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观察论文_熊海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

摘要:目的:对胆囊部分切除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48例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感染、1例胆漏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4例感染、2例胆漏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囊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胆囊部分切除;胆囊炎;胆结石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本病患者临床中多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患者多存在体温升高、呕吐、寒战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本病在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针对耐受力较差的患者来说,传统的胆囊全切术创伤较大,因此患者预后并不理想。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对胆囊部分切除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48例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2±11.4)岁,男性11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病程为(8.5±5.4)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11.5)岁,男性10例,女性14例,患者平均病程为(8.6±5.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右上腹做手术切口,充分暴露胆囊,自胆囊底部切开胆囊,清除结石。而后将胆囊底部、体部以及颈部前臂大部分切除,仅保留与肝脏相邻的后壁,切除的胆囊范围要以能够对拢缝合为原则。使用电刀搔刮胆囊膜后,再使用石炭酸及酒精进一步进行破坏。之后在探针指引下将胆囊管缝扎,避免误扎胆总管。最后连续缝合胆囊口并于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术毕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腹腔。

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全切术进行治疗。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肠胃通气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进行调查整理。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状况(n=48)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有1例感染、1例胆漏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4例感染、2例胆漏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本病在临床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急性梗阻、细菌侵袭等因素引发;而慢性胆囊炎多是由结石长时间的刺激导致的炎症[1]。本病若未进行有效治疗,轻者会导致结石脱落阻塞管道,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以往多采用胆囊全切术进行治疗,但胆囊全切术在临床中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延长患者手术时间,进而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2]。对于胆囊炎症严重或胆囊三角区域粘连严重的患者来说,过分剥离胆囊会增加患者出血量,严重者会出现医源性胆道、胆管损伤,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3]。而胆囊部分切除术是在胆囊全切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患者存在慢性炎症时,胆囊周围的解剖结构会发生改变,部分切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副损伤发生率,减少术区暴露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4]。

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我院的研究结果充分的证实了上述观点,说明胆囊部分切除能够达到降低患者术中副损伤的目的。我们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胆囊部分切除术能够避免胆囊三角区域发生损伤,减少胆管损伤、意外出血的发生率[5]。但对于三角区域解剖形态清晰、慢性炎症较轻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采用胆囊全切术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效果非常显著,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曹玉良.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76-177.

[2]张文权,周承刚.快速康复外科在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74-3075.

[3]张爱民.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4):97-98.

[4]吴定泉,杨明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468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8):1852-1853.

[5]张建东,袁葆攀,罗瑞山,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61例临床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03-904.

论文作者:熊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观察论文_熊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