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时中波,张明宪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时中波,张明宪

山东驿嘉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507

摘要:我国建设市场的发展和走向受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只有好的建筑工程,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为人民带去实际利益;不好的建筑工程,不仅会对人民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威胁,也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提高施工工程的管理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各司其职,从设计、施工、监理各个方面都不能放松,使得建筑项目在科学管理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完成投资目标,提高人民居住的舒适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质量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为了保护社会公民的利益,必须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强化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帮助施工管理者有效把控项目的建设情况,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竣工,另外,还可以预防其他突发状况的出现。从各个方面的综合情况来看,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施工水平,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建筑工程大多比较耗费时间,并且在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还需要满足低投入高标准的要求,这就使很多不利于安全施工的因素出现,使得在施工中遇到很多难题需要解决,这也是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发展的障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人员方面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需要依靠大量施工人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人员方面的影响,像人员技术水平、专业素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因素,都与最终施工质量直接的关联。而施工管理层作为整体工程的主要引导者与管理者,其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也会对施工质量形成影响。所以一旦人员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值,不仅会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工程施工指导质成不便,而且会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急需对其进行解决。

2.2 材料方面的影响

就建筑工程本身而言,整体建筑材料由各种材料所组成的,所以材料质量与施工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些承包商或者施工单位为了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而刻意选择一些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致使工程因材料因素出现相应问题,产生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会增加工程施工开支,同时也会对施工单位信誉与口碑造成影响,不利于企业发展。

2.3 监督权责分配不足

在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时,相关人员需要对监督管理权责进行明确划分,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但在实际施工中,仍然有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对监督人员的权责范围进行详细规划,导致一些监督工作出现了权责交叉的问题,这就会使监督人员出现相互推诿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直接对监督管理工作造成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建筑设计存在隐患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缺乏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的地点没有透彻的了解,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往往为拍脑袋决策,没有考虑现实问题,使得很多建筑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在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给予使用,大大增加了房屋的质量问题。

2.5 监督管理信息化不足

由于人员个人精力毕竟有限,能力再强的监督管理人员,也无法保证对工程中的每一步骤、每一事项进行详细检查,所以有必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借助,以达到对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性监督的目的。虽然各施工单位已经就这项技术的引进与使用进行了优化,但部分施工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很多监督功能还没有挖掘出来,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实施监督管理权责明确制

针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权责不明问题施工单位首先应对工作中存在的权责交叉问题以及其他权责容易混淆的事件进行明确;其次,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本次工程施工标准,对监督工作具体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并要对配套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有效纠正个别监督人员工作态度的问题,使其能够更加认真对待自身工作;再次,要定期开展工作总结与学习大会,要使监督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可以通过大会与其他人员一起交流工作经验,使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对自身监督权责实用水平进行强化;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要对认真工作、态度积极的监督人员进行口头表扬以及物质奖励,并树立管理典型,激励其他监督管理人员不断进步,并要对权责推诿以及工作态度不认真的人员进行适当惩处,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形成约束作用,进而营造出认真、负责的权责执行氛围。

3.2 完善法规制度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为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创造重要的保证和支撑,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政府必须结合建筑行业的真实需求设置专门的法律制度。建立合理的法律体系必须认真考虑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所有的法律和制度必须符合中国的发展需求。另外,制定的专业法律必须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能够给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比如,建筑行业内部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合理监管建筑工程的项目实施情况。另外,建筑企业还需要认真掌握《建筑法》的指导精神,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对企业的施工行为进行多方面的指导,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符合相关的标准。

3.3 实现质量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受到管理模式的制约,因此,要想提升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应该不断优化内部的管理模式。从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看,优化管理模式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学习国外优秀的管理理念,推动中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多元化发展;其次,重视现代技术的作用和价值。现代科学技术和机械施工设备是提升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想建设优质的建筑工程,必须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再次,建立专项责任制,明确分工,共同推动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工作。

3.4 建立图纸的会审制度

严格把关建筑施工的图纸会审环节,提前安排详细的施工准备。建筑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展开具体的工作,而图纸会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查找出设计过程中的失误。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根据详细的要求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核,及时找出设计图纸中不合理的细节,并修正具体的施工方案。当设计图纸通过所有的检查后,便可以按照施工图纸的指导思路进行具体的施工。

3.5 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

材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应的质检标准,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按照相关的质检要求,严格选择符合生建筑节能产标准的材料生产厂家,仔细管控所有建筑材料的来源,从而为建筑施工奠定良好的条件。另外,制定具体的法律制度,调整建材市场的运行情况,确保材料的销售较为稳定。另外,还应该整合资源建立专门的检测机构,认真检查所有的施工材料,避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建材流入施工场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正确掌握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来不断提升其施工管理质量,严格把控每一施工环节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栋军.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07:281-282.

[2]刘敏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5,08:113.

[3]武文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J].四川水泥,2015,12:236.

论文作者:时中波,张明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时中波,张明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