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父母的爱_刘海洋论文

评说现代父母的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父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桑妮烦透了父母:总把他们的意志强加于我;晓雨则为父母感动:他们相信我能管理好自己——

“你应该”VS“你可以”

晓雨:

新年好!好久没见面,你还是那样快乐吗?

我不快乐,一上高三,就压抑起来。爸妈替我选了理科,说是什么大学好考,工作好找,工资满高,可却不问问我到底喜不喜欢。

从小就这样,竞赛班,培优班,学跳舞,学画画,每个星期天都被安排得像赶集似的,这就是我记忆里童年的全部!到了初中毕业,我的分数只够二类线,可他们又说读二类不理想,硬把我塞进这所省重点!

“你可以”让晓雨自信

我烦透了每天在他们监视下学习,烦透了他们从不问我想要什么,总是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把他们想要的东西强加于我!我最近常常反应迟钝,而且喜欢咬指甲,常常一个人发着呆就情不自禁地咬起指甲,甚至,有时候都咬出血来。看着暗红的血从手指肌肤的纹理中一点点渗出,心里仿佛安心了许多。

我到底是怎么了?

桑妮

2001年岁末

桑妮:

新年快乐!一到高三,家里的气氛就变得“锋利”起来,几位好友常常谈论各自家长,有的一下晚自习就被关进房里做黄冈密卷,有的被查收CD和漫画书,有的每夜10:00必吃牛奶加蛋,有的妈妈会拿了毛线陪自己在书桌边织到转钟……这些都是无法说"NO"的。

我很幸运,因为还有一个平和的家。下了晚自习,放上一段音乐,轻轻地跟着哼,或随意拿起床头的杂文随笔读上几篇,来了兴致就抱上吉他唱段英文老歌,压抑的心情便随着电子音乐的乱蹦乱跳轻松起来。

父母从不干涉我,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会给我提一些建议,让我自己拿主意,这让我很感动。他们相信我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当然,我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妈妈说,只要白天在学校里努力就好,晚上你可以放松,要不然会被压垮的。所以每天我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听每一堂课,从未趴倒在课桌上“睡不醒”。更重要的是,父母给我的自由空间让我认识到,我也是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架为了明天而疯狂考试的机器。

愿天下父母都能理解孩子。

晓雨

2002年新春

心理处方:

变“你应该”为“你可以”

桑妮为什么咬指甲?因为父母的意志使她无所适从,只能用这种自虐方式来宣泄。据了解,中学生不正常的宣泄方式还有摔东西、打人、骂人、甚至伤害亲人等等,追起根来,大多来自父母长辈的强求甚至苛求“你应该——”或“你不应该——”。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心理门诊,成年人因神经症而就诊者,不少是儿时公认的好学生。从小到大,他们看问题、想问题、考虑行动总是从“我应该”或“我不应该”出发,而很少从“我喜欢”“我愿意”“我要”考虑。强烈的“应该”意识往往使他们失去自我,思想和行为像一部机器一样运转。这些“应该”与“不应该”在童年时期对孩子是外在的强制,长大后就内化成自我压抑的力量,而一旦自我强求、自我不满、自我折磨这些长期压抑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不到释放和解决,久之便可能出现病态。

孩子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建议家长将“你应该”变为建设性的“你可以”,放手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这样才能帮孩子捧起终身受益的金饭碗。

(中德心理医院 吴和鸣 孙苏岚)

我市中学从今天开始进入期末考试,明志同学说“不怕老师考,就怕家长嚼”——

“嚼我”VS“懂我”

嚼我,我老担心考砸

凌振:你好!

早听说你们华师一附中开设了心理课和心理热线电话,能不能帮我咨询一下?

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特别担心考砸。因为父母关心我的考试,胜过关心全家的一切。平时,他们开口闭口都是“你要好好学习”、“学不好,将来扫厕所也没人要”、“只要考试好,想干什么我们都满足”……要考试了,他们的唠叨更是有增无减。早晨上学时,他们说“努力学,考好才有出路”;晚饭时妈妈说“做这么多好吃的,全是为了你能考好”,爸爸还时不时地用筷子几乎点到我的鼻子说“这次考试,再不前进四五名,将来就没戏了(考大学)”,“我们全家全指望你了”;晚上我做作业时,妈妈还常悄悄推开门,像监工一样看我是否在学习。我真羡慕你啊!有那么懂你的父母。

明志

2002年元月

懂我,我会真心回报

明志:你好!

