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_心理学论文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_心理学论文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取向论文,心理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心理学在近二十年里先后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postmodern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和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等新的研究取向。这些新取向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兴趣和关注,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些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以至于演变成了三种心理学的新运动。本文将沿着批判与重建的视角,对这三种研究取向进行评述,并就其影响力及对心理学整合的可能性提出我们的观点。

1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与批判

1.1 后现代心理学的反思与批判

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心理学便进入到了现代主义取向的发展时期。现代主义取向尽管始终处于派系林立、纷争不断的格局,但确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即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信奉经验主义以及个体的中心地位。[1] 而以格根(Gergen,K)、肖特(Shotter,J)、伯特(Potter,J)为代表的后现代心理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刻地解构与批判。

1.1.1 反主客二元论 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现代心理学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2] 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1.1.2 反实在论 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自身独特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后现代心理学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以某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学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1.1.3 反科学至上论 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即使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的人文主义心理学也并不反对科学的价值,相信科学最终能为揭示人的“内在本质”服务。后现代心理学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3] 后现代心理学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

1.1.4 反个体中心论 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与理性,将个体心灵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与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升。后现代心理学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后现代心理学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1.2 积极心理学的反思与批判

积极心理学认为,科学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主要使命:①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②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③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而实际上,二战以后的西方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如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等,心理学正在变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积极心理学称之为病理性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赛里格曼(Seligman,M)认为,消极心理学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因为它导致了“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4]

赛里格曼认为,消极心理学的确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譬如今天的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显然是消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但另一个事实却是尽管今天的人们比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和物质享受、更优良的教育和娱乐,而心理疾患者的人口比率却也在成倍增长。其原因就是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外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解这些心理与社会问题,期望通过问题的消解便自然而然地为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

实际上,消极心理学的盛行是由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悲观主义人性观所决定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20世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学派,对于人性存在一个相似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是被动的、消极的: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人性论和消极心理论。其研究视野指向于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认为消极心理学的这种研究取向背离了心理学研究的本意,因而也将难以实现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价值和社会使命。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样祛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

可见,同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彻底反动不同,积极心理学主要对二战以后西方心理学中悲观的、消极的研究取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在其理论建构和研究实践中仍然承继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诸多合理成分。

1.3 进化心理学的反思与批判

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心理起源观主要有两种倾向,即内源决定论与外源决定论,进化心理学者对二者都持批评态度。首先,进化心理学反对内源决定论,主张尽管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并不是如某些内源决定论者所言——受某种盲目的本能或内驱力驱使,而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相对于内源决定论,进化心理学更反对外源决定论。外源决定论对于心理机制的基本预设是人生来是一个“白板”,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进化心理学称之为“标准的社会科学模式”。这一模式认为,只有文化才能解释人类行为、思想等方面的群体间差异和内群体相似性。其理由是:(1)儿童与成人心理结构的复杂性不同;(2)跨群体心理与行为在儿童期表现出相似性而到了成人期才表现出差异性。进化心理学认为,仅由此就得出人的心理源于社会文化或社会学习的结论乃是一种荒谬的推理,这就如同认定成年女性乳房的发育是本地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和公众表征影响的结果一样可笑。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心理和生理机制并不都是与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而是在人类发展的某个时期出现的,是进化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把自己界定为认知科学阵营中的一个门类,但却并不认同认知心理学关于心理、意识内在机制的预设。在认知心理学那里,人从被看成“白板”到被看成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计算机”。进化心理学在吸取了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原则的同时,舍弃了有关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是按照同样的信息加工原则进行反映的预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化心理学不仅反对所谓标准的社会科学模式,其实也包含对认知心理学的扬弃和批判。

进化心理学认为,现代心理学取向常常采取二分法,把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生理与文化、本能与推理等对立起来,从而强调某种因素而否定另一种因素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武断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思维模式。有机体的任何表现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任何群体间差异和内群体相似性都是基因和为基因提供输入的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环境和基因一样也是进化的产物;有机体的遗传素质是环境因素起作用的前提。

