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动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的必然选择_制度创新论文

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3)03-0001-08

21世纪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剧烈变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化等现实需要,迫切要求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①可以说,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线,“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依靠”架构了其基本路径,“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指明了其长期目标。如图1所示,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处于枢纽环节,既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重要目的,又是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和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还影响市场主体活力、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优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

图1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图解

一、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在有限资源条件约束下,从持续发展层面应对未来长期发展而提出的,更是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从战略高度应对全球化挑战而提出的。其重点是根据未来发展需要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式。为此,准确认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的发展方式、完成新的发展方式等表述的差异,科学把握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

1.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主要在于两者所侧重的发展阶段不同(如图2)。首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倾向于将过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现在的发展方式,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现在的发展方式为基础,根据未来发展需要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式。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把传统的、粗放的、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的、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还包括把现代的、集约的、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更高层次的过程。其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可资借鉴;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经验借鉴方面看更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探索。最后,从发展的本质上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的是物,是以生产力发展为第一目标而兼顾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关注的是人,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是以人的解放为主体来带动生产力发展的,更具有内生性和根植性。

图2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图解

2.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形成新型经济发展方式等其他表述的差异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形成新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主要是结果的动态性与静态性的不同。相比较而言,形成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静态的,其目的是固定在某种形态上的发展方式,从时间上看属于中短期范畴;而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是动态的,其目的并不固定,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在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上亦可以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从时间上看是长期过程。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推动新的发展方式、完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兼顾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和结果,而后两者只是侧重于过程和结果中的一方面。只有过程和结果兼顾,才能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驱动发展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②图1、图2初步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而从科技创新为主向全面创新为主的创新驱动模式转变,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都强烈要求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1.创新驱动发展是“四个着力”的必然选择

(1)创新驱动发展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必然选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人的活力,这就需要深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理论创新引导改革开放、以实践创新丰富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改革开放对人的活力的激发作用、对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激发作用。以杭钢为例,其通过理论创新确立“没有创新就没有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举措,没有举措就没有出路”的创新文化,在实践创新方面“鼓励员工带着思考去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经常想想,制度、流程、操作工序等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制度创新方面推行“首席技师”、“主任技术专家”等一系列激发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制度。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给了想干事者以机会、能干事者以平台、干成事者以舞台”,全面激发企业员工活力,支撑杭钢发展为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的大企业。③

(2)创新驱动发展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目的是更好更快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但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过程本身也需要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通过理论创新的支撑、实践创新的经验和制度创新的保障,寻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理、新途径、新模式,从而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着力以高校和科研院所机制体制、科研评价机制、科技金融结合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④来谋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形成和增强。再如杭州万谷纺织公司2006年发现一种国内厂家尚不能生产的面料,于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调整和改造并试产成功。这一创新举措尽管使面料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了5元,但单位利润却超过了30元,同时万谷公司在该产品上有了定价权。⑤超额利润尤其是定价权的获得,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但究其原因在于该公司抢抓先机、敢于决策、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在于该公司在决策、实践层面的创新驱动发展。如果该公司的案例扩大到全国,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定价权、话语权将更为强大,而这些权力的获得也将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创新驱动发展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必然选择。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意义重大,是“世界面临的全球战略任务”⑥,哪一个国家首先实现突破,哪个国家的发展就会赢得先机。“(中国)没有一个强大的实体经济,没有一个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是不可想象的”⑦,而且“真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驱动力,在于‘产业’这一载体或附着体”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既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又包括利用当代科学技术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等。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与传统产业发展体系将有很大差别,不仅在产业发展内容上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新产品、新设备,而且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规律,更需要在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组织管理等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员工素质、发展思路上实现革新,才能保障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形成。

(4)创新驱动发展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根本手段是提高产业竞争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在关于2012年进出口等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仅比上年增长6.2%,外需疲软,内需不足、贸易保护以及由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减弱成为主要原因。⑨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已相当紧迫。劳动力能否从廉价向质优转变、科技能否从引进吸收向自主创新转变、产品能否从廉价制造向品牌创造转变等问题,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还要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主动参与制订并利用好各种国际规则、国际制度来保障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来适应开放型经济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

