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研究论文_匡小勇,伍艳玲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研究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月~2016年7月,共计80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我院治疗,将其纳入到本组研究对象之中,按照数字化随机分组法,将8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肌肉与神经接头位置传递功能出现障碍引起,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以部分骨骼肌无力或者全身骨骼肌无力位置,容易疲劳,在活动后临床症状会显著加重。通过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环境、药物和感染因素相关,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胸腺增生或胸腺瘤[1]。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一般会感觉到眼睛和肢体酸胀不适,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在月经来时或天气炎热时会感觉疲乏症状加重。在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骨骼肌无力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并且会出现典型的下午或傍晚劳累后肌无力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2]。本研究对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1月~2016年7月,共计80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我院治疗,将其纳入到本组研究对象之中,按照数字化随机分组法,将8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在对照组中,男19例,女为21例,年龄为21~78岁,患者中位年龄是(49.91±5.81)岁;试验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为21~68岁,中位年龄为(48.23±6.38)岁。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相关资料对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试验组具体方法为: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后行全麻处理,完成铺巾的消毒后于患者腋中线和腋前线间第6肋开1.0㎝切口,然后置入胸腔镜对患者的胸腔进行探查,同时将纵膈暴露。然后在患者第5肋间和锁骨中线开2.5~3.0㎝切口作为操作孔,选择第4肋间和腋前线处开1.0㎝大小切口为牵引切口。剪开胸膜,将胸腺完全暴露出来,推开胸骨后间隙,触压胸腺,看是否有胸腺瘤。将胸腺下极使用内镜钳夹住,向下牵引,将胸腺动脉与静脉分离,用钛钳夹断,使用内镜钳夹住胸腺下级,并向上牵引,沿心包后向头位置与主动脉表面逐层分离,充分暴露无名静脉,夹闭、切断远心端。完成牵引和分离后将胸腺上极抽出,并对胸腺进行切除。完成胸腺的切除后观察是否存在出血情况,并对纵膈无名静脉旁的脂肪和心包左右前侧的脂肪进行切除,完成止血处理和引流管的安置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关闭。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手术前后临床指征变化情况,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治疗无效三种,完全缓解即临床症状解除,在六个月内没有复发;部分缓解即临床症状改善,但是未完全缓解;治疗无效即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中常见疾病,患者会出现肌肉、骨骼无力的临床表现,严重干扰了患者的临床生活。部分患者不了解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往往忽视了后续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重症肌无力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临床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胸腺切除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中主要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药物、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中医药治疗等方式。其中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对症治疗药物,但是其指标不治本,因此用药时不能单药长期使用,其中常见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和溴吡斯的明[3]。免疫治药物常用的有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A、环磷酸胺和他克莫司等。血浆置换治疗主要是通过将患者血浆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从而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暂时缓解,其需要在治疗的时候采用其他辅助治疗的方式[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与血浆置换的方式效果相似,其主要是对患者自身的抗体进行中和,并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中医上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于瘘症的范畴,其通常作为辅助治疗的方式,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并起到重建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5]。

胸腺切除术是临床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有传统胸骨劈开胸腺切除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其中传统的胸骨劈开胸腺切除的手术切口较长,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并且术后恢复较慢。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切口相对较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很少,并且术后的恢复速度很快,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6]。

本研究对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

[2]沈国义,张文山,张奕.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瘤型重症肌无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02:140-143.

[3]张卫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及多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

[4]许川,梅宏,韩连奎,刘波.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J].临床肺科杂志,2014,03:488-489.

[5]毛勇,林琪,岑浩锋,申文明,刘升.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16:7-9.

[6]王虎.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2,35:97-98.

论文作者:匡小勇,伍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研究论文_匡小勇,伍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