你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上了这所重点高中后父母更是经常唠叨“要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等等,我特反感。后来,他们跑到学校找心理老师,咨询如何让我考好。说来也怪,现在他们一改过去那种“关怀强迫症”,经常轻松愉快地与我谈笑风生,不再生硬地督促我学习。我的情绪一下子稳定下来了,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不再感到父母的压力。我还将老师在心理课上讲的“理解父母的关怀,赞扬父母的辛苦”学以致用,没想到这一招挺灵的,父母挺高兴,两代人开始了平等对话。你不妨也试试?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人了,也是家庭的主人,除了专心学习外,还应学会体贴父母,赞扬父母。

快要期末考试了,我父母说“只要尽到最大努力,考好考差都不要计较”……我想,懂自己孩子的父母,会得到真心回报。

凌振

2002年元月

心理处方:

变“嚼”为“懂”

孩子要考试了,家长所要做的最主要的是让他们保持乐观的情绪,千万不要絮絮叨叨地“嚼”孩子。此时,孩子需要的是减压而不是加压。就餐和睡觉前,可与孩子轻松自然地聊聊,帮他驱散紧张与疲劳,让孩子以良好心态去复习和应考。

懂了孩子的心理,就可以心平气和地提醒他科学应考。如考试前提醒孩子注意基础知识,看清题意;考试时,不被别人的答题快慢影响情绪,无论题目多难,不要放弃,但首先要把会做的题目全做完;考试后,不必过问考试情况,也不必关注考试结果,以让其稳定情绪,静下心来投入下一科考试。

特别要提醒家长,不要与孩子发生冲突,即使孩子考试未发挥好,应鼓励他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

(华中师大一附中心理高级教师尹邓安)

有些“优势型”家庭的孩子成绩不理想,而不少“劣势型”家庭的孩子学业优秀——

压抑自我VS体验自我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人格成长问题的社会调查发现,虽然大众传媒及一些五花八门的价值观念对孩子们能产生一定影响,但父母及其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根据近两年对中学生的社会调查,发现了一种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不少家庭环境相对优越、收入稳定的家庭,孩子不但成绩不理想,动手能力差,而且总是回避父母,甚至对他们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而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较低的普通家庭,孩子不但能自觉地刻苦学习、学业优秀,还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帮助父母料理家务。

“优越型”家长既不甘心、又无法接受孩子的现状,他们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无奈。最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劣势型”家庭的孩子,为何无须父母操太多的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纽约从事了多年的有关保护儿童免受虐待的研究工作后,又先后进行了行为科学及人类学研究。他认为:人类根本是理性的、社会化的、建设性的、有上进心的、值得信赖的。如发生愤怒、敌意等,是某些更基本的冲动(如爱、归属、安全等本能冲动)受到挫折之后的反映,而且在体验到心理顺应不良的因素后,具有把心理顺因不良状态调整到心理协调状态的能力和倾向,这种协调倾向也即自我实现的倾向。

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不仅包括满足对生活的需要,还包括成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种自我实现趋向必须使有机体沿着自主性的方向发展,必须背离非自主性,即摆脱外力的控制。因此,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那些处于相对劣势状态下的孩子们了。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不满足感,而以他们自己的力量又无法改变父母,或是重新选择家庭,所以,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只有在他们的成长与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行为努力来满足和实现自我的需要,并通过自我的经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有积极意义的自我概念,并因此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相反地,那些在事业上相对成功、有着较高经济收入的父母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成功的经验灌输给孩子,或是将自己的理想及其愿望强加于孩子。这种对孩子精神上的“垄断”,常常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主动愿望,将自我内在的驱动压抑或者尘封起来。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们,在意识层面也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优秀的,应该是好爸爸好妈妈。可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又实在无法接纳他们的好爸爸好妈妈,甚至是排斥。因为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希望父母哪怕少为她们花钱、少买些营养品,多给于他们一些精神粮食,如自由,或是有一个能够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他们希望挣脱父母的精神控制,并希望能通过自己去经历社会、尝试生活,哪怕是挫折,使自己能有机会在这种自然的行为过程中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能力与身份(独立的个体)。虽然这也许会感到一些与父母分离的痛苦,但是,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则将是自主的思维、自由的选择与探索和自我存在的实际意义。

