来的“全因素”教学模式,把素描教学分成四个环节进行,使权总体目标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在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最后达到总体要求。

二、素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与表现是素描成败的关键。在传统的素描教学训练中,往往只注重表现技法的传授而忽略了观察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结果使很多人走了不少弯路,往往是等错误出现之后才来纠正,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养成一种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作画的先导,要让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分析、比较、表现对象的习惯。

观察和表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观察只有依赖具体的形象才能比较。通过这种可视的比较才能进一步地促进细致的观察。在具体的观察和表现中我根据自己的作画经验,总结出一套具体的观察和表现的方法,特别是在观察中加入一套类似“经纬网”的视觉定位系统,来确定物体的各关键点、转折点。由点到线,确定画面中的水平线与竖直线,对于一些倾斜线我们可用“座标法”来帮助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倾斜线的底端,设立假想的坐标,然后看它与横轴或纵轴所成的角度,由此来确定它大致的走向,再借助于画面的参照物或辅助线来定点;对于曲线的定位,可先化曲为直,变圆为方,然后借助于参照物,由抽象向具象转化;对于偏差的纠正,主要靠整体的比较、对比,参照前面的“经纬网”与参照系来调整。在作画开始的初步,无论是从观察到表现,还是由具象向抽象转化的过程,在深入刻画的过程中都是由抽象向具象转化的过程。对于观察方法的培养,还应注意目测训练和视错觉的一些理论学习,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三、关于临摹

临摹在学画的初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习技法的有效途径。选择临摹入手有可效的减少盲目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成熟技法。对于这里所说的临摹,也不同于一般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首先要读画。“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只有看得仔细,才能临得象。“读”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不仅是要靠眼睛观察,而更重要的是思维。两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利用的,这也就特别强调了思维对作画的能动作用,同我们前面提到的观察方法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把这种特殊的“看”称为“读”。这种读是要领会存在于画内的艺术韵味、表现技巧、处理方法、形体塑造、空间处理等,做到以目导心。这在对临中是很重要的;其次是背临。是先对范画仔细揣摩,做到全神贯注。然后离开范画逐步追忆,边忆边画,画完依范画对照,总结正误,如循环往复,方熟能生巧。这就要加强对范画的印象,免得独立作画时,手足无措。在临摹时,结合个人的爱好,有选择的确定目标和榜样,向大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在画面上同它们对话,同他们交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成就感。容易产生兴趣和爱好,使学生顺利地向写生过渡。

四、结构素描是解决造型的有效手段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描技能后,就要进入结构的写生训练。这里之所以选择结构素描作为写生的开始,是由结构素描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由结构素描入手,可避免“全因素”素描中“非本质”因素的影响,降低作画难度,突出对客观物象的理解认识和表现,强调理性分析。有利于学生对物体的形体结构的认识,提高造型能力,加强透视知识在素描中的运用。又由于结构素描失去了“调子”这把保护伞的掩盖,使用面中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容易及时发现并解决。

五、关于调子素描

作为素描训练形式的终极目标是调子素描。这种素描是其他形式的素描所无法取代的。因为我们在不同的绘画中,除了要解决物体的本质结构外,还要解决诸如光感、空间感等非本质因素,但这些非本质因素必须依赖于调子塑造才能得以呈现。而且为将来学习其他画种奠定基础。而调子素描通过对投到物象上的光影变化的观察和表现,可以逐步理解形体的各种体面关系,以及在二维空间的再现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从结构素描进入调子素描的,因此学生不用为物体的结构造型耗费过多的精力,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调子的变化以及由光影引起的空间感和物体的质感变化上。这样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学习。

论文作者:刘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素描教学法浅探论文_刘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