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江文章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江文章

身份证号码:42092119911028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民用建筑工程事业也在不断壮大,为了确保民用建筑的质量安全,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学习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更加合理的工程管理措施。本文就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的民用建筑工程事业带来一定助益。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一度出现,为了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民用建筑应该大力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建筑的安全可靠程度。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发展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人才,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住房紧张问题,也能给居民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场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也让民用建筑走向了高层化,当然民用建筑的技术也面临着一次重要挑战。

1.桩基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从一开始的实用性要求开始转向质量要求。在建筑领域中,虽然各类施工技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仍旧需要建筑技术人员进一步予以解决。尤其在民用建筑中,基础施工质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要点,这也是因为,基础的质量以及稳固性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而建筑质量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桩基础主要有承台和基桩构成,依照支承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低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两种。高承台桩基主要指承台在地面以上,而依照施工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灌注桩与预制桩两种。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钻孔,继而将钢筋笼下至孔中安置妥当,继而灌注混凝土形成基桩。低承台桩基则是承台埋藏在地面以下,在低承台桩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有静压、振动以及锤击,通过上述几种方式能够将基桩打入地下,通过桩体将施工竖向荷载以及建筑自身荷载向周围土层进行转移。这种低承台桩基的作用在大雨环境以及地震环境中作用明显,通过低承台桩基有效转移建筑竖向荷载,避免建筑发生倾斜甚至在不良的地质环境中出现坍塌,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令建筑具有抗震性。之所以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桩基础施工,也是这一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质基础、地质环境需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更好的发挥桩基础施工的作用,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换土垫层技术

简言之,就是用高强度的材料将地基浅层的软土取而代之,比如砂石。“换土”的目的是加强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弥补软土易塌陷、易膨缩的缺点,让地基基础更加坚固。可用于“垫层”的材料比较多,如砂石、碎石以及素土等,如果原本地基的土质较软,或者是季节性很强的冻土,又或者是容易沉陷的黄土,则必须通过“垫层”的方式处理。

2.2碾压夯实技术

这也是地基基础施工中应用最为广发的技术,指的是用工具、器械对地基土进行碾压,借助强大的力量夯实地基土,使其变得不再有压缩性,增强其强度,减少液化性与沉降量。该技术有两种施工方式,一是振动夯实,即通过电动机,让机械振动起来,达到夯实松软地基土的目的;二是机械碾压。即采用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器碾压地基土。尽管方式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增强地基土的强度与承载力。

3.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3.1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由于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都是建立在城市的居民住宅区,而如果是采用普通的打桩机进行打桩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从而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人们就发明了一种噪音较小的打桩技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静力压桩技术主要是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逐节打压进地基土的软土层中,它不但噪音较小,并且还能够大大节约钢筋与混凝土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因此非常值得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先在桩的顶部安装一个固定的振动器,然后令其产生振动而带动土层也受迫振动,从而使土层产生一定的收缩、位移,并减少与桩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桩在振动力与自重的共同作用下沉入进土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进行打桩时,应当先采用小距离的轻度锤击将桩沉入到土中的1-2m深度,然后再逐渐增大落距直至达到要求的高度,最后再进行连续锤击以达到要求的深度。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比较适用于一些粘土、软土、黄土以及松散砂土地域的桩基础施工当中,它具有方法简单和设备简易等优点,并且不但能够大大提高民用建筑桩基础的施工效率,更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4.桩基础施工技术

4.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该种钻孔灌注桩施工主要使用机械钻孔的方式,采用泥浆对孔壁进行稳固和保护,在机械钻进的过程中,切削下来的碎石、泥屑等被循环泥浆带出孔外,钻孔完毕后,经过清孔后将钢筋笼安放完毕,并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该种桩基础施工方式较为适用风化岩土基础以及粘性土、粉土、沙土和碎石土含量较高的地基基础施工,同普通的桩基础施工相比,护壁钻孔施工成桩截面大且入土相对较深,且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混泥土量相对较大。

4.2预制桩技术

使用预制桩进行桩基础施工时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施工规划,这是因为在进行预制桩的沉桩时若使用静力沉桩或是振动沉桩时都会发生挤土问题,因此施工时需要依照桩基的距离以及桩基础范围和下桩数量进行规划,通过有计划性的安排,以解决施工中挤土现象对基础施工质量的影响。出了上述两种沉桩技术外,预制桩沉桩方法还有锤击沉桩技术以及射水沉桩技术。射水沉桩技术适用于桩基础施工层为沙土层的基础施工,其他土层则不能使用该种技术。

4.3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电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作用于地基,使地基土层达到密实状态。这种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振动时间长,因此具有较好的振动效果。具体施工步骤是:首先将振动器固定在桩顶,然后让其振动,由于桩自身存在较大的重力,加之振动效果的产生,促使桩不断地沉入地基土层当中,进一步带动土层被迫振动,收缩和位移现象也一起产生,这就是利用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的主要过程。

5.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管理措施

5.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施工技术、施工流程都需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让每一个施工环节和细节都有据可依,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也能够责任到人。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施工企业还应引入良性竞争机制,营造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培养施工人员的职业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保证施工进度。

5.2创新管理方式

最科学、有效的管理应该是“防患于未然”,在地基基础、桩基础还没有开始施工时,管理人员便应该全面考察施工环境、土质、温湿度、地形等因素,立足于现状制订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事无巨细地安排施工所需要的机械、工具、材料、工人,详细罗列出施工的每一个步骤,用醒目的颜色突出重点内容。正式施工时,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监管施工现场,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指出,立足于具体的施工情况,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结论

总之,民用建筑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加强管理工作,做好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保证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但是,提高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质量需要不断的努力,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地基和桩基础往往会面临新的问题,因而在施工中要重视相关工作经验的总结,加强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和技术控制,以进一步提髙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征.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3(01):222.

[2]莫柏松.对我国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253.

论文作者:江文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江文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