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训练与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心理素质训练与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心理素质培养与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心理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素质教育的试验与实施,教育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素质的内涵、结构进行探讨。虽然在素质内涵及其结构分析众说纷纭,但在素质结构的分析上都把心理素质作为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已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并且见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那么,心理素质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深层内蕴,它具体指是人在精神上、意识上的特征和品质,包括智力、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在认识活动过程逐渐培养的,发展着的智力反过来促进认知活动。智力一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非智力因素是包括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在人类教育史上,教育与心理有着不解之缘,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施加影响,教育过程是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向被教育者传递的过程。无疑,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要保证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可能没有教育。反过来教育不能离开被教育者的心理,不能违背心理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感情、会进行思维活动、带着个性心理特征的人,教育者不能不时时分析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根据及时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或改变教育计划、教育手段和方法,以适应被教育者的心理需要。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高尚道德情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技能的增长,审美意识、美的创造能力的获得,强健体魄的养成,无不以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因此,从心理的角度讲,教育过程就是在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上适应儿童的心理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取得各育的效果,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皮亚杰指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①这说明,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中介的作用。

因此,我们说,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二、开放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呼唤着心理素质教育

将现在在学的青少年与“文革”前的中小学生作比较,“现在的学生难管教。”这是从60年代初至现在都在中小学任职的教师的共同体会。有比较才有鉴别,其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果说,“文革”前处于从上而下大一统的文化氛围和相对静态的社会,造就青少年心理比较单纯的话,那么当今的动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心态的嬗变,必然导致青少年心理的复杂化。

改革开放的社会引起大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发生变化,其中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重性,积极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消极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价值取向、社会心态的两重性折射到当代青少年身上,从正面和反面对青少年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因素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树立现代社会的人生观,增强竞争意识和成就的动机。但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中财富分配不公、竞争压力、股票胀落、物价升幅等因素都能引发人们心理不平衡,不少人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发展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这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根据广州市儿童体质健康研究会对广州市四个城区6所中学1664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欠佳281人,占16.9%,患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躁狂症、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类精神障碍者75人,占4.5%。②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有类似的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专门调查,研究结果都一致表明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有心理卫生缺陷,其中一部分表现为明显的心理障碍。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缺陷和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有可能酝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杀人及其他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其中有不少是由心理问题引发而来的。

根据对广州市一些中小学的调查,很多教师、家长提供资料,反映出当前青少年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卫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1)脆弱的封闭心理。一部分青少年个性内向、孤僻,不愿意与同学、老师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这些青少年在优裕的物质环境长大,从未吃过苦、经受意志的磨炼。在改革开放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学校也不再是世外桃园。他们或是学业的落伍者,或是生活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或是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心中的苦闷、积怨没办法得到排解,经常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但没有解开他们的心结,而且加重他们心理的封闭程度。

这种封闭心理的特点一是脆弱,承受不了挫折,遇到挫折惊慌失措,甚至精神崩溃,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封闭心理的极端。二是适应能力很低。封闭心理的青少年厌倦学校的集体生活,不会调节自己去适应集体。这与社会大环境的开放意识、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2)固执的逆反心理。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催促着青少年民主、自主意识的觉醒,他们的自尊心、成人感日渐增强,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服从长辈教育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意志和行为强加在自己身上,象征着心理趋向成熟,但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唯我独尊、唯我独好,以至排斥正确的意见,拒绝教师、家长的教导帮助,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你要我向东我偏要向西”,他们经常在异常心理作崇下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体验自己的价值,这种心理称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多出现在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迈进的过渡阶段,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思维和创造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因素。但在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五光十色的社会信息容易使青少年接受错误导向,使他们偏激固执,听不进善意正确意见,养成一种不良心态。

(3)变态的审美心理。现代社会中,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包括审美意识,美的享受的精神需求。审美需要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商品经济的社会,社会文化的消极因素带有浓厚的金钱意识、享乐意识、情爱意识给青少年不良影响,造成部分青少年变态的审美心理。

良莠混杂、多色彩的社会文化使不少青少年判断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建立在直观感觉基础之上,这就是那些庸俗的、虚幻的、充满不健康情调的港台流行歌得以风靡中小学校园的一个原因。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追求趋向,“跟着感觉走”的盲目冲动,连歌词中不少稀奇古怪、生硬拼凑的文字结构、文学修辞甚至病句错字也熟视无睹,以熟唱港台歌为荣。这些青少年在热衷港台流行歌曲的同时,把歌坛、影视中的港台明星作为心中崇拜的偶像,津津乐道谈论明星轶事,收集明星的相片、笔迹,模仿明星的语言、行动,形成都市中的“追星一族”。由于市场经济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选择,青少年在现实中找不到可供模仿的理想化人物,只能凭感觉型的样式作为人生追求的方向。拥有名利、地位以及漂亮容貌、潇洒风度、艺术特长的明星正好迎合这些青少年变态的审美心理,因而成为“追星一族”效仿的对象。