2.创新驱动发展是“五个更多依靠”的重要保障

(1)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的重要保障。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拉动,必须要认识到供需矛盾的转化和需求不足的实质。2010年中国GDP是1978年的20.6倍,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仅是1978年的7.3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是1978年的6.6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1978年的5.4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仅是1978年的9.6倍左右。⑩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并未有效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同时居民收入增长很大一部分被物价上涨所抵消,还有一部分要防范因各种制度不健全导致的潜在风险,这些都导致了“需要难以形成需求”。而推动“需要形成需求”要靠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的附加值,创造增收之源;推动制度创新使产品附加值能够较为快捷地转化为劳动者收入,畅通增收之径;切实加强理论创新强化收入分配、物价稳定等方面的指导,保障收入转化成实际需求。

(2)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重要保障。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点决定其发展必须是创新驱动的。其技术密集度高要求加快科技创新进行支撑,其产业关联性强要求加快制度创新跟进,其发展不确定性强需要理论创新进行指导。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变革型的研发平台设计、关键模块创新、装配过程创新和营销服务创新形成其实践创新的链条,组织结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从不同层面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支撑作用。正是这些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创新,使美国苹果公司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顶尖企业,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新兴产业发展。

(3)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的重要保障。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是创新驱动的不同层面。科技进步通过设备工艺的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劳动者素质提高增强劳动者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管理创新实现劳动者与科学技术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需要加强创新与发展之间的联系。科技进步要通过强化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发展、劳动者素质提高要通过强化实践创新增强应用和创造科学技术的能力、管理创新要通过增强理论创新指导作用来不断的协调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4)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的重要保障。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实质上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创新”,其本质是“技术、组织和市场问题的综合”(11)。这一类创新的实现,既需要强化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提高新能源、低碳环保等相关产业生产力水平和组织模式,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有需要强化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规制“作为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初始动因”的功能,更要着力进行理论创新,解决当前绿色创新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从产业发展等领域支撑“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的实现。

(5)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的重要保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任务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完善;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征地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都需要加快制度创新;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都迫切需要实践创新。

综上所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四个着力”的必然选择和“五个更多依靠”的重要保障,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不断深化和相互促进,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不断完善和相互作用,也必然成为“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和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

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关注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路径已发生本质变化

21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生产组织形式、市场交易模式、社会心理状态等都已发生巨大变革,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一路径转换过程的认识,事关创新驱动发展的实现,事关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

1.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已发生本质变化

如图3所示,传统路径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作用是以线性为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脉络是沿着这样的路径进行的:制度创新在大力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后,进一步扩散到城市经济各领域,但随着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通货膨胀、商业道德以及环境污染等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要求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技术创新)的跟进。之后,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如技术创新)导致的问题又要求制度创新的跟进进行解决。整体看,传统路径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是线性的,而且其创新具有较强的被动性。

图3 创新驱动发展基本路径比较图解

而新型路径下创新驱动发展则是网络的,甚至是立体的。一方面,如图2所示,创新的作用涵盖了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对创新效应的模拟和预测、对创新和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实时监测,创新与发展之间的敏感度将大大增强,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通过模拟或预测提前在创新中予以防范,未预测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创新措施予以解决。应该说,在新的技术条件、物质条件支撑下,通过网络创新、立体创新、系统创新支撑发展成为可能,通过创新与发展的互动尽快实现创新的升级(如从A1、B1、C1、D1级别跃升到A2、B2、C2、D2级别)并进而支撑发展水平向更高级别跃升也都成为可能。

2.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转换须关注三个关键、四个突破

如图3所示,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必须实现转换。但是在路径转换过程中,需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在路径起点实现转换。即在发展之始,把单一类型创新转换为多类型创新。二是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效应进行模拟,使多类型创新尽可能符合实际。三是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政策和创新方向的及时调整。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做到四个突破。

一是要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做出突破。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和促进组织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的、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创新文化对于创新的绩效有全面的、显著的影响。(12)从现实看,不仅“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是我国科技产出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当前以创新为主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比较严重”等等。(13)从宏观层面看,只有在创新文化方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公众参与创新治理的公共理性精神”,提高“公民对自主创新的文化认同”(14),各类创新的工作者才不会在创新与利益之间迷茫,才会有动力、有勇气、有信念、有目标地推动创新,才会带动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为打造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突破也是实现创新路径整体转换的重要基础。

二是要在创新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突破。目前中国的创新理论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中国创新实践的融合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现有创新理论有其局限性:从时间视角难以实现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持续指导,从空间视角对信息流动速度加快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研究等等。这些局限性本身需要创新理论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创新理论的突破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转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要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做出突破。当前的创新体系建设从内容上看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等,从主体上看包括官产学研介资用等,从内容、主体等方面可以说比较完整。但是在不同创新体系的衔接上、在不同创新主体的联系上存在的问题(图3中创新A1、创新B1、创新C1、创新D1间的联系和协调问题)影响了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如知识创新成果向技术创新成果再向具体产品的转化问题、不同区域间创新成果的流动与跨区域转化问题等。同时在创新体系建设上,创新效应的模拟以及创新政策的及时调整等机制也都需要尽快建立,才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的转换。

