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分析论文_赖正生

农业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分析论文_赖正生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福建 福州 35111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农业的不断进步与改革才是我国发展的重点。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被占的越来越多,而且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讲对农业环境中的土壤污染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有效防治土壤污染有帮助,努力为我国农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农业环境;

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国对于农村土地环境问题也越发重视,尤其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农村土地环境的保护。农村土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水平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工业的废水废气污染、农业的农药污染、塑料薄膜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污染程度也日益加重,某些已经严重到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阻碍。

1农村土地污染根源

1.1工业方面

工业污染是当前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工业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产业增长过于粗放。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的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资源利用效率、排放物治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同类企业相提并论。诸多乡镇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不断产生,以至于对农村的大气、水体、土壤形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其二,产业的布局过于分散。虽然不少县、乡镇也有专门的工业园区,但其污染治理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到位,对于工业排放物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就当前而言,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是停留在事后治理、被动治理的层面,效果不是很理想。

1.2种植业方面

种植业是造成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农用机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促进农作物生长也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这些现代农资产品在帮助人们杀死害虫、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对水体、土壤造成了无可避免的破坏。种植业污染的根源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生产技术水平有限。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以个体居多,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很少参与,机械化应用程度普遍不高。广大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用药也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缺少科学指导。同时,我国所生产的农资用品本身就达不到绿色环保的标准,因此,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绿色农产品的认证体系、监管体系还是有待提高。农产品之间的共同性很强,绿色农产品认证技术不足,监管体系不够完善,造成绿色农产品很难从众多非绿色农产品中得到准确区分,以次充好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地制止。这直接造成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很难全面推广,最终也就无法解决种植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1.3畜牧业方面

畜牧业也是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近几年,畜牧业发展势头惊人,其增长速度在农牧渔林中遥遥领先。畜牧养殖业形成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种养业的发展出现了分离与失调。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农副食品的需求,单个养殖的情况越来越少。如今的畜牧养殖业几乎都是专业养殖户大规模养殖的模式。该模式下的喂养原料很少采用过去的青菜绿草,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富含添加剂的饲料,这就导致了动物粪便明显增多,长久的发展下去,便会超过环境自我净化“阈值”,水体、土壤污染也就不可避免了。第二,畜牧养殖的场所布局欠缺合理性。多数畜牧养殖与农作物种植场地分离,使得动物的排放物肆意囤积,不能有效地用于农田,进而引起环境的污染。

2土壤污染检测手段

土壤污染分为有机物污染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物等和无机物污染如镉、汞、铅、砷、铜、铬、锌、镍等离子

2.1有机物的检测

有机物的检测主要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土壤样品提取有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有索氏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及 其他方法,再通过样品浓缩、样品净化,根据标准和样品选择合适的色谱和质谱条件的仪器进行测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无机物检测

无机物主要是八种离子的测定,主要是镉、汞、铅、砷、铜、铬、锌、镍,其它如钴、钒、锑、铊、钼、锰、铍、锡是选测项目(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及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的测定

无机物检测中土壤样品消解技术为敞开式酸消解、高压消解、微波消解,这些样品前处理完,经过澄清、稀释上机检测。现阶段由于仪器的发展,检测这些离子的手段多样化,原来常用的原子吸收法(包括无火焰石墨炉法),检出限高,检测元素要一一检测,检测效率低、检测线性范围窄,都被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取代,这两种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特别是质谱仪检出限更低,而且能够做到多元素一起测定,一次性出结果,检测效率高。目前汞和砷的测定比较多采用原子荧光法,这两种元素不能用质谱仪测定主要是因为样品前处理使这两种元素有挥发损失,测定结果偏低不能真实反应样品的真实情况。至于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的测定还是用乙酸铵交换法和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3农村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3.1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首要的便是改变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促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和升级。对于工业园区的环保设施,要加大发展力度,弥补硬件方面的缺陷。同时,要加强环保、能耗、质量等标准制度的执行力度,对于技术水平低、环保设施薄弱的企业,要督促其进行整改,将不符合发展趋势和环境要求的落后产能淘汰出局,确保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实现彻底的优化和升级。其次,要加大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定的政策,或者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便促进该类企业在环保技术方面实现更多的应用和创新,以便带动整个工业园区的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3.2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动相关立法

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有权威性与强制性,相应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只重视城市化的立法完善,而忽略了农村相关建设,但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程度,相关单位就必须重视其相关立法工作,使农村环保立法与城市环保立法同时发展并不断完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农业环境监测

防治土壤污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相应的法律要求,加强对其的管理监督,定期进行环境质量检测,评估,及早及时发现农业土壤的污染;甚至可以提早预防污染发生;

(2)对已经污染的土壤,根据其污染程度而选择种植抗性强或不用来食用的农作物,可以种植受重金属污染小的根茎类蔬菜,以及抗性较强的玉米等,也可以将污染的土壤改成种植不食用的经济性农作物;

(3)通过科学技术方法减少重金属污染,可以表现为通过碱性肥料使土壤呈碱性,将重金属沉淀,也可以将重金属与有机肥等材料反应形成络合物,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4)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土壤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方法,改变其重金属的转化方向,形成其他络合物,从而减少其含量污染。

(5)对已经污染重金属或有机物的土壤,采取隔离,化学处理,生物降解,清洗等手段处理,使土地获得再生。

(6)国家有关部门及科研院所要加强研究和提高实用污染处理技术,让我国污染土地获得再生。

结语:

为了我国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加强对农业土地环境的生态污染的重视,并通过相关科学措施,建立完整的农业土地相关立法机制,使农业土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书秦 , 韩冬梅 .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四十年 : 问题演进、政策应对及机构变迁 [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5(3):104.

论文作者:赖正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农业环境中的土壤污染及检测手段分析论文_赖正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