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坚守与深化论文

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坚守与深化论文

·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

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坚守与深化

张 琳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19)

摘 要: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立场的新时代呈现。新发展理念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立场,深化了社会有机体整体性、丰富性和系统性的思想内涵,呈现了重视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重视协调社会关系以及各种矛盾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理念;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有机体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由于人们对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就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理念或发展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实践结果。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的新发展理念,即“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21。这一理念不仅是我党关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方略;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立场的坚守和深化,是指引当代中国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新发展理念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立场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对马克思主义上述思想和宗旨的坚守和遵从。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强调了发展的目标、发展的依靠力量以及发展成果的最终归属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其发展目标是为了人民,其发展依靠的对象是人民,发展的成果最终归人民共同享有,这既是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鲜明表达。

已有研究多采用GA解决货位分配问题。然而GA需要的种群规模大,且在迭代次数较高时才表现出明显的收敛性,又易陷入局部极小,其优化结果未必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第一,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目标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发展,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既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也应该是价值主体。认同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认同人民是目的本身,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不管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还是共享发展,其根本目的和立足点都是为了人民,即为了现实的人及其发展。认同社会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实现和追求自身利益的活动,也就是认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人民利益的实现规律,一切发展都是为了谋求人民利益的实现。

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强调发展的目的是现实的人,而不是物。新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物到人的转变,破除了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时代和现实针对性。新发展理念既不是对过去旧发展观的对GDP的盲目崇拜,也不是资本主义物化逻辑的发展观,而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回归。这里的人,不是原子式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民群众及其生活世界。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是马克思哲学最为基础的核心范畴。现实的人在马克思那里,是有生命的自由自觉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519。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人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524人。现实的人既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也是“在社会、世界和自然界生活的有眼睛、耳朵等等的人的和自然的主体的本质表现”[2]220、188。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为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1美好生活不仅是指好的物质生活,还应有好的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好的生态环境。美好生活不仅是量的变化,还应有生活上质的飞跃,呈现出发展实践中的不断动态向上向好的态势。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美好生活应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一种生活,是马克思在批判私有制使人变得畸形片面的同时表达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祈望,“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189

第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依靠的力量是人民。人民是历史实践的主体,既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依靠人民,不仅物质财富创造离不开人民,且精神、文化财富等创造也离不开人民,人民是实现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上,而是要依靠人民进行实践。发展实践依靠人民,创新和创造也依靠人民。通过人民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人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作为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实践的、具有能动性的,社会生活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实现,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135。马克思将历史性、实践性、能动性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社会生活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实现,这是马克思哲学超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的创新和创造体现于社会生活的生动实践,社会生活蕴含着人民的经验和智慧。纵观社会历史变革和制度更替,各种生产力、生产关系及思想文化的进步,均离不开人民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新发展理念是应对发展问题的逻辑指南。现阶段我国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均需要新发展理念进行相应的战略指引。诸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需要以创新来引领和支撑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的短板和不同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矛盾问题,需要通过协调发展去化解,从而防止系统发展滞后或形成短板,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国内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需要开放发展实现内外联动,增强发展活力;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需要绿色发展予以解决,以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良性互动,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分配和公平正义问题,则需要共享来明确发展的目标,强调全民共同参与、成果社会共享。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使科学发展的内涵更加具体,对增强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新发展理念还着力提出了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指向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指向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通过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地区崛起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二、新发展理念深化了社会有机体整体性、丰富性和系统性的思想内涵

本试验采用钢筋应力反映试验梁的受力状态,钢筋应力由测量得到的钢筋应变换算而来。图8给出了梁体加固前后钢筋应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