四是要在创新制度建设方面做出突破。创新制度建设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反映、创新理论的重要实践、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创新实践的重要保障,也是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比如改革开放后逐步全面推广的科研课题制,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效率;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实施的考核制度也促进了科技创新的效率。但是,在新的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并提高科技创新协同的有效性,在不同但相关的科技创新之间架构起协同机制,如何强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等等,都亟须创新制度的完善和突破。

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驱动发展的系统推进

创新驱动发展是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新形势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关注创新驱动发展路径转化的前提下系统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1.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内容的系统性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内容的系统性,既要解放思想,全面认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容,又需要把握规律,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创新之间的关联性,还需要创新机制体系,用系统思维来谋划和推进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对创新进行全面认识和系统把握,不能把加快科技创新等同于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认识到体制改革、管理方式都是创新,只要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就是创新。在此基础上,要深入认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思想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个人创新、团队创新、企业创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和交叉学科创新之间的关系。只有深刻认识并处理好不同种类创新之间互为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才能切实推动系统创新、驱动全面发展,助力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2.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的系统性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的系统性,既要区域联动,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宏观布局,又要依靠制度推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持续发展,还要强化部门协同,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研究创新在空间、时间和价值实现环节上的发展规律,研究创新从集聚到扩散的发展规律,研究创新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经济社会价值实现的发展规律,研究创新与所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这些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创新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既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防止僵化的照搬照抄上级部门政策,又要注意创新的流动性,强化区域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创新政策的衔接。如河南省的创新政策要考虑与山东、河北、湖北、安徽、陕西等邻近省区的创新政策,农业方面的创新政策要考虑到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创新政策,等等。

3.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系统性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主体的系统性,需要兼顾个人、法人组织和国家三类创新主体的职能,既要以人为本,激发个人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又要强化需求引导,带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组织创新,还要优化创新环境,保障国家创新体系的内生性和根植性。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适当放宽当前科研创新的单位组织形式,支持个人(自然人)开展创新活动;二是要切实落实好激励政策、打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引导个人创新;三是要引导企业树立类似“没有创新就没有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举措,没有举措就没有出路”的“创新强企”理念,切实认识“创新就是生命力”;四是政府部门要着力建设创新文化,打造好创新环境,落实好创新政策,根据各地实际发展需要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五是从国家层面要强化统筹协调、协同推进,使人、组织和国家之间协调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内生性和根植性。

4.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价值实现的系统性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价值实现的系统性,需要兼顾创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价值实现,既要加强战略谋划,通过创新增强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话语权,又要加快转化,推动创新成果迅速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使创新为民所用、为国所用,还要着力于文化、生态等领域进行创新布局,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创新惠民。

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重大领域谋划好类似“两弹一星”级别的战略性创新项目,以科技创新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二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在成果转化、科技惠民等领域出台法律法规,使有关创新举措有法可依,得到本质保障;三是要引导并加强自主创新和特色创新,尤其是在文化、生态等领域,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打造出中国的创新精神、中国的创新风格和中国的创新特色,防止在创新这一战略领域受制于人。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xzt20121108.htm。

②张治河等:《创新学:一个驱动21世纪发展的新兴学科》,《科研管理》2011年第12期。

③李世中:《企业要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杭州日报》2012年11月13日。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http://www.gov.cn/jrzg/2012-09/23/content_2231413.htm。

⑤姬力民:《传统中小企业也要技术创新》,http://www.hangzhou.com.cn,2012年11月26日。

⑥张颢瀚、契士德:《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新时期的到来——兼论世界面临的全球战略任务》,《学术周刊》2012年第8期。

⑦高立恒:《宁波杭州湾新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崭露头角》,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11/21/content_17254679.htm。

⑧张颢瀚、樊士德:《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新周期的到来——兼论世界面临的全球战略任务》,《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

⑨郑跃声:《新闻办发布会介绍2012年进出口等方面情况》,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3-01/10/content_27619024.htm。

⑩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11)张钢、张小军:《国外绿色创新研究脉络梳理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8期。

(12)张炜等:《创新文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1期。

(13)李振京、张林山:《“十二五”时期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14)李三虎、李燕:《试论自主科技创新的文化自觉》,《探求》2012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  

创新带动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的必然选择_制度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