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斯特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

韦伯斯特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

妥洪岩[1]2016年在《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 1758-1843),美国着名词典学家,早期美国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拼写改革的先驱,也是正式提出"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的第一人。现如今韦伯斯特的名字已经成为美国英语词典的代名词。然而,在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眼中,韦伯斯特的历史影响,远不止他主编的《美国英语词典》(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以下简称《词典》),还在于他编写的基础教育英语拼写书——《美国拼写书》(American Spelling Book,以下简称《拼写书》)。该拼写书的普及率在美国仅次于《圣经》。这部教材按照美国人的自然语言习惯对当时通行的英式英语的发音和拼写进行了系统改革。这是建立统一、纯净的美国语言体系的伟大尝试。《拼写书》是美国英语史上一部用于正音和正字的典范性着作,其在语音和拼写诸方面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前人对其虽有不少研究,但多局限于教材及其教育思想介绍,尚未出现专门探讨其正音、正字方面贡献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从《拼写书》的版本、内容、体例、语音标注、拼写改革等方面入手,采用文献考证、共时参证法、内部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其在正音、正字方面的具体内容,总结其在美国英语上的贡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综述目前国内外学界对韦伯斯特和《拼写书》的研究的现状,并提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和可能。第二章是对韦伯斯特的生平和其主要的语言类着作的归纳梳理。本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现有的相关历史文献材料考证韦伯斯特的生平经历,二是介绍韦氏主要的语言类着作,梳理出《拼写书》与其语言类着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对《拼写书》作全面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叁章是《拼写书》的基本情况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版本的成书历程。首先,通过成书背景,出版概况考订,梳理出各个版本的源流关系及其校勘价值,为深入探讨《拼写书》提供了一份较为可靠的基础性资料。得出的结论是:1804年版《拼写书》最接近原本面貌,使用和传播范围最广。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对1804年版《拼写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进行归纳和介绍。第四章对韦伯斯特《拼写书》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第一部分探讨了《拼写书》中韦伯斯特注音方案的缘起。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韦伯斯特的注音方案是在对迪尔沃斯《新指南》注音体系的改造和对谢里丹语音数字标注法借鉴的基础上得来的。但是韦伯斯特无论在音节的划分还在数字标注方面都比前两者有了很大进步,具有简明清晰,容易掌握的特点。第二部分重点描写和分析了韦伯斯特《拼写书》中的元音系统、辅音系统和重音标注规则。其中元音16个,辅音23个,多音节单词分主次重音。在与国际音标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韦伯斯特的元音系统中,长音、短音、双元音相对齐全,相当接近当今英语的元音发音系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示出了韦伯斯特语音系统的细致与严谨;韦伯斯特的辅音系统在辅音划分方面虽然不够精细,但是基本吻合当今英语辅音分类的方法,表现出韦伯斯特较强的语音分类意识。特别是,韦伯斯特在辅音系统中标注的/M/的发音,和辅音/r/发音在元音之后不能省略的规则和现在的美国英语发音规则完全一致;韦伯斯特在多音节单词中标注了主重音和次重音,以便清晰地区别不同音节的发音。这种标注模式对当代美国英语中多音节单词主次重音标注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五章《拼写书》的正字法研究。本章的第一部分讨论了 18世纪英国和美国正字学家对韦伯斯特正字法的影响。韦伯斯特在约翰逊和富兰克林这些前辈们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对英语拼写进行了改革,而绝不是"模仿"前人的做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第二部分中,重点论述了《拼写书》的词汇来源和正字法规则。研究发现韦伯斯特的正字法改革体现了保守性,渐进性的特点。最后一部分是韦伯斯特正字法改革方案与其他不同历史时期英美两国较为有影响的拼写改革方案的对比。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符号标注拼写改革方案、扩充字母拼写改革方案、二合字母拼写改革方案虽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相较于韦伯斯特的正字法改革方案缺乏统一性,经济性和可接受性。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韦伯斯特及其《拼写书》在美国英语史上的地位及历史贡献,指出《拼写书》统一了语音、确立了美式拼法,无论是在语音标注还在正字法改革方面都对美国英语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客观评价了《拼写书》的不足。最后指出了本研究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冯喜荣[2]2003年在《韦伯斯特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诺亚·韦伯斯特是美国词典编纂之父,他于1828年编纂的《美国英语词典》是英语词典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它的问世标志着美国英语词典开始走向繁荣。诺亚·韦伯斯特对于美国、犹如塞缪尔·约翰逊对于英国。他的《美国英语词典》是美国英语词典中的经典,近两个世纪来,经过不断地修订、增补已发展成为庞大的韦氏词典家族。