2 三种研究取向的基本特征

2.1 后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后现代心理学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体系,如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话语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等等,其中,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处于中心地位。这些理论观点以对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解构和重构为特征将它们维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取向。

2.1.1 主张心理的社会建构性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只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不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摹写”,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的中立的“发现”。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3]

2.1.2 强调互动的源泉作用 “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都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后现代心理学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即便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5]

2.1.3 关注话语的建构中介意义 话语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后现代心理学主张,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心理。社会建构论者肖特指出:“……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6] 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

2.1.4 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 后现代心理学普遍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只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无法对人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地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由于心理是个体与社会互动历程中形成的话语的建构和产物,话语同行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操作特性,所以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心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因此,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赛里格曼、卡里曼(Kahneman,D)等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2.2.1 积极的价值观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他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心理学应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发掘人的这种积极力量而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基于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取向,积极心理学者致力于对常人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研究,同时也不回避对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界定和研究心理健康,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认为心理问题本身尽管不能为人增添力量或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却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力的机会,人积极心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应对和消解心理疾患的过程。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一句话,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建构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就在于探明如何在人身上培养或发掘这些力量和品质。

2.2.2 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研究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尽管一些积极心理学者强调心理、人格的积极性和内在性,但即便是对于个体层面的研究,他们也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等)之于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和心理治疗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意识和经验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的经验。因而群体和社会层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2.3 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依然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目前有关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大都采用的是访谈、调查、量表等研究方法;而在有关积极情绪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以及有关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等则经常采用实验法或实验法与访谈、量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已有一些学者主张积极心理学也应当借鉴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继承质化研究的一些优势与长处,以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2.3 进化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进化心理学主要是探索人心理机制的形成及其影响的一种研究取向。它在批判心理机制的传统理论和观点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和方法,试图用进化、适应和自然选择来解释人类信息加工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3.1 心理机制是进化的产物 进化心理学认为,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即心理机制的产生及其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人类行为、身体和生存策略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样也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策略方面留下印记。因为外在环境输入是通过认知过程来产生外显行为的,所以进化与行为间偶然的联系也是通过心理机制来完成的。换言之,自然选择不仅发生在身体、器官和行为层面,而且也发生在认知层面,信息加工过程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而不断的进化。考斯麦茨(Cosmides,L)认为,过去在对有关人类行为的进化过程的研究中,心理机制是被丢失的环节,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在于探索进化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在行为与进化之间起中介作用的。[8]

2.3.2 心理进化源自压力与适应 考斯麦茨、布斯(Buss,D)[9] 等进化心理学者认为,心理机制是在人对压力的适应与选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进化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生存的压力。早期人科为了搜寻食物可能就已经拥有了某些基本的心智功能以适应对食物的搜寻,而自打人类祖先从丛林转移到草原,就将面临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狩猎、采集与自保迫使人类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同时对更加完善的知觉能力系统、记忆系统、逻辑思维系统的要求也迫使人的各种生理器官不断进化、选择和适应,与之相依托的心理机能也随之得到进化和发展。(2)群体生活的压力。稳定的社会群体的出现为早期人类带来了强大的选择压力,并直接导致自我意识的进化和发展。群体生活为人类带来了合作与竞争的压力。一方面,个体因为具备对于合作的出色认知与适宜的个性品质从而得以获得食物、配偶以及免于捕食者的伤害等,进而具有了再生产的优势;反之则可能被淘汰。另一方面,成功的竞争可能增强群体繁衍后代、保卫领土资源、提高子孙后代达到再生产的成熟期的机会。(3)繁衍的压力。从进化的角度看,生存只是一个前提,繁殖比生存更重要。要成功地繁殖后代,就必须解决同性竞争、配偶选择、怀孕、配偶保持、亲本投入、额外的亲本投入等问题。早期人类在面临和适应这种繁衍压力的过程中,历经大浪淘沙、自然选择,使得那些生殖能力突出、体能体魄强健、才智出众、个性适宜的个体或族群得以延续和壮大,从而也使相对优越的心理机能随之得到遗传性或获得性进化。

