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干部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的贡献论文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干部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的贡献

王敬荣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广大干部坚决执行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指示,为整个东北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黑龙江地区干部队伍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干部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即抗联干部、从全国各解放区调派来的干部、在剿匪斗争和土地改革中培养的本地干部。由于革命建设的需要,黑龙江地区干部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在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为建立新中国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日本侵略者投降后,被迫撤退到苏联境内的抗联将士跟随苏联红军返回白山黑水,接收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重要城市,建立起临时政府,恢复党的组织,维持地方治安。李兆麟担任滨江省副省长、冯仲云担任松江省省长,彭施鲁、王钧、王明贵、陈雷等人在佳木斯、绥化、齐齐哈尔、北安等地军政机构担任重要职务。他们是在黑龙江地区开展抗日斗争的抗联干部。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为我党后续力量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从延安、山东、华北等根据地调集了10万军队和2万名干部昼夜兼程挺进东北,开辟新的东北根据地。当时黑龙江地区是由松江、黑龙江、嫩江、合江、牡丹江等5个省和哈尔滨市构成,共管辖80个市县、1000万人口。1945年10月,陈大凡、王堃骋等19名晋察冀干部到达当时黑龙江省委的所在地北安开展工作。11月中旬,范式人、赵德尊、杨英杰等率领195名延安来的干部抵达北安,充实和健全了省委。与此同时,从关内各地来的干部陆续到达了松江、嫩江、合江、牡丹江等地,并迅速开展工作。于毅夫、车向忱担任嫩江省主席、副主席。李延禄、李范五担任合江省主席、副主席。张静之、谷怀贵担任绥宁省主席、副主席。陈云担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领导哈尔滨、宾县等地根据地建设。李富春担任中共西满分局书记,在齐齐哈尔领导西部地区根据地建设。张闻天担任合江省委书记,在佳木斯领导合江地区的革命工作。七七决议后,中共东北局向合江和牡丹江两地派遣1000多名干部,充实到各地领导根据地的创建。他们大多是经过党多年的培养和教育,革命理想信念坚定,工作经验丰富的革命者,是黑龙江地区干部队伍的骨干力量。

林露白是绝对没有想到,会闹到这个份上的,更没想到回头跟魏舟商量的时候,他也觉得她家有条件多出点也没什么,反正都是独生子女以后一起孝顺父母。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是共产党的后方基地,征兵扩军,补充兵员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重要工作。1946年8月,中共东北局发出了《关于补充主力加紧作战准备的指示》后,各级领导和干部结合土改斗争和群众工作,深入到城乡各地进行艰苦细致的征兵工作。为此,中共松江省委提出“地方干部应自觉作‘兵贩子’”。首先,要做好政治动员工作。“将参军动员与教育群众结合起来。从参军本人以至全家都做了教育工作,激发起群众性的阶级友爱精神,妥善照顾了军属”;“演戏诉苦,集合斗倒恶霸,使群众自觉地要求背枪杆到前线去”;召开村屯大会,以简单通俗的语言阐明参军就是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其次,干部严格把关、甄别,向军队输送合格兵员。黑龙江地区社会复杂,城乡人员状况参差不齐,干部们深入到村屯、街道与群众打成一片,挑选出年龄、健康、政治可靠的人(18~35岁)输送到军队。据1947年4月绥棱县政府汇报:“每批新兵都是经过了乡区干部们的审慎检查,不是马虎行事。”并且结合土改斗争,尽力挑选贫雇农出身、老实忠诚的人参军,为军队输送身体强壮、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的新生力量。在哈尔滨市失业者较多,部分人把参军作为谋生或者升官发财的出路。干部们对报名入伍者多方调查,严格筛选。第三,干部带头参军,为群众树立榜样。黑龙江地区遭受日伪统治14年,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较低,对参军打仗有顾虑,不愿应征入伍。于是,干部们率先垂范,不仅本人积极应征入伍,而且动员亲属朋友参军,进而带动群众参加人民军队。在1947年4月征兵中,绥棱县三区就有49名干部报名参军,还有20名干部送子弟参军。第四,干部需要安排好军属的生产和生活,解除参军人员的后顾之忧。嫩江省各县区干部们组织起了各种生产合作社,帮助军属耕种田地、打柴、担水等。据1948年统计,嫩江省有军属9万多户,安排群众代耕土地10多万垧。