不少学生害怕家长会,害怕老师会“告状”,害怕回家后吃“棍子烧肉”。这位家长的一番谎言,却让女儿重建自信心——

实话实说VS善意谎言

善意谎言获得意外收获

女儿上了高中后,家长会对我们家来说似乎失去了意义。因为家长会上一般是表扬优生,批评差生,我的女儿成绩中等,表现一般,除了知道女儿的成绩和名次外,其他情况一无所知。每次开完会回家,面对孩子试探性的询问,总不知如何作答。一次,问烦了,我没好气地说:你以为哪个想去开家长会?我们是被遗忘的角落!女儿不吭声了,但眼泪却流了下来。这下,我意识到,可能伤害孩子的心了。高中时期是个极敏感时期,刚经过第二次“断乳”的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独立了,因此十分在意别人的评语与看法。而老师和家长的冷漠无异是给孩子泼了盆冷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那日,又是家长会。我从成绩单上得知女儿数学仅考了60分,离及格还有相当距离,其他照例一无所知。回到家,女儿诚惶诚恐地问:老师肯定批评我了?准备实语实说的我突然一转念,说出了一番话,事后我自己都吃惊:“不,老师说你的各科成绩都有进步,数学成绩暂时落后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不跟别人比,自己跟自己比,每次前进5~10分,到高考,考过及格问题不大。”“真的?”女儿眼睛一亮:“那我就有信心了,数学90分达标,我肯定没问题。”女儿的兴奋让我感到意外,但又有一些不安,毕竟我对女儿撒了谎,万一,老师那边……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学校,主动向老师“坦白”了一切,请老师原谅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配合我假戏真做。不料老师说:“哎呀!太好了,这正是我想说的话。每次家长会,时间太紧了,各科老师轮流讲话,所以我们只能简要讲讲重点学生。真是谢谢您了,您放心,这是我的工作,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我放心了,同时也为女儿有这样的老师而欣慰。

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女儿的数学成绩有了进步,重要的是,女儿重建了自信心。

一次善意谎言获得的意外收获,给了我启示:那就是要多关注孩子,尊重孩子,多给孩子注入积极向上的信念,多对孩子说:“你行!”

(苏琴)

善意的谎言不一定就是欺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善意的谎言”的实验,他们对一些孩子进行智商测试,然后对老师和家长进行善意的欺骗:将测试结果颠倒过来,一部分智商分值较低的学生得到了高分。跟踪调查发现这部分孩子在测试之后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想一定有不少人知道这个实验,但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将实验给我们的启发真正贯彻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倒是有太多的“实话实说”不断地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其实际的后果与我们的愿望南辕北辙。这样一些“实话实说”我们耳熟能详:“考得这么差,看你脸往哪搁!”“考不上大学,等着去扫马路吧”……这都是些孩子心知肚明的大实话,问题是这些大实话只会破坏他们的心情,除此外别无益处。

善意的谎言为何能发挥出如此大的作用?比照“善意的谎言”与“实话实说”,不难发现,善意的谎言多了一些对孩子的尊重,这尊重就表现在父母不忍心看着孩子难受。在实际生活中父母眼睛盯着分数,较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应该说,成绩不好,最难过的是孩子本人,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关注自我形象,所谓的差等生,本来在同学面前已经抬不起头来,心中已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这种情形下父母的“实话实说”对孩子而言不啻是雪上加霜。父母如果能理解孩子的心情,照顾到他们的感受,孩子尽管身处逆境,也会感受到温暖与支持,由此滋生出变化的力量。

善意的谎言还意味着对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来自父母的期望一样也可以带来强烈的动机和积极的行为。实话实话总是静止地看问题,把孩子看“死”了,不是发展的目光:“你总是很粗心”,“你长期甩尾巴”,“指望你算是见了鬼”……父母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孩子,长期重复和强化,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便以同样的目光看自己,自卑便是根深蒂固的了,改变起来非常困难。

所以善意的谎言并不一定就是撒谎,“我相信你能行”,“你每天都在进步”,这都不是欺骗。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成绩并非唯一的衡量指标,他们懂得越来越多,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难道不是吗?

