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随访对老年肺结核病患者复诊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陈学君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老年肺结核病人复诊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本科85例老年肺结核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住院时均进行健康指导,建立个人档案,观察组在出院后2周、1月、3月、6月采取出院随访。结果:复诊率对照组为59.5 %,观察组为83.7%,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复诊的患者中按医嘱服药的对照组为71%,观察组为94%,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院随访能增加老年肺结核病人的复诊率和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 出院随访;老年肺结核;影响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50-02

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0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的总和[1]。随着全球人口老年化,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护理,避免并发症,提高老年肺结核的生活质量尤其重要。我科对2012年01月~2014年12月住院后出院的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出院随访,提高了病人的复诊率和用药依从性,大大提高了老年肺结核病人的治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1月至2014年 12月在我科出院的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85例,其中男69例,女16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年龄68.3岁,所有患者均是初发和原来治疗后迁延的患者。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址距离医院远近、经济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消毒隔离几个方面。对照组出院时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出院时间、入院诊断、出院诊断、联系电话、病情症状、服药情况、生活方式、复诊时间,出院时在出院证明上记录服药情况和告知复诊的时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专人负责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分别对患者出院后2周、1月、3月、6月的病情症状、生活方式、用药情况、是否按医嘱服药、提醒复诊时间、健康知识宣教方面进行随访。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及时复诊率

观察组的复诊率达到83.7%,对照组59.5%,χ2=6.14,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时间长,痊愈较慢,特别是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减弱,又合并有其他疾病,而且,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大,致使一些患者难以坚持用药,从而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所以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服药期间的的随访与鼓励相当重要,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新鲜,积极的配合治疗,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疾病的复发率。

3.2 出院随访是指医院对出院患者以电话邮件、上门回访或其他方式和患者或其亲属联系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方法[2]。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3]。老年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差,不能正规治疗,引发了两多,即耐药多、慢性排菌多,给患者自身及家庭社会带来极大危害。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通过出院随访后患者复诊率和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出院随访具有重要作用

出院随访能了解病人的真实需求,贴近患者的生活,对于他们的提问一一作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针对性进行心理指导和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同时通过随访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护士单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交流技巧,通过出院随访,延伸了老年肺结核出院后的治疗和护理,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加强了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平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为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的空间。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也为医院带来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0.

[2] 何冬梅,辛月,李群等.电话随访对留置双J管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5):2175-2178.

[3] 冯玉华,孙荣华.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2,6( 18) : 115.

论文作者:陈学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出院随访对老年肺结核病患者复诊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陈学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