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体会论文_陈小香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以下科学学习价值: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指导学生设计物质的制备原理;指导推断复杂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指导学生探究设计合理的原电池和电解池;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物质含量的定量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应正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尺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效率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第二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从外在显形的判断转向隐形本质的判断,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笔者将本节内容设计为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第二课时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第三课时讲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组对称概念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难就难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几组对称概念的掌握与理解上。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知识水平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秉着让全体学生都可以通过本节学习来掌握基本知识,并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理念,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拓展,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以及几组对称概念。第一课时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在教学中,笔者先以两组生活实例(1.已削好的苹果,现削的苹果。2.无锈铁丝和生锈铁丝。)导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有何不同,从而引入本节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究意识。接着运用多媒体手段,以CO还原CuO为例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氧的得失,从而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再以H2与Cl2反应为例,指出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没有氧的得失,说明初中所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不全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归纳出两个反应的共同特征(1.每个反应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每个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3.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并通过多媒体对比两个反应展示出其共同特征,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发现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更全面,并在头脑中自觉形成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以突破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再通过学案中的感悟新知练习:1.标出下列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1.判断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是还原反应。

2.下例反应又是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3.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不是氧化反应?哪种基本反应类型一部分是氧化反应?

4.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5.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一定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种?

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并归纳、讨论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联系,再以多媒体关系图的形式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形象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

最后,通过一课后练习: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与化合价降低总数的关系怎样?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化合价的升降?

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并引入了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笔者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导,通过设“障”立“疑”,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时时有疑难问题可思,有各种矛盾待解决的境地,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去探求和解决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使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带动学生的思维,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习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了实验法、同时还采用了《学案》引导法,最后还以课后练习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帮助理解新内容;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任务。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在教学中笔者只让学生把他们的结论和合理的结论做了简单的比较,未能深入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经过反思,笔者受益非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不断地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群策.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转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孙夕礼,马春生.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点分析[J].化学教育,2005(7).

[3]江胜根.化学概念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3(4).

[4]李广洲,任红艳,余嘉元.高中学生化学概念掌握和问题表征程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化学教育,2001(4).

(作者单位:陕西省江北高中 725000)

论文作者:陈小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体会论文_陈小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