第一,新发展理念深化了社会有机体整体性和丰富性的思想内涵。首先,新发展理念是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相互关联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能脱离其他部分而独立存在。其次,新发展理念倡导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人民的需要是丰富的和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需要。新发展理念力争让全体人民共享新时代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整体性和丰富性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相一致。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人与人的共同体,社会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丰富的概念。社会既不是单向度、片面的社会,也不是不健全的社会,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强调全面地、完整地把握社会,而不是单一地、片面地只重物质生产。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不单单是物质生产,而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全面的生产,体现为至少五种生产的有机统一,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人与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统一。我们曾经一度将物质生产视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从而导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只重视物质生产而忽视了其他生产,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忽视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带来了诸多发展恶果,从而造成了精神匮乏、信任危机和生态破坏等。新发展理念正是基于对以往发展问题的反思与校正而提出来的,直接呈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的理论。

二是逆周期监管中通过确定最低资本充足率水平来缓释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是指一个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资本总额对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是保证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都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自由裁量权来确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管制,以缓释监管中带来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下行时监管部门会降低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在经济上行时监管机构会提高资本充足率。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金融运行中的安全与周期性问题。

第三,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际上是分配正义和制度正义的体现,是马克思一生致力追求的目标。他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是国家和社会应该追求的目标,“国家制度不仅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4]成果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既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一个基本理想,更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目标。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各种对立和差别,包括阶级、城乡、脑力和体力之间的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社会共享。共享发展成果不是单一或某方面共享,而是全面的共享,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方位建设成果的共享。当然,共享也不是简单的绝对平均,有时也会体现为一种差异共享,体现为对弱者的关注和权益的保障。总之,新发展理念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最终成果归人民共享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必经阶段。

三、新发展理念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135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阐明了社会化的人类或者说人类社会是对分散孤立利己市民社会的超越,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国家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这里的市民社会的实质是经济领域从政治国家中独立出来,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亦可宽泛地理解为经济社会,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认为其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同样,市民社会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并且是它们二者共同跟国家的最高观点和制度冲突的舞台”[5]而提出来的理论。而人类社会则是全体成员共同生活的社会,是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的社会,而不是为资本服务的社会,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物服务,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类社会或者社会化的人类是人民的主体力量展开的现实土壤,而不是马克思所揭露的人性受到奴役、奉行金钱原则以及工具理性的经济社会。这样的社会,既要发展经济,还要注重经济之外的文化、政治等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既要保障个人合法正当权益,还要维护和实现好社会的公平正义。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指出的:“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6]362必须得到优先和有效满足;并且那些“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6]362。基于此,新发展理念呈现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的思想方法。

第二,新发展理念呈现了社会有机体系统性和严密性的思想内涵。新发展理念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的上述五种生产理论,更体现了五种生产的内在的有机统一。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来说,人们通过创新推动技术革新,带动产业或产品(包括精神产品)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离不开创新驱动,同时,通过创新也可以推动其他四种生产的发展。协调发展通过科学判断与规划满足多样需求等,找寻一条全面发展统筹兼顾的新路。而开放发展则重在解决国内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合作与竞争,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和生产经验,实现“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在发展中呈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绿色发展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共享发展则强调共享的可持续和平等发展,是以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的,反对贫富差距和两级分化。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3。共享发展是通过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应对等,最终实现成果共享。共享发展也是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四大发展理念的最终归宿。

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的是人民大众的立场,强调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和利益共享,强调通过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和人人获得幸福与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各国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大众的立场摆在发展的首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重视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的集中展现。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运动发展呈现出整体性、丰富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征。社会之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其体现于人们的不断实践活动。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各种器官、各个细胞及组织等按照一定次序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矛盾产生和解决的动态与平衡过程。而新发展理念深化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整体性、丰富性和系统性的思想内涵。

具体来说,创新发展理念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公共需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着眼于对矛盾凸显期、风险叠加期供给与需求矛盾解决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创新摆在了发展的核心位置,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1]31。因为创新带来的是强盛和稳固,决定了中国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及效益。协调发展是公共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恰当处理发展中的全局和局部、重点和非重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统筹兼顾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坚持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以经济与国防建设相互融合,在增强国家硬实力和提升软实力中不断拓宽空间、积蓄发展后劲。绿色发展是公共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立场,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绿色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强调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试图破解发展与环境无法两全其美的全球性难题。开放发展是对马克思开放性特质的继承和彰显,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是与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在统一的。开放发展不仅有利于借鉴和总结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还可以发挥我国在资源、制度和市场方面等优势,并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是马克思关注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的根本要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成果能否由全体人民共享,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性质和命运,而且关系到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7]。共享发展强调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与谁共享的问题。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总目标和立足点,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解放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同时,又在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5。党中央提出“时代新人”重要范畴,是否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进行调整呢?“时代新人”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学界对此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内涵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笔者认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简单等同。