2.3.3 心理机制是“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 进化心理学主张心理机制是大量特殊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处理机体面临的某种适应问题的机制——“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该结构是由“一簇特殊化的机制——即具有领域特殊的程序,对领域特殊的表征进行操作,或同时这两者——所构成的。”[10]“我们的认知构架类似于成百上千个具有专门功能的计算机(常称为模块)的联盟,被设计来解决对我们狩猎—采集的祖先来说是特有的适应问题。每一个这样的装置都有其特定的程序,并对这个世界的不同部分施加自己特有的组织。存在着为语法归纳、面孔识别、船位推算、解释物体以及从面部来识别情绪的特化系统。存在着探测生命体、眼睛注视方向和欺骗的机制。存在着‘心理理论’模块……多种多样的社会参照模块。”[11] 每一个领域特殊的达尔文模块都致力于解决在我们祖先得以进化的环境中的信息处理问题。考斯麦茨形象地把各种心理模块间的关系比喻为“瑞士军刀”,即人的心理也是由一些认知工具(即模块)装配而成的,每种心理模块都有特定的功能。支配人类认知结构的许多达尔文模块都是选择的产物,是在人类进化历程中由自然选择而发明的类型,是人类面临和解决各种问题和压力状态下适应与进化的结果。

2.3.4 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者反对外源决定论,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内源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者。他们主张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它对于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高度敏感;社会环境则影响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强度以及频率。二者的互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1)从历史的角度看,心理机制进化的动力之一就是人类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自然选择以及人对于这种压力的适当反应所带来的遗传性或获得性进化本身就充分显示出心理机制的环境制约性;(2)从现实的角度看,环境因素对心理机制的表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首先,文化背景影响心理机制表现的阈值。其次,个体的发展经历使其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第三,情境输入影响心理机制的激活。

3 启示与评价

3.1 反思的意义在于超越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心理学从未停止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反思和否定是心理学得以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然而经历了百年发展之后,人们发现冯特以来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有使心理学走向衰微的危险,内源—外源论“两极摇摆”之势使心理学面临无休止的分裂与对抗,学科的过度分化使心理学失去了研究核心,浩如烟海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却难以帮助人们有效解决现实问题。面对心理学所处的尴尬局面,以格根、赛里格曼、考斯麦茨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当代心理学家再一次举起了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的大旗。力图以批判为先导,重新建构心理学“大厦”。

积极心理学是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进化心理学是对内源—外源论的反思,后现代心理学则是对整个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的反动。尽管这三种研究取向在反思和批判的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但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首先,在人性观层面,这三种研究取向大都反对人的“机器”预设或“动物”预设,强调人之为人的独特性——“人性”:后现代心理学将人性理解为人的社会建构性与互动性;积极心理学则把人性理解为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和积极力量;进化心理学则把人性理解为人类对生态学与社会压力的适应与选择。其次,在心理观层面,最为激进的批判来自后现代心理学,他们彻底抛弃了实在论、主客二元论等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赖以生存的心理观基础,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相对于后现代心理学的彻底反动和无情解构而言,似乎更多是对传统心理观的调和与修补。第三,在方法论层面,西方主流心理学实证霸权倾向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激烈批评,质化研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总体表现为强调不同研究方法的对话与融合。其中后现代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正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向融合:前者从偏重质化研究逐步走向对量化研究的关注,后者则从偏重量化研究逐步走向对质化研究的重视。第四,这三种研究取向都希望通过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从元理论高度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超越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两种文化的长期分裂与对峙。

3.2 影响与问题并存

这三种新的研究取向对西方心理学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而其中最大的冲击当属后现代心理学。在后现代心理学的视野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脱离话语而独立存在的“心理实体”,心理现象是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话语建构。心理学研究不再是有关心理本质的事实和规律的探讨,而是对特定文化历史条件下的话语进行分析。这种论点显然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彻底颠覆。后现代心理学主张放弃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强调知识依赖于群体的互动,科学活动因而也受制于群体的规则和规范。这对于克服经验主义的弊端,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后现代心理学强调心理、知识产生的建构性、互动性,这种观点启示我们以更广的视角审视主体的认知过程在知识获得中的作用,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主体自身因素对知识的影响,对于克服机械反映论的观点和个体主义倾向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动,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积极心理学既吸收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与心理观取向。尽管它对传统心理学存在批判,但不同于后现代心理学的无情颠覆:其批判主要集中于研究对象、内容和价值观层面,相对于批判,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似乎更倾向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和纠偏,强调汲取现代主义心理学两种对立文化取向中各自的精华。积极心理学的这些突出特点是其一经产生便受到广泛关注和迅速传播的根本原因。

