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朱元琴,楼上苑,何勤,楼红红

 朱元琴 楼上苑 何勤 楼红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本院毕业实习护生211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传统教学法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生进行认可程度评价。结果:护生及带教老师对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灵活应用持肯定态度。结论:非典型的PBL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利于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避免加重学生和带教老师的负担、增加学生和带教老师PBL参与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护生;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347-02

PBL(pro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所创立的。此种教学方法强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以患者的疾病问题为基础,鼓励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方法,对“问题”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点进行学习。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1]。我院护理教研室从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把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积极应用,探索出了一套比较适宜在县市级综合性医院实施的PBL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家县市级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2009年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医院有26个护理单元,有急诊、ICU等11个特殊科室,护理教研室有骨干带教老师200余名,其中参与PBL教学指导的老师52名。2013年7月实施PBL前向临床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对PBL教学法的知晓率是:12%,2016年1月再次向临床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对PBL教学法的知晓率和持肯定者均是:100%。

1.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三届应届护理实习生211名,其中,性别:女性196名,男性5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1.3岁;学历:本科53名,大专120名,中专38名;学生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宜春医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医学院校。211名学生在实施PBL前后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在PBL实施前对PBL教学法的知晓率是:14.2%,实施后对PBL教学法的知晓率是:100%。其中一名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已参加过一次PBL课堂教学。

这三届学生的实习人数、性别、年龄、学历、在校成绩等与之前的几届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1.3.1PBL实施方案及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县市级医院的特点和现状,护理教研室和PBL课题组成员经共同分析确定了切实可行的PBL教学方案,即:采取传统教学法与PBL相结合,护生临床日常教学仍然采用“一带一”的教学模式,但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如小讲课与专题讲座等仍然采用以老师讲授为主的集中授课方式,但老师授课过程中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并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励,引导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2],而对于学生床边综合能力培训以及疾病查房等内容则保证让每批学生至少有大内科和大外科系统重点实习科室两次以上规范的PBL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3.2组织形式 PBL教学法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小组教学形式,将学生6~10为一小组,分为若干小组[3]。临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选择典型案例、编写教案,让学生经过头脑风暴从每一幕案例提供的信息中提出问题,在讨论前一定时间(一般约一周左右)将问题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网络等形式查找资料,开展自我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并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我评价和由PBL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1.3.3具体实施方法 以PBL疾病查房为例,我院临床护生PBL教学法实施的总流程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讨论总结,共5个阶段[4]。

1.3.3.1PBL疾病查房前准备:教师与学生都经过PBL专题培训熟悉PBL教查方法以及实习大纲要求,明确PBL教查目标和流程。

1.3.3.2教师版、学生版教案的制定和实施: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各科实习的中、后期,指导学生精心选择与设计1~2个典型临床案例,并制定出教学概要和教师版教案;由每组学生自己推选一名组长担任教查主持人,由学生对该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检验结果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推断其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等,形成假设,并通过头脑风暴每幕提出6~8个重要问题,在老师帮助下形成科学、完整、规范的学生版PBL疾病查房教案。该阶段是PBL教查的基础和主要环节之一。

1.3.3.3学生收集资料、自主学习:学生针对问题与要求,结合教材查阅相关文献及参考书,通过阅读、思考,主动学习所查案例的相关知识和本案例所涉及的法律、人文知识等。该阶段教学目标除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外,还注重发展学生查询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个人的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1.3.3.4论证假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护生互相交流所收集到的信息及结论,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应用,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并做好记录。该阶段是PBL教查实施的关键环节,主要任务是论证之前形成的假设,要求学生人人勇跃发言,积极展开讨论,分享知识,并共同解决问题。本阶段带教老师则应认真发挥其“教练”作用,以强化学习效果和把握教学质量。

1.3.3.5总结和反馈:这是PBL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学习结束前进行非正式的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口头评价。本阶段目标是通过及时客观、公正并针对PBL实施要点的反馈和总结评价,达到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技巧、促进互动和提高导师的积极性的目的[5]。

1.4 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对PBL教学评价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没有达到一致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统一的体系[1]。我院课题组自行设计了PBL 教学法护生评价表、PBL教学法教师评价表,其中,PBL教学法护生评价内容见表1,以“是”和“否”评价,以无记名方式填写。每次科室开展PBL教学疾病查房和床边综合能力评价后发放给护生和带教老师,当场填写后收回。

2.结果

护生对PBL教学法应用持肯定态度情况。见表1。

3.体会

3.1 PBL教学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authenticl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的能力。传统教学法以传授知识为主,PBL教学法则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法效果及优势已被公认。从表1显示我院211名护生对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也持肯定态度。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方面:学生已习惯于原有的学习方法,突然使用PBL教学法,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增加了学习负担。有调查发现,37%的护生认为PBL教学法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法[6];带教教师方面:由于PBL教学法的使用打破了学科界限,它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具有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等,因此,PBL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对小组的讨论进行引导,协调小组的角色,解决小组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对学生可能要问的及答案要有充分的准备及预见性,这些要求对传统授课教师有很大的挑战。很多教师对这种授课方法缺乏了解,本身就存在误区,认为学生是讲课者,而老师只是听课和评分。针对这些现状,护理教研室与课题组成员每次对科室PBL的组织者(科室护士长或教学骨干老师)进行集中或单独培训,每年组织一到两次PBL教师培训班或外派到温州医科大学等参加课题培训班,主要针对PBL小组老师能力的培养,如:培养临床带教老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指导和协调小组讨论等情况进行模拟和教学,要求全院教师自觉转变观念,切实掌握PBL教学方法。

3.2 目前我国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师经验不足,理解程度的局限性等使得一些教师未能真正了解PBL教学的真谛,在观念上也不容易接受PBL教学。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护理学科各专科的特点及内容来择优采用。如果生搬硬套,将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效果。

本院为县市级医院,由于日常护理工作繁重,护生人数多,具有PBL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相对较少,对PBL教学法只有非常表浅的理解和实践,因此,实施标准化典型的PBL教学困难重重。基于此,护理教研室将PBL教学法灵活地应用于近三届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中。对于一些偏重系统理论的内容等,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较高的吸收效率;在疾病查房和床边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结合带教老师的能力,各专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有选择性的开展PBL教学法,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临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5]。此外,我院的PBL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特别强调了应注意把握各科安排护生开展PBL教学的时机和频度问题,从而较好的避免了因过早过频地实施PBL教学而加重学生和带教老师的负担、影响日常护理工作等问题,以保证实施效果和护理安全,同时增加学生和带教老师参与的依从性。

总之,临床护生带教中,灵活采取非典型的传统教学法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利于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避免加重学生和带教老师的负担、增加学生和带教老师PBL参与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泽平,王邦宁.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研究 [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97-299.

[2]金玉梅,章晓军,张华芬等. 床边考核模式在新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B):41-43.

[3]黄素群,李力燕,林雪静等. 关于PBL教学法与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133.

[4]王晓艳,朱宗红.PBL教学法在卒中单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117.

[5]朱元琴,周旭玲,楼上苑等.PBL教学法在护生心律失常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J].浙江医学教育,2015,14(6):14-16.

[6]单桂兰.简述PBL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5):76-77.

作者简介:

朱元琴(1962年10月出生)、女、汉族、浙江义乌、义乌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本科学历、擅长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急危重症护理.

本研究为基金项目:

温州医科大学2014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编号:YBJG201453)和 2015年浙江义乌市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5-3-07)

论文作者:朱元琴,楼上苑,何勤,楼红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PBL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朱元琴,楼上苑,何勤,楼红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