将黑龙江地区建设成为巩固的根据地,需要大批干部率领广大群众进行艰苦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因此,必须在革命斗争中培养更多的本地干部。194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下决心和东北人民打成一片,从人民群众中培养出大批的积极分子和干部”。黑龙江地区党组织在土改、剿匪、建立人民政权、发展生产等一系列工作中培养本地干部,使其成为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据统计,截至1946年末,合江省培养了近万名区村干部,松江省培养了7000多名本地新干部,牡丹江专区也培养了929名新干部。他们了解当地的情况,与群众联系密切,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

二、动员群众,支援东北解放战争

企业的长期持续经营离不开风险意识,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必须时刻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现在一些企业为了占据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将产品赊销,没有充分的考虑大量赊销将带来的风险,一部分资金无法收回,企业生产运转困难,甚至走向破产。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不能盲目赊销,必须结合客户的资信状况,严格估计每笔赊销将带来的财务风险及危害,当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大时再进行赊销,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转。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军在东北进行的激烈战斗,规模较大,参与作战人员多,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支撑。黑龙江地区干部积极投身于战勤保障工作,确保前线战斗顺利进行。一是深入城乡各地,做战勤宣传动员工作。1947年初,在三下江南战斗前夕,松江省宾县全部干部深入到村屯,用两天时间做群众战勤动员工作,向其阐明东北民主联军是为老百姓打仗,是保卫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提高其思想觉悟,唤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情,组织起3000人的支前民工队伍。二是做好组织工作。支援前线的民工(夫)大都是农民和城市贫民,组织纪律性差,害怕开枪打炮,甚至在前线阵地逃跑。1947年9月20日至29日,嫩江省干部动员4054人、500副担架、280台大车、1345匹马组成支前队伍,跟随军队转战辽北地区。出发前进行管理和培训,按照县、区组成了中队和分队,分队下设小组,6个人一副担架为1个小组,5至7辆车十四五个人组成分队,方便管理和解决生活问题。三是干部参加战勤,为群众作表率,领导支前工作。宾县县长带头报名参加支前队伍,他的名字列在民工名册第一位。在他的影响下,干部和群众踊跃报名参加战勤,很快募集完毕。嫩江省调派大批优秀干部参加战勤工作,其中区级干部54人,村级干部149人,县级干部13人。泰来副县长沙友石、嫩江副县长范革人带头抬担架,护送伤员,带动整个战勤队积极投入后勤支援,群众也不叫苦,不喊累。1948年9月,辽沈战役拉开帷幕。黑龙江地区各省积极支援前线。嫩江省和黑龙江省还组成了支前委员会,紧急动员民工参战。其中嫩江省动员8200名民工、650辆大车、2600多匹马、1000副担架奔赴辽沈战场参战,为东北解放做出了贡献。

由于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努力,黑龙江地区历次征兵扩军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壮大了东北民主联军力量,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军事基础。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至1948年,黑龙江地区共有41万农民参加东北野战部队,当时人口仅有300万的黑龙江省输送新兵就达到95000人,为辽沈战役和东北彻底解放提供了兵源保障。东北解放以后,1949年3月至4月,松江、黑龙江、合江、嫩江等省向东北人民解放军输送新兵13600人,继续为全国解放作战,为新中国而战。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广大干部满怀革命热情领导群众开展激烈的剿匪斗争和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获得了宝贵的农村工作经验。哈尔滨是共产党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拥有数十万人口,百业待兴。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探索对现代城市的有效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收获了可贵的城市管理经验。因此,随着东北和全国解放,东北局和党中央将他们调派到新解放区接管城市和乡村,使新区的土改工作和城市经济恢复顺利进行,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冯仲云、彭真、周保中在东北。(资料片)