(中德心理医院吴和鸣)

编辑附语:编发此稿时,这位家长给我们打来电话:她的女儿(市六中高三学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我们在祝贺这位“成绩中等,表现一般”的高三女生出手不凡的同时,更为这位睿智的母亲骄傲。

一场大病让女儿被一些“成绩不好”同学的关心所感动,她想请这些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母亲却极力反对——

芝麻VS西瓜

分数高 不一定懂友谊

赏识教育研究者周弘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去年夏季,他来到武汉,与一些家长就孩子教育问题交谈时,反复强调:不要想着把孩子培养成人上人,而要培养成人中人,而这正是不少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的“症结”所在。

一位与女儿“闹僵了”的母亲给大家讲述了自己的烦恼:我的女儿成绩蛮好,因为中考前做了一次大手术,不得不休学。这段时间,她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上学,就沉默无语。放学后如果有同学来看她,她会高兴得拥抱她们。前几天女儿过生日,想请一些同学到家里来,我就要她先列张名单给我。她兴致极高地开出名单,我一看,烦了:上面都是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她身体好的时候,从来不跟这些同学玩,就因为生病后这些同学老来看她,她就跟她们玩好了。我对女儿说:不要把这些同学接到家里来,她们会拖累你的。女儿不听,哭着说:“这些同学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是我真正的朋友。您不认我这些朋友,就是不相信我!”

因为这位母亲的执意坚持,女儿的生日聚会被取消。也因为这件事,女儿一直跟母亲赌气,什么话也不对母亲说。这位母亲问周弘:现在我跟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僵了,有时还为这吵架,我该怎么办呢?

听完这个故事,周弘对这位母亲说:“你的女儿在觉醒,一场大病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成绩好的同学的冷漠,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的热情。两者相比,她更愿意同这些结下真诚友谊的同学交往,同他们做朋友。只关注学习成绩,不关心孩子心灵的成长,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采写 刘丽)

懂友谊 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周弘先生给孩子的母亲提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更为重要?是分数?还是友谊(实质上是指孩子的综合素质)?

对于孩子的母亲来说,或者说对于相当一部分家长来说,分数是重要的。因为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孩子的考试分数标志着他学习的优劣。上海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家长希望子女受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占87%。另一项调查发现,98%的家长期望子女从事脑力劳动。而考大学凭分数,考分高的才能优先录取,才能进一步取得高的学历和学位;就业,往往也要看学历和学位。由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关系着家长的期望,孩子的命运,自然引起家长的高度关注。这位母亲更是连孩子交朋友都只允许与那些分数高的同学往来,全然不顾孩子的真实感受。

周弘先生将这么重要的“分数”比喻为芝麻,而将友谊比喻为西瓜,这比喻是非常生动、贴切的。这是因为:首先,虽然目前学习是孩子的头等大事,但友谊是孩子能否学好的重要条件。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中,归属与交往需要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证实,人际关系和谐,能使个体心情舒畅,精力集中。在这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意志活动均处于最佳状态,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孩子的智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孩子与同学的积极交往有利于寻求友谊,发展良好的个性。所谓个性,包括人的兴趣、能力、意志、性格等一切心理素质。现代心理研究证明,个性的构筑和发展,纵横着人际交往的经纬。孩子们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获得了友谊,友谊沟通着情感,寄托着希望,带来了力量,可使孩子从他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增长知识,激起兴趣,甚至带来灵感与启迪,提高技能。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缺乏足够认识和客观评价的人,还能通过交往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孤独内向、胆怯怕事、盲目自卑的不良性格倾向,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豁达开朗的良好性格。

