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环保之路”论文_于金龙

浅议“环保之路”论文_于金龙

彬州质安站

生态环保,这个字眼也许是当前中国提的最响亮的名词了。这也是形势所迫,政策偏重一偶的举措。面对北方的空气质量(尤以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地区最为严重)不断恶化,雾霾天气不断增加,政府一次次的加大环保的力度。只从这个部门的设立,名称变更,便可见国家的决心不是一般。

八十年代以前,我国还处在农业大国的基本生产状态,工业化发展缓慢,经济薄弱,人民还处在解决不了温饱的自然生态下。民以食为天,发展农业,开荒种地,多打粮食,石油、煤炭是工业的血液,也处在贫血的工业化时代,环保根本不是什么问题。那时还没有专设环保部门机构,随着改革开放,工业化快速发展,深圳速度引领全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到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环保与建设并行,成立了建设环保部,在搞建设的同时,也抓环保,对环保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是以建设为主。九十年代后期到两千年,随着经济不断壮大,国力不断提升,钢铁、煤炭、石油产量不断提升,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冲击不断增大,政府对环保有了进一步认识,为加大环保管理,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此有了专门的环保机构,环保有了专门的部委设置。到2010年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快速迅猛发展,中国经济不断壮大,环保形势越来越严重。为此成立了国家专门的环保保护部,使环保更提高了一个等级,加大力度,已刻不容缓。到前两年,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已跻居世界第二,这时环境问题已严重到不仅仅是管理保护的问题。生态平衡、生态恢复、生态治理,已刻不容缓。“雾霾”这个词眼,占据了环保的重要位置,抢了环境的首要字眼。于是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部,这已是国家重要的一个部门,可见环境当前的严重性。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

然产物。改革开放,南方经济开始活跃,“三来一补”模式以及全国人力、物力聚集产生的深圳速度,都是在影响环境破坏生态的过程中凯歌前进。大量的能源、电力、煤气都要从北方产出运到南方支持发展。南方的经济发展才得以迅猛快速提升。只是南方固有的自然条件(雨水充足、植被茂盛),大大地掩盖了这一幕。广大北方承担了过度开采带来的自然报复(北方本来就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风沙大,植被少),造成了今年北方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表观上是北方的钢厂、煤矿、石油开采、煤油、火电等基础产业,能源化工,重工业造成本地环境恶化,实际乃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结果,这个代价应由全国来承担,不能简单的由这些企业、地区来承担,这是不公平的,也是制约南北经济平衡缩小差距的重要因素。

这两年,关、停、改北方的这些企业,使北方本来就脆弱的工业经济基础受到了沉重打击。本如雨后春笋般刚长起来的幼苗就这样一个个被铲除了。相比于南方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经济,因环保裁剪几根树枝,又能伤害多少。这也是政府部门当前应深深考虑的问题。北方的环保确实恶劣,要加大力气治理,但不是简单粗暴的堵、关、停,要疏导,要改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这些费用,更多的是要从南方的经济中提取补充。就如同养路费一样,对南方的企业多增加环保提取费用,专项弥补北方环保,才能平衡经济发展,真正打赢环保战,保卫蓝天,有效治霾,净化北方,乃至全国的天空。

当然,环保之路漫长复杂,不是简单的单一工程,这需要全国人民统一行动起来,人人增强环保意识,留的青山绿水给子孙后代。当然更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平衡好各种关系、利益,引导个人,集体、国家为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完善健全环保法律体系,依法环保。这所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个口号,也是我们中国人,中国社会发展的座右铭,值得每一个人深思、铭记。

论文作者:于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浅议“环保之路”论文_于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