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等。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策略: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情感教育、强化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因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56.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31-01
实施新课标以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了,但学生因主客观原因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少数学生因其探究意识薄弱,能力欠缺,他们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更差,学习过程更困难,到了八年级以后学习尤其困难。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学困生。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发现的情况,对学困生的形成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他今后各方面的发展的影响很大。目前农村家长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缺乏基本责任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增强,矛盾突显。笔者所在的学校,留守学生校多,许多学生双亲长期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
2、学校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年,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学”为教学的核心,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学生考试的分数多少或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结果导致教师布置的作业过多,使学生感觉到好像有做不完的作业,有考不完的试卷,再加上每次考试以后一般都要排学习成绩的名次,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工作倾向于少数学习成绩好或有特殊背景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环境下,部分学生只会越来越差,他们认为学校已经放弃了他们,瞧不起他们,干脆就自暴自弃,这样学困生就产生了。
3、学生自身因素。
(一)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有一部分学生小学时基础不塌实,本身学习较困难,认知机构差,而初中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八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总之,在学困生的身上缺乏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但是为了应付,只得硬着头皮去学,去死读死记。还有不平等心理、不能正确看待问题、而产生的嫉妒心理、一次次失败和批评带来的失望心理等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策略
1、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家长回访学校、书信联络等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外的一些行为习惯及各种表现,另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目标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家长与学校达成一种共识,也可以向家长讲解一些有关教育孩子方面的技巧,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实践证明:数学课一味的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心情大多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劲头,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家长及教师的责备,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厌恶和抵制则日盛一日。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提高学业不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
3、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也是有情感的人,他们也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所进步时,就需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及时予以表扬。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学,只有这样,学困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心,增强“我要学好”的决心。
4、强化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只有学困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一部分学困生在数学上花费工夫不少,但学习就是不理想,表现在知道匮乏和知识间的联系弱。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一方面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而且还要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让学困生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的盲点,从面对症下药,课堂上学法指导主要有两种。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转化学困生的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去帮助学困生。通过各种方法的互相渗透、互相联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论文作者:聂发君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4月总第2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30
标签:学困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学校论文; 教师论文; 因素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科教新时代》2014年4月总第238期供稿论文;