尤其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逃避的现实。要使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工作和事业上不断地有所发展。而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友谊,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当代科学技术呈综合发展趋势,分工越来越精深,越来越社会化;多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形成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研究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哪怕是一项较平常的科研也要涉及到众多的人和众多的学科。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可以说要想进行科学研究,事业上有所发展,需要依靠领导、同事、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协作。因此,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就不仅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孩子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友谊,则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具有很深的学问,较广博的知识,但缺乏人际协调能力,或者人际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科研能力的发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家长朋友,千万不要只顾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刘小林)

高材生刘海洋为何用硫酸伤熊?从精神卫生的角度看,其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

望子成才VS望子成人

今年1月29日、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5只狗熊烧伤。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公众强烈愤慨。

刘海洋为什么这样做?刘海洋称“我曾经从书中看到过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特别强。但人们又总说‘笨狗熊’,所以我就想验证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刘海洋竟说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的确,在大学读机电系的刘海洋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但既然喜欢动物为什么又要摧残动物?刘海洋能考入著名高校且被推荐为研究生,说明刘海洋是一个高智商的人。然而,一个高智商的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不合常情,缺乏情感、理智和伦理观念,不符合其智能水平的行为呢?

有人提出刘海洋的行为是否因精神疾病所致?但是,刘海洋“硫酸伤熊”时并不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根据媒体近来披露的情况,从精神卫生的角度来看,刘海洋的确存在心理发育不成熟,其个性(或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的表现。

刘海洋出生不久父母即离婚,母亲早出晚归。海洋从一出生到上小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家里,惟一伴随他的就是一篮子积木和塑料拼板。因为几乎没和外界接触过,使他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缺乏感情交流,如21岁的刘海洋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女朋友。他两周回家一次,生活闭塞,兴趣范围狭窄,而这并不妨碍他的智力发展。母亲严厉的管教使刘海洋对老师、家长的话言听计从,连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不能填写自己喜欢的生物专业。同时,还造成刘海洋在生活上对母亲的极度依赖。虽然他优异的学习成绩给了母亲极大的安慰,但母亲万万没有想到儿子是一个严重偏科的怪才。在人文领域的涉猎面极窄,社会适应不良,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他虽然表面上喜欢小动物,但是内心冷漠,饲养小动物只是填补内心的空白。一旦遇到特殊问题,就会用一些不同于旁人的方法或那种只有孩童才有的破坏攻击的方式处理。因此,对于他来说,即使未发生“硫酸伤熊”事件,也可能发生其他的怪异行为。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人格异常或人格障碍。

高智商大学生伤熊行为的深层原因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比“伤熊事件”更需要关注的是,心理不健康所引起的问题已危及我国人才素质。分数高并不等于素质高,我国当前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过多注重分数,缺乏人格教育,缺乏实实在在的行为规范教育,缺乏“做人”的教育。刘海洋生长在单亲家庭,是母亲所有的期望,然而母亲关注的焦点是分数,是奖状,是儿子成才。与母亲的情感捆得太紧,限制了刘海洋在心理上的成长。家庭养育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尚不能通过社会、学校得到有效解决,于是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成为极不成熟的“大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种病态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现象,如除了大学生伤熊事件外,最近几年青少年伤害他人事件频频发生,每年都有学生不堪承受压力而自尽身亡。更多的是通过其他非极端的方式掩盖和发泄。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心理呈亚健康、不健康的达到30%。望子成才不如望子成人。愿天下父母借大学生伤熊事件自醒,教会孩子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和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刘小林)

她特别渴望能有一个“太空朋友”,能时时伴随她,听她的心里话——

捆绑VS放飞

“我是一只小燕子,可是小燕子怎么飞不起来了呢?那我到底是谁呢?在心理科病房,14岁的女孩莓反复这么说着。乖女儿“突然”的异常变化使其父母措手不及,大惑不解。通过医务人员的细心观察和详实分析,他们终于意识到是自己“捆绑的爱”害了孩子。

