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田瑞彬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田瑞彬

田瑞彬 河北宁晋中学

摘要:目前,高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快乐学习,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兴趣、情境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正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使之符合预定的目的。面对新课标的特点,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学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生有了浓厚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①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引言、小故事、实物模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多种情景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②兴趣的形成往往是通过满足感的实现而实现的。在平时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好的思路、好的解题方法、好的设计判断、有新意的理解或解释、好的学习习惯等,在课堂或课外及时做出表扬和正面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哪怕是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回答。使学生有一种被肯定的满足感,激发学生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巧妙启发,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巧妙设疑的方法。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教师更应精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或者趣味实验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过氧化钠的性质之前可以做趣味实验: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过氧化钠进人脱脂棉中,用摄子将带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轻轻卷好,放人蒸发皿中,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现象:脱脂棉燃烧了,学生会很好奇:难道老师有特异功能?接着再做一个实验—滴水点灯,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做,同样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过氧化钠进入脱脂棉中,用镊子将带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轻轻卷好,放人蒸发皿中,用滴管滴几滴水,观察现象:脱脂棉也燃烧起来。带着这些疑问,这时候教师可以讲解过氧化钠的两点性质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通过实验会加深学生对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其次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和迁移性。启发性就是指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迁移性是指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高中化学要注重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较为关心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的,深层次挖掘物质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在收集的资料中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学生熟悉、并包含多种知识元素的生长点的现实作为“生活素材”,同时将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实验放到学生生活中去,要求学生去留意身边的物质,观察现象的变化,促进学生学会主动观察,养成积累的习惯。例如学习“化学反应原理”里第三单元中的《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笔者设计自主观察和合作探究的交流教学模式。笔者提前将教学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记录提纲的要求,做好每次的观察和记录,最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到金属腐蚀的真正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与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交流,这样,很多学生增加了观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留意和观察周围的化学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做好观察、实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发现、探索和验证事物最重要的手段。探索性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亲身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授过程中笔者常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设计成探究性试验,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并用实验来论证其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我让学生讨论若自己是科学家,打算如何探讨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提出假设,在充分讨论后利用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结论。这样,把传统的“看一步做一步”的实验方法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较大程度地排除了一般学生实验在操作和结果上的局限性,而且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升华和拓展,把已有的知识变“活”,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且能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潜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学习新理念,呈现新姿态,探索新教法,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有全新发展。

论文作者:田瑞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田瑞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