三、走出黑龙江,建设新中国

In the present study,we foun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sodium nitrite and galactose can reduc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in mice,which was

根据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理论可知,将一束不同波长(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到物质时,某些特定波长(频率)的红外射光被物质分子吸收,使得透射光强度(It)降低,这些被吸收的光形成了这一物质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不同物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对于同一种气体物质来说,当其体积分数不同时,在光谱同一吸收峰位置处的吸收光强度(Ia)也不同,又依比尔-朗博定律可知:[6-9]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11月2日,沈阳解放。随即辽吉两省的中小城市也获得解放。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解放后长春、沈阳等城市的稳定和经济恢复。为此,中共东北局从黑龙江地区抽调了4000多名干部接管沈阳等城市,哈尔滨市市长朱其文出任沈阳市长,确保整个沈阳市政治稳定、经济快速恢复,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等。“哈尔滨各系统共带来新的技术干部数百名,他们忠勇而熟练,一个晚上在万难的情况下,即开出疏散弹药的火车,使本地人员惊异。”同时,哈尔滨首任市委书记钟子云被调派为阜新市委书记兼任阜新矿务局局长,积极领导阜新人民恢复煤炭生产、建立党组织、建设新政权,使阜新成为新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建国以后,出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松江省首任省委书记张秀山早在1947年7月末就被调往辽宁省担任省委书记。他是最早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干部,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松江省的剿匪斗争、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他在辽宁省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积极支援辽沈战役。1949年3月,张秀山开始担任东北局组织部部长。当时从国民党手中接管的中大型企业千疮百孔,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他建议东北局将优秀干部调派到这些企业担任厂长、经理,使其尽快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地企业起死回生,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栋梁。

1949年3月,三大战役结束后,新解放区迅速扩大,急需干部接管,开展土改,建立新政权,为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础。为此,黑龙江地区又将大部分担任现职的县委书记、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以及区级干部抽调出来,经过短期培训,调往关内新解放区开展工作,其中松江省就有1400余名干部被抽调到新区工作。张平化是井冈山时期的老革命,1947年3月至1949年3月担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期间,在恢复哈尔滨城市经济、维护城市秩序、保障民生、支援前线等方面做出了贡献。1949年3月,武汉解放,急需具有城市管理经验的干部接管。中共中央急调张平化出任武汉市委书记。4月,张平化带领哈尔滨一批干部来到武汉。他们立即组织武汉人民开展对敌斗争、建立党组织和新政权,用“以工代赈”的生产自救方法恢复经济,使拥有百万人口的武汉摆脱了生产萎缩、民不聊生局面。以后,张平化担任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南省委书记。陈云同志指出:“接收一个大城市,除方法对头外,需要有充分准备和各方面能称职的干部。”1945年10月,马斌跟随新四军来到东北,担任宾县县委书记。他与贫苦百姓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疾苦,使宾县的群众工作、土改工作取得突出成就,得到了陈云同志赞扬。1950年,马斌主动申请到鞍钢工作,担任鞍钢第一副经理,探索出钢铁企业新的管理方式,为钢铁工业发展做出贡献。1946年初,蒋南翔从延安来到了哈尔滨,担任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和教育局局长。1948年5月4日,他建立起毛泽东青年团,后改为哈尔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领导和团结青年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解放后,蒋南翔担任团中央副书记。1952年12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干部是执行党的剿匪斗争、土改、支援前线、恢复经济等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而且根据党的要求,较早地完成了向经济和社会管理者的转变,成为新式干部,奔赴全国各地,战斗在新中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博

标签:;  ;  ;  ;  ;  ;  ;  ;  ;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干部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的贡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