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文化在大同的传播与影响论文_赵梦琳

浅谈佛教文化在大同的传播与影响论文_赵梦琳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300387)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灿烂而伟大的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出了一些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并保留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些城市成为历史名城。1982年出于对这些文化古城的保护,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名城,共二十四个,大同即为其中之一。大同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宗教发展在我国历史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并留下了众多具有时代色彩的宗教建筑。本片将以云冈石窟和华严寺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关键词:中国历史名城;大同;佛教;云冈石窟;华严寺


正文:

大同位于我国山西省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在中国历史上,大同在北魏时期是作为都城存在的,史称平城。在这一时期,鲜卑族成为这里的霸主,并有所作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点在大同的很多地方都能有所体现。那么在这一时期宗教的发展也较快,所以在大同的很多名胜古迹中我们都能看出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

大同的名胜古迹很多,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遗址,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共分为早中晚三期。其中中期石窟最为精美。云冈石窟在建造时,不仅仅是当时北魏的能工巧匠参与其中,还有来自印度和西域的工匠参与进来,所以在参观洞窟时还能感受到文化融合的气息。每个洞窟中都刻有佛像以及大量精美的壁画,在很多洞窟里除了大型的佛像外,在佛像的周围或者是底座以及整个洞窟上都密密麻麻的刻着佛像或者菩萨、弟子、护法、飞天、供养人等这种宗教气息浓郁的装饰在石窟中参观佛像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佛像十分得生动形象,有的佛像还带着笑容,看上去有血有肉,所以不难看出在当时佛教的世俗化以及在当地的普及程度之深。云冈石窟在以大尊像与菩萨佛像为主的边饰处理上陪衬以无数的小佛像、飞天、佛塔、莲花纹、火焰纹、龛柱装饰纹及动植物纹样表现出无比华丽庄严的独有的西域风格的中式佛教美术装饰色彩观。云冈石窟色彩的运用和表现与石窟建筑空间遥相呼应。云冈石窟本身是一种佛教形式建筑空间,彩绘壁画装饰的位置性与石窟建筑空间也相互呼应,为佛教石窟的建筑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同时,彩绘壁面设计布局及色彩围绕这种布局所进行的形式美的搭配,也为洞窟形制起到装饰的作用。云冈石窟 内有各种佛龛式建筑,例如:尖拱龛、楣拱龛、宝盖龛、屋形龛,这些佛龛和石窟表层,以及龛柱都经过各种各样的彩色纹样装饰,题材丰富,为云冈石窟建筑增色不少,使石窟建筑更加富丽堂皇,庄重绚丽,突出了佛教用色的独特装饰性。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大同,佛教的发展还是很好的。

在当时人们除了通过修建石窟并在石窟中礼佛外,寺庙也是诵经礼佛的重要地点。在大同寺庙数量也很多,其中华严寺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取自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是一个辽金时期的佛教寺庙,也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大的辽代皇家寺院。华严寺和我们常见的建筑不同,平常的建筑大多数是坐北朝南,而华严寺是坐西朝东。这一点是符合契丹族“拜日为神”的信仰。华严寺分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上华严寺的主要建筑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在很多寺庙都有,一般都是作为寺庙的中心供僧侣礼佛诵经使用。大殿中一般供奉着释迦摩尼,释迦摩尼被尊称为大雄,所以因此得名为大雄宝殿。那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整个建筑是基于四米左右高的台基之上,显得非常的雄伟壮观。在屋顶上还建有一对体型较大的琉璃鸱吻,造型古朴色彩艳丽,是金代时期的产物。在大殿里供奉着明代造像32尊。中央佛台上端坐5尊大佛,按密宗五方佛排列,其造像风格与藏式佛像相近。据寺内明代石碑记载,这五佛不是同期作品,中间3尊佛像在前,为木雕,后制两尊是泥塑。五佛前面设一接引佛,是引导众生进香膜拜的。侍立佛旁的是胁侍菩萨,分列两厢的是二十天。墙上绘有巨型壁画2l幅,内容为佛传故事、禅宗祖嗣图、西方十六观等佛教题材。这些壁画原绘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部分重绘。颜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与殿内佛像、背光、斗拱等色彩交相辉映,使整个大殿金光灿灿,富丽堂皇。其中殿内东墙北侧,画有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道的佛本生故事;北墙、南墙和西墙共九幅,内容是释迦牟尼成道后讲华严经,分别在七处演讲九次,又称“七处九会”。在大雄宝殿的地下是个地宫,在这个地宫里全是为纯铜打造,墙壁之上也是布满了佛像,在地宫里还供奉着一颗舍利子。在整个华严寺中还有普光明殿、弥陀殿、药师殿、华严宝塔、薄伽教藏殿、罗汉堂、观音殿、文殊阁和普贤阁。在这些地方都供奉着佛教中的佛、菩萨和罗汉等等。这都可以看出在当时佛教的盛行,并且还留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所以以云冈石窟和华严寺为例我们可看出,在我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大同的佛教文化的都是我国佛教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每个时期的佛教都会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融合,更能体现出佛教在当地传播的广泛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韩心济.佛国世界的奇葩—华严寺[J].文物世界,2006(6):54-58

[2]何莉莉.华严寺[J].五台山研究,2010(104):50

[3]刘旭峰.大同华严寺建筑特色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13(56):136-140

[4]刘畅.云冈石窟壁画中装饰色彩美的探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4):47-49

[5]释圣贤.大同云冈:中国佛教律宗的发源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7(5):46-53.



论文作者:赵梦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浅谈佛教文化在大同的传播与影响论文_赵梦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