社会变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它呼唤着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对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三、用科学的心理观实施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中小学忽视心理素质教育,相反的是应试教育泛滥。应试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一切工作为了学生的考试和升学。实际上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悖于教育方针。其要害是违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压抑学生心理的发展。

“学校的职责不限于对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以及发展智慧能力,更负有促进与指导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③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必须以科学的心理观作指导,采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根据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必须掌握好下列几个观点:

(1)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产物。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方向在于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而环境影响与教育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来实现。因此,一切教育措施都必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启动学生心理的内部机制,这要求教师经常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其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与新的需要。不但对学生群体有一般的了解,还要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

(2)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的和谐。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及调控。它能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自我意识需要从小培养,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有切合实际的期望目标,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能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作出客观评价。

另一方面,儿童在学校过着集体生活,心理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氛围。自我意识必须受到人际交往的规范和约束。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要求青少年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自我形象;又要教育青少年必须适应人际交往的集体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的和谐中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

(3)稳定与发展的两面性。人的心理在一定时期达到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一面,但人的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发展性的一面。随着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激化,心理总是变化发展着。稳定性和发展性共存,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性是绝对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心理具有稳定与发展两面性的观点。一方面坚信通过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不良的心理品质、心理障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必须花大力气才能促使其转化。

(4)心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社会变迁,必然使人的心理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变革、社会需求、社会影响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青少年提供促进心理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也产生一些对青少年心理的不利因素,对学校教育提出挑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尽可能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

四、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

从上述可见,在中小学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过去学校没有建立这种机制,心理素质被忽视,以至把本来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作思想作风、道德品质问题,采用简单的训导式教育,始终没有解开学生的心结,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1.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建立心理素质教育机制并非一定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心理门诊,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但关键在于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校长、教师应深刻认识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整体上,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有相应的目标、内容、手段,另一方面要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既体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独立地位,又体现心理素质教育在各育中的中介作用。

心理素质教育机制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以防治心理缺陷为目的的个别教育相结合。鉴于心理素质问题往往与思想认识、行为表现交叉在一起,因此,既分清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区别,又看到两者之间建立在学生心理上、情感上的联系。把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学生的心理层面,启动学生心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2.教学工作重在发展学生智力是心理素质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应是心理素质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的革新家赞科夫、布鲁纳、布卢姆等既是教育家,又是心理学家。他们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建立了现代教学理论。他们认为教学应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发展两项任务。如赞科夫在他的教学新体系中阐述其教学思想,强调要使教学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④“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⑤还说,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好奇心,对智力活动的内部诱因,以及对论证所找到的答案的内部诱因等。”⑥现代教学论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学过程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任务,要消除应试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题海战术的陋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同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主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进行,这些因素对认知活动起着启动、维持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学要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建立健康向上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造就性格的功能。它构成学生心理环境的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必须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物质文化是校园心理环境的硬件。校舍建筑、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壁画、树木花草以及它们的有序布置、优化组合、清洁卫生构成美的天地。学生长期生活在其间,受到熏陶,对心理素质的养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环境重要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因素,教育、教学工作制度、运行秩序、课外集体活动、校园精神都属于校园中的精神文化。

学生的心理发展还需要动态的环境、集体的环境,学校中开设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科技、文艺活动的巨大作用已经被无数学校的实践所证明。它不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有力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是校园中对学生心理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典型因素,是校园心理环境的集中体现。包括教风、学风以及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校风。教师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教师把全部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爱心,谆谆善诱。学生勤奋好学、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每个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经常受到激励和鞭策。教风、学风的和谐协调形成学校具有鲜明特色的校风,是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经过全校师生的长期努力形成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风气,成为校园精神的主旋律。有了这个主旋律,学校的优良传统,有一定约束、规范作用的规章制度将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导向和行为准则;抑邪扬正的集体舆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①转引自刁培萼:“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要研究儿童、研究文化”《江苏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

②杨楚民:“中学生的“鸡蛋壳”心态”《羊城晚报》1993年7月3日。

③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④⑥π·В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第21页、第37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⑤π·В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第14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9月。

标签:;  ;  ;  ;  ;  ;  ;  ;  ;  

心理素质训练与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