莓从小就乖巧听话,成绩拔尖。为了让她安心学习,父母尽可能地不让她插手生活“琐事”,以致14岁的莓已经习惯了在洗漱前等父母挤好牙膏倒好水,洗澡也要父母准备好换洗衣服。父母对她生活上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学习上的“陪读”,包括每周六的钢琴培训和周日的绘画练习,也是轮番上场,就是对孩子的精神健康状态不闻不问。父母常表扬女儿学习认真,老实听话,却不知道孩子常有一种压抑感。莓在11岁的时候曾告诉妈妈,她特别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太空朋友”,能时时伴随她,听她的心里话。孩子的这个“愿望”实际是一个求救信号,但父母当时竟斥为“瞎想”。

上初中后,莓的成绩日渐下滑,离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也越来越远。随着妈妈的斥责声和爸爸的吼叫声的增加,她感到无所适从,精神紧张——渐渐地,她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人和事都没有了任何感觉。朦胧中,她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燕子,自由而又无忧无虑地在他们家大楼顶层上飞来飞去,再也不需要学习和各种繁杂的培训了。

“孩子病了”这一事实,让莓的父母终于明白:伴随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习之外,有了同朋友交流和沟通的需求。可是,他们只关注女儿的学习,忽略了其心理需求,使女儿总是生活在父母接力棒似的“监控”之中,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为了不感到孤独,为了能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人需要一种被人理解、也能理解他人的感觉。文中的莓想要有个“太空朋友”就表明了她的这种愿望,遗憾的是没能得到积极的回应,被忽略的感受致使她心绪不安、成绩下降。尤其是遭到父母严厉的斥责后,她一方面觉得自己从小到大盛满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无颜面对父母;另一方面,随着她自尊的崩溃、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无法承受种种压力时,她觉得自己被父母的爱捆绑得无法挣脱。在这种痛苦无力的挣扎长久得不到帮助、救援时,她的心理应激能力、承受能力终于超过极限,于是,她就“变成”了一只自由快乐的小燕子。

对于这个女孩的治疗除药物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为捆绑的爱松绑,让孩子能有自己的个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生活中,其实很多孩子都像莓一样,渴望能有一个“太空朋友”。父母如果真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应放飞孩子,并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太空朋友”,能带着孩子在心灵的天空自由翱翔。

 (汪智慧)

心理学教授吴汉荣提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在变,孩子自然也在变,变是孩子成长的本质——

孩子在变 家长也要变

今年1月至3月,《长江日报》推出了《评说现代父母的爱》系列专题,引起家长强烈共鸣。不少读者反映:现在的确是越来越读不懂孩子了,父母尽最大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上也不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孩子却一点不领情,反而与他们越来越疏远。传统的父母之爱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吴汉荣教授就此话题接受我们采访时提出:关键是一个“变”字。

吴教授认为,传统的父母之爱体现在家长什么都为孩子想好、做好,孩子只需要乖乖听话,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家长取代孩子能力的“爱”法,过去的孩子接受得了,而且很感激父母的牺牲;现在的孩子对这样的“爱”却不领情,更不说回报了。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在“变”,而父母没“变”。

首先,现代孩子对“爱”的需求绝不仅仅是物质这个层次上的,而现在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却仍停留在物质关爱上。物质需求只是人的一小部分需求,人更多的需求在精神层面上,例如尊重的需求。孩子也是个会思考、有独立意志的人,他需要父母考虑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见,但传统型父母通常很难真正做到两代人心心相印,离子女的心理期望有很大的差距。

其次,现代孩子对接纳自己有着强烈需求,很在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而传统型家长习惯为孩子找榜样、树目标。如常作“横向比较”:“你看隔壁小丽多好……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这样的话其实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被压制了。父母要能看到孩子间的个性差异,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包容孩子的缺点。人都需要激励,美国家长最常对孩子说的一个词就是"excellent"(优秀的)。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要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一棍子打死;当发现孩子确实努力了,哪怕事情办得并不算好,也要真诚地表扬他,这比批评更有效,孩子也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领悟出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信任、接纳、欣赏孩子,是爱的基础。

