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网运维短板,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论文_简勇刚

解决农网运维短板,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论文_简勇刚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农网改造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农网电力设备装备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但是在整个农网改造以及设备运维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乡镇的农村配网,设备老化、重载、过电压和低电压等薄弱环节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关键词:解决;农网运维;短板;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引言

新农村建设理念提出,农网工程建设工作逐渐增加,为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促使其满足当前的用电需求。农网工程工作,能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家电下乡政策的形成,也能为其提供充足供电,促使电压质量的提升。

1农网工程改造概述

农网工程改造的主要内容是对农村原有电力、电线老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组建完善农网工程配电网络。在这种模式下,不仅能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在积极发展下,为农网工程的改造工作提供强大保障。对农网工程进行改造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能保证农网工程供电工作可靠性和供电能力的提升,满足农村的用电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农网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下,能源结构逐渐升级,能满足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在我国供电电网发展下,实现农网工程产业的升级和改造,能对其存在的问题优化解决。在新农村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下,太阳能发电、风电被接入农网,达到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满足多方面的建设需求。随着农网工程改造规模的壮大化,其产业链长,劳动密集,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下,也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农网工程积极改造,也能推进我国电力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小康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条件。在升级与改造下,推动城镇化进程,缩短电网之间的差距,为城市化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2农网运维存在的短板

2.1季节性重载较为严重

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对2017年以来曾经出现过重过载的线路变压器进行分析。一是发现在夏季高温时段,线路过载问题严重。2017年某镇11条10千伏线路中有4条10千伏线路出现重载,占比36%,主要原因为高温天气空调负荷激增所造成。二是在春灌用电高峰,变压器过载严重。进入春季小麦返青期,由于近年干旱少雨,农民的机井越打越深,普遍都200多米,新上机井户逐年增加,造成变压器超负荷严重,最严重时段,连续几日过负荷配变达7台之多,变压器随时存在烧毁风险,安全运行隐患巨大。

2.2树线矛盾问题突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民不再安于在家种地,纷纷进城务工,而造成村里田地没有人耕种。为了图方便,老百姓开始在耕田里种植速生杨树。这种杨树生长速度快,而且长得高。由于巡视不及时,未能第一时间告知用户线下植树的危害,年复一年造成线路防护区通道内存在大量安全距离不足的树木。随着树木的长大成才,清理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树木一旦搭在裸露的导线上,很容易造成线路短路跳闸,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威胁到线下路人的生命安全。

2.3台区低电压、过电压问题长期存在

2.3.1低电压问题

电表接线柱松动(特别是容易忽视的零线松动)、进线电缆断相容易造成长时间低电压,如果不能及时监控,可能导致出现连续低电压,造成表计计量不准确。排灌负荷激增时容易造成成片低电压。线路末端的偏远村庄,在夏季高温天气到来之时,可能随着线路负荷的激增出现短时低电压,最终造成用户空调无法启动,电风扇无法转动,电脑打不开。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容易激化矛盾,造成投诉。

2.3.2过电压问题

由于部分变压器接带用户较多,造成靠近变压器的用户电压偏高,而一旦将变压器调档,将会造成距离变压器较远的用户电压偏低,出现低电压。这种情况造成的用户电压偏高,通过变压器调档,运维手段无法解决。

3解决农网运维短板的措施

3.1加强员工培训

将标准化设计贯彻落实到农网建设工程当中,对员工的技能水平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企业选取一个固定场所摆放变台建设中的应用物料,由建设人员、验收人员进行现场组装训练。其次,开展建设示范工程,通过召开现场会议的形式,由企业专业人员对示范工程情况作出评价,保障工程建设的实效性。

3.2加强电力负荷预测

一方面与当前农网工程相关系数相结合,对线损进行优化,寻找工程管理中的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加强对电力负荷的预测,突出重点预测,按照分区预测、全区汇总的原则,使用单耗法,对电力负荷情况进行检测。

3.3做好运行分析,准确定位最薄弱环节

结合运行管理实际,每月召开电网运行分析会议。重点做好线路故障情况分析、变压器重过载分析、电压合格率分析、线路通道护线等等。同时做好所辖区域设备运行情况分析,包括老旧设备的运行情况、小线径线路、老式绝缘子、配电室状况等等。通过分析本月运行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进行汇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下一步投资提供真实的方案和数据参考,以便于更加精准地投资,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消除电网最薄弱的环节。

3.4明确巡视分工,处理发现的突出问题

按照“台区经理制”对所管辖的线路台区进行重新分工,明确巡视的范围和巡视的具体设备。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巡视“无死角”,衔接“无缝隙”。对发现的问题由分片组长先进行汇总并报供电所。由供电所把关,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并根据紧急程度,安排专人负责清理诸如树线矛盾、变压器油位低、漏电开关故障、下户线绝缘老化、电能表进线氧化等问题。做好处理情况的总结和再评估。针对同类问题,供电所做好分析总结和再评。并根据评估情况,制定出同类型问题的具体处理流程,以便于下一次再发生类似问题,按照已经成型的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大大节约处理时间,提高运维效率。

3.5针对专项指标,设立专责人管控

根据同业对标考核体系,结合公司运检指标管理实际情况。在每个供电所设立电压管理专责人,重点管控过电压、低电压、电压合格率指标。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监控和通报,确保第一时间处理电表接线柱松动、进线电缆断相引起的低电压和过电压。建立通报和汇报反馈机制。每天公司专责人通报公司整体指标情况,各供电所专责人负责对各个供电所的指标进行排查,及时反馈影响指标的用户处理情况,将管控指标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考核户的出现。

3.6加强工程管理的组织领导

在供电所中可以成立农网工程专项管理小组,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物资管理、质量验收等工作。同时,不断完善组织体系与职能,对农网工程进行系统性的规范与指导。

3.7施工机具的强化管理

在农网工程管理工作中,对施工机具进行管理,能维护施工作业的整体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机具的发放、生产等进行管理和监管,对施工机具的购买、校正等严格试验和检查,促进存放工作和领用工作的严格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使施工单位在现场严格应用,达到施工机具的充分应用,也能为施工的整体安全提供保障。

结语

随着智能配网监控系统、智能配网抢修系统、线路精益化管理系统等配网精益化管理智能系统的投入使用,有助于运维人员更加准确地确定配网运维管控的重点,大大减少了停电故障处理时间,节约了配网运维时间,提高了配网运维效率,提升了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长春.如何提高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议[J].数字化用户,2017(46):104.

[2]董其丹.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通讯世界,2017(21):233-234.

[3]黄麟斯.农网工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管理[J].科学与信息化,2017(34):158+160.

论文作者:简勇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解决农网运维短板,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论文_简勇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