他在美语发音、拼写等方面的一些改革一直沿用至今,有些还被其它说英语的国家所采纳。他在词典编纂方面的一些原则和实践对当时和后来的英语词典编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对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对他在英语词典编纂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相信这一研究对当代英语词典的编纂和英语词典学教学都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章共分六个部分:引言;第一章:韦伯斯特词典编纂的产生;第二章:韦伯斯特词典的编纂原则与实践;第叁章: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第四章: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对英、美词典和英汉词典编纂的影响;结论。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英语词典编纂和韦伯斯特词典的编纂,并提出研究的问题:什么是韦伯斯特词典的编纂原则与实践?它们是如何发展和影响英语词典编纂的?同时也指明了进行此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产生的背景以及一部美国英语词典产生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十九世纪初期的美国辞书界仍是英国词典编纂家塞缪尔·约翰逊《英语词典》的一统天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英语无论是词汇还是用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约翰逊的《英语词典》已不能满足当时的美语发展的需要。美国急需一本能反映自己民族文化的词典,韦伯斯特的《美国英语词典》和他的词典编纂原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美国英语词典》的出版在美国辞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引发了十九世纪初的美国“辞书大战”。 在第二章里本文作者通过认真地研究与分析把韦伯斯特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归类为七个方面:1)采用规范化原则,2)涵盖大量美语单词3)简化美语拼写与发音,4)释义精确、详尽,5)例证丰富,6)语文词典百科化,7)词条的释义按词源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这七个方面。文章指出“含盖大量美语单词”,“简化美语拼写与发音”和“英语语文词典百科化原则”是韦伯斯特在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方面的改革。而“规范化原则”,“释义精确、详尽”,“例证丰富”,“词条的释义按词源的先后顺序排列”是韦伯斯特对前人特别是约翰逊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 第叁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的发展。第一个方面论述了韦伯斯特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特别是约翰逊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韦伯斯特继承了约翰逊词典的“规范化原则”,同时也对词典编纂原则进行了创新,注入了英语语文词典百科化的原则并在英语单词的拼写、发音、简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第二个方面论述了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本身的发展与完善。韦伯斯特词典通过不断的被修订和增补已发展成为庞大的韦氏词典家族,他的词典编纂原则也随之得到发展与完善。1864年梅里亚姆公司收购了韦氏词典的修订和出版权后,对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进行了重大的改革。。1%1年的韦氏叁版大词典采用了描写主义编纂原则,开创了词典编纂史上划时代先河,对以后的英语词典和其它语言词典的编纂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章论述了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对当时和以后英、美词典编纂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英汉大词典》编纂的影响。英、美国家的一些主要词典如:TheL。刀gmanModern English Dicrionary(I夕7司and The Random HouseE月g7ish Dietiona尽(I 994)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韦伯斯特的一些词典编纂原则,特别是韦氏叁版的描写主义原则。《英汉大词典》在其《前言》中明确写明:“《英汉大词典》顺应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辞书编纂重客观描述(descriPtive)的大趋势,在收词,释义,举例,词源说明等各方面都侧重客观描述各种不同品类的英语以及英语在不同问题和语境中实际使用的状况,并如实记录词义及词形在源流动态中的递擅变化,尽量避免作孰优孰劣的评判和孰可孰不可的裁断。” 本文在最后的结论中指出韦伯斯特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是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从它们的诞生到现在一直影响着英语词典的编纂。1828年的《美国英语词典》是以规范主义原则为主,而1961年的《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叁版》则以描写主义原则为主。目前,描写性原则已被词典编纂家广为采纳。而韦伯斯特的其它编纂原则与实践,如:“英语语文词典百科化原则”,“简化美语拼写与发音”等也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冯喜荣[3]2013年在《韦伯斯特的《美国英语词典》编纂原则探析》文中指出《美国英语词典》是第一部由美国人编纂的大型英语语文词典。该词典中的一些编纂原则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英语词典编纂,而且对后来的英语词典编纂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此采用举例说明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该词典的主要编纂原则,即规范化原则、百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美语化原则进行探析。

