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赵益银

赵益银

(广西横县横州镇卫生院,广西 南宁,530300)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48例,治疗方法为注射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常规组44例,治疗方法为注射生长抑素。通过不同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以及治疗副作用发生的情况。结果 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干预组患者24小时止血率和总止血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一周再出血率则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P<0.05),干预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对比发现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远远优于使用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虽然干预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概率大于常规组,但是副作用反应较小,所以以后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时,应当优先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

目前肝脏疾病正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1],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而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2],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所导致,首次出血致死率高达50%,并且容易出现多次出血的情况,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控制为主,现在我们就应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并且与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0.01~2016.01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33例,年龄在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46.7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16例,肝炎导致肝硬化的有30人,酒精性肝病病导致肝硬化的有10人,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有4人;干预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肝炎导致肝硬化的有34人,酒精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的有10人,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有4人,两组患者在年龄、肝功能、出血量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以上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可以确诊均患有肝硬化静脉高压症,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确定所有患者均患有静脉曲张,共有58例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病史,其中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48例,常规组44例。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表1.两组患者情况统计表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补液、抑酸、营养支持等治疗。

常规组:主要采用注射生长抑素的方法治疗,其操作方法为首剂量250微克进行静脉注射,然后6毫克加入5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微泵注射并维持24小时。根据临床情况确定止血时间。

干预组:主要采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方法,其操作方法为在15分钟内采用静脉推注的方法推注6单位垂体后叶素,继以0.02单位每分钟的速度持续滴注24小时。

1.3评价指标[3]

所有患者均记录24小时止血率、总止血率、1周再出血率以及副反应率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2.1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干预组患者24小时止血率和总止血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一周再出血率则低于常规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2对照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可以发现干预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

表2.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注: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肝硬化[4],此种疾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一般比较突然,出血量比较大,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该种疾病时,使用三腔两囊管的临床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比较大[5],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将门静脉的压力减到12毫米汞柱以下,这样可以有效的对静脉曲张出血进行预防。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用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干预组患者24小时止血率和总止血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一周后出血率则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P<0.05),干预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本研究中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进行治疗,临床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垂体后叶素具有使小动脉产生收缩的作用,使内脏的血流得到减少,同时,垂体后叶素还可以使奇静脉、胃左静脉的血流量减少,由此使得曲张静脉内的血流进一步减少。使用小剂量的垂体后叶素可以对全身的血流产生持续的作用,副作用发生较多,但是反应都比较小,基本都在可以接受和可控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远远优于使用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时,应当优先使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薛翠英,王小华,宋慧芳,等.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2):73-74.

[2]燕善军,马振增.生长抑素和垂体后叶素对兔门静脉压和肠系膜上动脉压影响的研究[J].胃肠病学,2011,16:29-31.

[3]郭莲怡,王桂君.生长抑素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32):2998-3000.

[4]徐法贞,周爱军,李桂芹,等.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20例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5):324-325.

[5]孙雷.微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2(33):6284-6285

论文作者:赵益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  ;  ;  ;  ;  ;  ;  ;  

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治疗临床研究论文_赵益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