此外还有对成功的需求、爱与给予的需求等都是孩子希望家长关注的心理需求。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在变,孩子自然也在变,变是孩子成长的本质。如果父母爱孩子的方法不变,就肯定行不通。社会开放性的发展使现在的孩子时刻在变,他们的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功利性提高了,性意识发展了,对权威的抗拒与自我意识都增强了。今天这批孩子与家长当年做孩子时是完全不一样的。意识不到这种变化的家长就会出现问题,父母与孩子都会很苦恼。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就一定要看到这个变化,意识到依赖传统的命令、指挥、权威是不行的,因为孩子会反驳、抗拒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但不是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人生观。如果家长能够多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隔阂也可以变成沟通。只有尊重孩子,承认孩子需求的多层次,接纳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们的成长,孩子才会懂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孩子不会在家长保护下过一辈子,传统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其实剥夺了孩子自我保护、自我探索的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快、压力大,家长可以让孩子适当遭遇些困难、承受些挫折,与孩子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时刻在身边支持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控制他、指挥他,这种情感体验深的孩子才能反过来关爱别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深爱。

 (蒋颍采写)

读者说

给老爸老妈的几点建议

曾经,我也是一名对父母的爱充满苦恼和困惑的中学生,根据我的个人体验,我想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过度“严”未必是爱。大部分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而且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不懂事,于是采取了“你应该”这一相对严厉的教育方式。他们过多地规定了子女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受到压抑。孩子的性格、性情父母最了解,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个性来把握“严”与“松”的尺度,更多地以一个朋友而不是生活权威的身份进入孩子的生活。

2、沟通不是追问。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也在不断地变化,父母不要总是以自己生活某阶段的方方面面,来对比当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压制孩子的行为和思想。父母闲暇时应多找孩子谈心,知道他们各个阶段的大致想法,但沟通并不是追问孩子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想法,这样会令他们厌烦。当孩子倾诉他们的想法时,即使你们不赞同,也不要贸然地呵斥,应采取谨慎态度,深思熟虑后再与孩子交流,进行教育,以使继续沟通成为可能。

3、从心理上给孩子减负。不要过早地把家庭、社会的一些过于功利性的要求、目标强加给孩子,从而形成他们严重的心理压力。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像个傀儡,活着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我以为,正确的做法是,逐步树立他们为自己而活(有别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观念)、追求自己生命意义的观念。这样,孩子才不会迷失自己,生活也会有方向。 (黄诗文)

读者说

父母爱 不是债

现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可谓呕心沥血、无微不至。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学习上培优择校、买书购机(复读机、微机等等)在所不惜。然而,一些孩子并不领情,他们要么视而不见,毫无感触;要么认为理所当然,坦然接受,有的甚至认为父母自找苦吃,不但没有体恤感激之情,反而滋生讨厌怨恨之心。

为何好心无好报、事与愿违?我个人认为,一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对,只注意物质、生活上的溺爱,忽视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关爱,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困惑得不到排解,积压成与父母之间的隔膜;二是父母之爱的动机不纯,他们将自己的爱视为一种高风险投资、一种期待巨额回报的付出,以债主自居,期望孩子将来“还债”,即埋头学习、拿高分、当尖子、考重点、赚大钱。当孩子稍有失误、达不到要求,他们就哀叹心血白费,希望破灭,甚至淡漠对子女之爱。这种高期望值使父母对子女既溺爱又万般苛求,让孩子不堪重负、深感压抑,既缺乏精神自由、行为自主,又恐负于父母。加之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紧张,导致孩子内心充满矛盾,极易产生不满和逆反心理,对大人的爱便以消极、反叛方式“回报”。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功利色彩的,除了给孩子物质上的保障、道德品质的教育,还应给他们精神心灵上的自由空间,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绝不能以债主、恩人自居,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还债”。

(王立光)

编者的话

“评说现代父母的爱”专题的刊发,使不少家长开始审视自己对孩子的爱。一位父亲告诉我们,他过去惯常的思维模式(我到底怎么才能管好、教育好我的孩子)受到了冲击,同时对过去那种传统的、封建而专制的家长作风(老子说、儿子听)提出了质疑。我们为家长能与我们一起反思而高兴,并呼吁家长们大胆打破自己多少年来已经形成的旧的、落后的教育方法,自觉而主动地去寻求、探索一种能引起孩子共鸣的、全新的教育方式,一种民主的、平等的而又具有积极创新意识的现代化教育方式。

标签:;  ;  ;  

论现代父母的爱_刘海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