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供电企业营业管理降低线损论文_谷磊

浅谈如何加强供电企业营业管理降低线损论文_谷磊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600

摘要:电力企业在营业管理的过程中如果采取正当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线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文章就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营业管理;减少线损;供电企业

前言

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线损作为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审核指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内容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效益,因而需要强化管理过程。

1 正确分解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

依据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负荷分布等资料及线路状况计算理论线损,并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及过去两年来“低压线损分析月报”分解各条线路及各台区的低压线损指标。

2 加强关口表计的管理

按电压等级,分线路和台区安装关口考核表。建立相应的台帐,设专职人员定期抄录关口表,计算出各线路各台区损失。通过分析比较,可以迅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线路及台区损失异常原因,加以整改,使工作有的放矢,达到降损增效的目的。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加强抄表管理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减少因抄表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如果上级关口表与下级电能表抄表时间不同步,就会因时间差和负荷差造成线损波动。如果上级关口表的相邻两次抄表时间间隔与下级电能表同期的两次抄表时间间隔不等,就会出现时间线损。例如,上级关口表是月末抄表,而下级各客户表的抄表时间为每月25号10点,在2月份上级抄表间隔是28天,而下级抄表间隔为31天,这样有3天的电量形成负线损。到3月份情况则相反,有2天的电量形成正线损。由于长期以来供电企业良好竞争机制的缺乏,造成供电企业不重视管理,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当前应重视加强供电企业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供电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供电企业要强化内部管理,应制定详细、严格管理标准来管理各工作岗位。应重视内部考核。供电企业可针对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考核指标,执行管理责任制,有效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应强化监督供电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供电企业实际用电营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前月25号到月末几天和后月25号到月末的负荷量不一致也会形成线损。这样在大、小月的交替过程中使线损不断发生波动,给线损分析和管理带来困难。所以应坚持同步抄表制度,消除时间线损。保证抄表质量,减少抄表误差为保证抄表质量,及时发现电能表运行中的异常状况,抄收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⑴固定抄表周期,每月一次,抄表日期固定,不得随意变动。⑵抄表人员必须到表位抄录电能表读数,不允许估算用电量。⑶抄表员抄录电能表读数前,特别是第一次抄表的新用户,应该对电能表厂名、表号、安培表示数、倍率等进行认真核对,相符后再抄表,避免发生”张冠李戴”。如发现用户用电量有较大变动时,应及时向用户了解原因。如2010年2月,抄表员在抄中医院表时,发现现场ct比值与表卡不符,现场ct比为300/5,表卡ct比为200/5,共少计电量30000kwh。后经追补后,该台区累计损失由原来的12%,降为7%。⑷抄表员每月抄表时,应巡视电能表运行情况。如表示数是否正常、铅封是否正常、是否有高价低计和私拉乱接等现象。⑸为保证抄表质量,核算员、抄表员一般要在抄表当天相互 复核抄见电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⑹对线损浮动较大的综合台区实行复抄制度。对上述台区,抄表人员每月按例日抄表的同时,还要进行第二次抄表,及时掌握该台区线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去年6月份,我公司所辖201台区线损率由原来的7%,猛升到21%,抄收班及时派专人对该台区用户逐户检查,结果发现该台区内水站表计损坏,及时向客户讲明原因,更换了表计,依有关规定追补了电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

加强计量装置的配置管理根据客户的设备容量、负荷性质和变化情况,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使计量装置在较高的负载率下运行,提高计量准确性。计量装置的安装要符合规程要求计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规程要求,特别是计量装置的安装环境、电能表的倾斜度、计量回路的接线方式、连接导线、安装工艺等均应符合规程要求。并按规定的周期校验和更换电能计量装置。正确计算退补电量计量装置的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或记录不准,或计量装置接线错误、熔断器熔断、倍率不符等原因造成电能计量错误。在进行电量更正或追补时应按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有关规定进行,以防电能丢失。

众所周知,功率因数低不仅能够增加电能在线路上的损失,还能够降低电压质量,降低发、供、用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据统计,当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92时,电网中的可变损耗降低将近60%,当功率因数由0.8提高到0.95时,电网中的可变损耗降低29%。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有以下两种一是改善用电设备的运行质量,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如使电动机与负载更好地匹配,防止大马拉小车减少或限制设备的轻载或空载运行时间等。二是采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运用低压电容补偿与高压电容补偿相结合的方法,在公用变台低压侧安装轻载定量固定电容补偿,在工矿企业大用户低压侧安装电容自动补偿柜,在无功需求最大的用电线路分支点附近及靠近低压线路末端杆处设立电容自动投切装置,并实行分相补偿。如食品厂原来每月的功率因数在0.65左右,自从安装自动补偿装置后功率因数达到0.90,降低了无功损失。

4 加大营业普查力度查处窃电

窃电行为一般比较隐蔽,尤其是电表改为室外集中装表后,窃电的技术性更强,我们应根据其特点和可能采取的方式,不定期不定时突击检查,发现窃电要依法严惩。窃电方式很多,有绕表接线,电压、电流回路开路或短路,改变计量接线方式,改变计量互感器倍率,开启电能表调整误差或改变计数器的变速比以及增加表盘的阻尼或外加磁场干扰等手段。上述窃电方式中不论哪一种手段都是为了使电能表失效或少计电量,达到窃电的目的。我公司通过对客户用电情况的分析,针对部分台区线损率异常的情况,组织了全体营业人员对一些有窃电嫌疑的台区实行突击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追补电量30000kwh,追补电费1.6万余元。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对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变台的线损情况仔细分析,对异常线损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核算线损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计划比,认真做好线损指标(总指标、分指标、小指标)的科学管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个别低压线损居高不下的线路、变台,组成联合调查组,分析线损高的原因,对症下药,使线损降到合理范围之内。如312台区线损一直徘徊在12%左右,而相邻的311台区损失率却为-1%,经过到现场反复检查,终于发现有7户地下电缆进户的门市房本应属于312台区,却统计到了311台区中,造成损失率计算不准。制定《线损管理考核办法》,每月底对损失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职工奖金挂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2010年我公司损失率明显下降,高压损失率由原来的5.8%,降为5%,低压损失由原来的8.5%降为7%,综合线损率由原来的10.1%降为8.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争创一流供电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线损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如果能够有效做好相关工作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涛.浅谈如何在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经济效益[J].现代国企研究,2018(2):104-104.

[2]任晖.电力企业如何降低线损提高经济效益[J].经济视野,2018(19):84-84.

[3]单世超.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9(02):179-180.

论文作者:谷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加强供电企业营业管理降低线损论文_谷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