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公共性和公共利益的形成。马克思主义重视公共性、公共利益及公共领域建设,这是相对于狭隘的个人利益和个人领域而言的。新发展理念的公共性、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利益和经济领域的公共建设,还包括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建设,既要建设好的经济秩序、保障经济问题得到解决,又要使人民的意愿和诉求得到更好的表达与解决。

四、新发展理念是深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协调多种矛盾与关系的科学方法论

新发展理念是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要求重视多种关系,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还要协调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下面用数字对量的称谓进行符号表达,比如,用3、4分别对3个小方块、4个小方块进行符号表达,同时把量之间的多少关系转化为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看到,用符号3表示3个小方块,比直接表示3个苹果、3个橘子要便于学生理解数字符号的意义,可以让学生感知和感悟符号表达是具有一般性的;特别是,通过这样的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想象的能力,这是数学抽象不可缺少的能力.事实上,对于自然数加法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对应的方法[4].

第一,新发展理念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和协调多种矛盾的科学方法。新发展理念直面发展中的供需关系与矛盾,其中,创新发展着眼并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重在解决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协调发展注重于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现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绿色发展侧重平衡强盛中国与美丽中国间的关系问题,克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开放发展立足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互动,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共享发展立足于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公平分配之间的矛盾,最终目标是实现未来中国的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和民族团结。所以说,新发展理念呈现了马克思协调多种矛盾及各种关系的科学方法和宝贵精髓。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表示个人彼此发生关系和联系的总和。人不是抽象、孤立地存在,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61

马克思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他认为,人类间的最初关系是物质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3]160。换言之,物质关系是构成人类间关系的基础。马克思进一步指明,“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2]724。他还认为,这种人类间、人与社会的“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3]160。由于物质联系的发生,人类也渐渐开始意识到要与周围交往,“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3]161。在这里,马克思还涉及了个体利益、家庭利益及共同利益间的关系及矛盾,并且认为这些关系及矛盾的出现是随着分工而产生的,“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3]163。紧接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519,“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2]196。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自然是人类历史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是人同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同一。人类历史一定离不开自然史,因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2]194。同时,在这里,马克思赋予了人与自然多重关系,即人与自然是内在地连成一体的,人依靠自然界生活;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人创造历史的自然前提是个体的生命存在;孤立的个体不能成为历史的主体,自然形成的群体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自然前提会转化为历史前提,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8]。“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性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2]187。因此,新发展理念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和矛盾的协调,全面呈现了马克思的哲学立场。

第二,新发展理念是注重协调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科学方法。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原本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启示我们,协调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必须应对的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9]这里“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市场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促使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并提高技术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市场作用失灵时,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各自不可偏废的作用。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也要在市场失灵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不是简单地让政府更深地介入资源配置中。

综上所述,新发展理念要求处理好各种关系,应对各种矛盾。同时,新发展理念强调科学发展,虽然在形式上各有侧重,但实际上呈现了多元一体的有机结构,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和重点上服务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及科学方法,为我国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深厚持久的发展动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公平合理、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理论的再丰富和再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版。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 桂汉良:《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思考》,《湖北日报》2014年4月25日。

[8] 张琳、王永和:《重新思考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概念——历史渊源、文本考察及现实价值》,《哲学动态》2016年第5期。

[9]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4年5月26日。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462X( 2019) 07-0027-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回族地区的大众认同与践行研究”(14XKS042)

作者简介: 张琳,1971年生,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朱 磊]

标签:;  ;  ;  ;  ;  ;  

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坚守与深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