进化心理学所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其对心理实质的界定。进化心理学主张心理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面对生态学和社会压力,经由自然选择、适应和进化而来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是由“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该主张有别于西方传统心理学有关心理的已有的认识和界定:既不同于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外源决定论,也不同于各种内源决定论。尽管进化心理学者称自己的理论隶属于认知科学范畴,但同认知心理学在对心理实质的理解以及研究的内容、视角、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本质的不同。另外进化心理学从生命科学的视角,将心理定位于人类进化的结果,这无疑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视野。且不论其观点是否正确,这种元理论层面的探索本身就是有益的,也是具有建设性的。

当然,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都各自面临诸多问题和批评。后现代心理学由于观点的激进从而招致的批评最多:后现代心理学对于知识、真理、心理的相对主义观点,很容易使其陷入虚无主义和怀疑论的泥潭。该取向(尤指伯特等人的“话语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仅存在于人际之间,所谓的心理现象只不过是话语建构的产物也容易使人从中看到激进的行为主义的阴影,“一些批评者认为后现代心理学只不过是‘新瓶子装旧酒’,是打着后现代旗号的激进行为主义。”[1] 积极心理学现存的问题也很多,有待发展的研究领域也不少,诸如文化霸权问题、成人化研究取向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方法的整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和面对心理学已有研究成就问题等,都是该研究取向面临批评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进化心理学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其中受到批评最多的是方法论问题:虽然进化心理学者坚持认为自己是认知科学阵营中的一个门类,采用的是发展了的认知科学的方法,但许多学者认为所谓进化心理学方法实质不过是一种进化史的研究。进化心理学主张心理机制是古人类对于压力的适应与选择,相反的研究则认为对生物体目前的生存与繁衍发挥特定功能作用的机制并不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外,自然选择的机制不能解释现代文化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即使承认心理机制的进化假设,进化心理学单纯强调源于生存和繁衍在适应和进化中的作用而忽视文化的影响,将无法很好地解释文化差异以及现代文明高速演进的事实。

3.3 整合基于宽容与对话

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都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但事实上,尽管它们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他研究取向少,况且这三种研究取向本身就很难走向统一和融合。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饱受指责和批判,但并不会因此而退出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舞台,相反如果能够及时对其存在的偏差做适当调整,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三种新研究取向的出现不大可能带来西方心理学的整合或统一,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已有的分裂与对峙局面。

我们认为,作为一门新兴边缘科学的心理学受制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交互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进展还远未达到对真理的完全把握,加上研究者的视界差异,心理学不同文化阵营的出现及其冲突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走向。分裂与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人们不必奢望出现一位划时代的“英雄”,高举“真理”的大旗,使心理学走向一元和统一。不同的研究者阵营应以理性、宽容、合作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研究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事实上,不同的研究取向间的对话和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表现。如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方法,后现代心理学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Friedman,H)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 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后现代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建构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还如积极心理学尽管极力批判传统心理学的悲观主义研究取向,但也在相当程度上汲取了主流心理学的精华。再如一些进化心理学者(如布斯[13])还注意从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的成因与机制问题并取得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构成进化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的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和基因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现代主义心理学所重视和利用。凡此种种都说明,虽然在短期内不同研究取向实现完全融合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本着理性、宽容的态度,不同取向间的对话和合作完全可行。实际上,也只有通过相互借鉴,不同取向方可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超越。

标签:;  ;  ;  ;  ;  ;  ;  ;  ;  ;  ;  ;  ;  ;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