郭小能[4]2010年在《诺亚·韦伯斯特教育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说明18世纪的美国革命不仅催生了一个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国家,同时也孕育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潮。作为爱国志士之一,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强烈的赤胆热忱投入到了为这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而英勇奋斗的激流之中。诺亚·韦伯斯特坚持认为,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政治上新独立的国家,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才能实现美国与英国的彻底决裂,才能确保美国的长治久安。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韦伯斯特通过语言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正式提出“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并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人。他编着的美国教材和词典,为美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此外,语言不仅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工具,韦伯斯特借助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深刻表达了他的教育理想和爱国情怀。韦伯斯特特别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爱国主义、国家主义和美德是教育的核心。他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塑造新型的共和国国民,他们崇尚自由、科学和实用,他们集自律、忠诚、正义、勤劳、节俭等优秀品质于一身。伴随着美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韦伯斯特公共教育思想也应运而生,韦伯斯特把公共教育视为维护共和政府和团结一个多元文化民族的可靠手段,他的公共教育思想为后来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及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确立无疑做出了重要的历史铺垫。

李桂山, 朱柯冰[5]2009年在《诺亚·韦伯斯特及其学术遗产——语言学史上的思考》文中认为韦伯斯特是美国英语教学的拓荒者,是拼写法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行者,是杰出的词典编纂家。文章论述了韦氏的学术遗产及其重视语言新词语,重视人文、地理、历史、宗教方面的知识和追求语言简化的原则,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R·夸克, 吴莹[6]1980年在《词语天地——《六千词—韦伯斯特国际叁版新词典补遗》、《当代英语简明牛津词典》(第六版)、《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第八版)等》文中指出这篇论文出之漫谈方式,提出的却是词典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词典怎样对待活语言。作者考察了美英的一些着名词典,从词典的模式固定不变说起,涉猎收词、释义、义项、例句等等问题,从而多方面地揭示词典编纂上的保守性,表现出一种要求创新的进取精神和对确立并发展词典编纂理论的渴望。文章不是“中药铺”,说的又正是“洋”话,然而值得一读,因为其中是颇有引发我们辞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的。编者

周忠杰[7]1980年在《“美国词典之父”韦伯斯特》文中认为一提起美国的英语词典,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韦伯斯特,似乎韦伯斯特这个名字就是词典的同义词。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1843)在他的一生中确为编纂美国英语词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把他奉为美国词典之父,决不是偶然的。

冯喜荣[8]2011年在《韦氏英语辞典的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历时比较、比对分析的方法阐述韦氏英语辞典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以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两部具有代表性的韦氏英语辞典为例进行分析对比,探讨韦氏英语辞典从编纂原则和编纂理念到选词、释义、语用标注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美国辞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于1828年出版了两卷本《美国英语词典》。该词典从诞生至今不断地修订、再版、完善、推陈出新,目前已发展成为庞大的韦氏辞典家族。

陆谷孙, 王馥芳[9]2006年在《当代英美词典编纂五十年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20世纪50年代至今英美词典界50余年的发展。当代英美词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叁个有明显特征的阶段:英语学习型词典阶段、电子词典阶段和在线词典阶段。文章指出,21世纪的词典市场是纸质词典、电子词典和在线词典“叁分天下”的时代:一方面,配带光盘出售的纸质词典还将继续出版;另一方面,携带方便的电子词典占据了相当大的词典市场份额;第叁方面,在线词典已应运而生。

施士宇[10]1991年在《韦伯斯特和韦氏词典》文中研究指明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1843)是美国词典编纂的开山祖师。他的词典就是世界上广泛流传的韦氏词典。韦伯斯特在美国土生土长,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特是他的故乡。他曾就续于耶鲁大学。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恰逢韦伯斯特的青年时代。他参加了开往萨拉托加市的国民警卫队,中途获悉战争结束而返回。这场战争大大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从此追求一切事物的

参考文献:

[1]. 诺亚·韦伯斯特《美国拼写书》研究[D]. 妥洪岩.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 韦伯斯特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D]. 冯喜荣. 郑州大学. 2003

[3]. 韦伯斯特的《美国英语词典》编纂原则探析[J]. 冯喜荣.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诺亚·韦伯斯特教育思想探究[D]. 郭小能.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 诺亚·韦伯斯特及其学术遗产——语言学史上的思考[J]. 李桂山, 朱柯冰. 国外社会科学. 2009

[6]. 词语天地——《六千词—韦伯斯特国际叁版新词典补遗》、《当代英语简明牛津词典》(第六版)、《韦伯斯特新大学词典》(第八版)等[J]. R·夸克, 吴莹. 辞书研究. 1980

[7]. “美国词典之父”韦伯斯特[J]. 周忠杰. 辞书研究. 1980

[8]. 韦氏英语辞典的发展与创新[J]. 冯喜荣. 大家. 2011

[9]. 当代英美词典编纂五十年综述[J]. 陆谷孙, 王馥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10]. 韦伯斯特和韦氏词典[J]. 施士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991

标签:;  ;  ;  ;  ;  

韦伯斯特的词典编纂原则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